Page 56 - 中国药房2023年10期
P. 56
2.9 稳定性试验 表3 样品中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
取“2.2.4”项下供试品溶液(批号 18108),于室温下 来源 批号 杂质A 杂质B 杂质C 杂质D 杂质E 杂质I 杂质K 杂质L 杂质N 未知杂质 总杂质
瑞士Novar‐ TT434 - - - - - - 0.065 - - 0.017 0.082
避光放置 0、2、4、6、8、12、18、24 h 时按“2.1”项下色谱条
tis 公司 TV270 - - - - - - 0.064 - - 0.014 0.078
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中仅 T2391 - - - - - - 0.067 - - 0.016 0.083
国内Ⅰ企业 18108 - 0.029 - 0.027 - 0.076 - - - 0.015 0.147
检出杂质 B、D、I 和未知杂质,其峰面积的 RSD 均小于
19030 0.023 0.034 - 0.027 - 0.063 - - - 0.016 0.163
3.0%(n=8),同时未见新杂质出现,提示供试品溶液避 19401 0.014 0.046 - 0.032 - 0.060 - - - - 0.152
光放置24 h内较稳定。 国内Ⅱ企业 19003 0.012 0.029 - - - 0.017 - - - 0.027 0.085
18054 0.014 0.036 - - - 0.018 - - - 0.029 0.097
2.10 回收率试验 18043 0.013 0.087 - - - 0.022 - - - 0.039 0.161
依次移取“2.2.2”项下奥卡西平对照品溶液及单个 -:未检出
杂质对照品储备液 0.8、1、1.2 mL,置于 100 mL 容量瓶 8.0软件对各杂质进行毒性预测,结果显示,奥卡西平中
中,用“2.2.1”项下溶剂稀释至刻度,分别制成杂质 A 质 的杂质D、N具有一定肝毒性和致突变性,杂质I、C具有
量浓度约为 4、5、6 μg/mL,杂质 D、I 质量浓度均约为 一定致突变性。同时,有研究表明,杂质D、I等作为奥卡
1.6、2、2.4 μg/mL,奥卡西平和其他杂质质量浓度均约为 西平的酮基化产物,其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均强于其他
0.8、1、1.2 μg/mL 的低、中、高质量浓度回收率对照品溶 转化产物 [8―10]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杂质的含量进行检
液。称取空白辅料适量,置于 25 mL 容量瓶中,共 9 份, 测和控制,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分别加入上述不同质量浓度的回收率对照品溶液溶解 3.2 溶剂的选择
并定容,每质量浓度平行制备 3 份,作为回收率待测溶 为保证奥卡西平和各杂质对照品在溶剂中的稳定
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 性,本课题组前期参考《美国药典》(USP 43)的相关方
回收率(未知杂质回收率以奥卡西平计算)。结果显示, 法,以 0.01 mol/L 抗坏血酸溶液-乙腈(1∶1,V/V)作为溶
各杂质的平均回收率为 92.8%~105.6%,RSD 均不大于 剂。结果显示,各成分在此溶剂中24 h内的稳定性优于
3.0%(n=9),表明方法准确度良好。 以乙腈-0.01 mol/L 乙酸铵溶液(pH6.0)(40∶60,V/V)为
2.11 耐用性试验 溶剂,且定量分析不受溶剂干扰,因此本研究选用 0.01
取奥卡西平片样品(批号 18108),按“2.2.4”项下方 mol/L抗坏血酸溶液-乙腈(1∶1,V/V)作为溶剂。
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考察不同柱温(±3 ℃)、流动相 3.3 破坏试验结果
pH(±0.2)和流速(±10%)对供试品溶液有关物质测定 在破坏试验中,奥卡西平在氧化、光照破坏条件下
的影响,每个条件重复3次。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中仅 性质较稳定,均未发生明显降解。在碱性条件下,其色
检出杂质 B、D、I 和未知杂质,分离度良好;不同色谱条 谱图变化较为明显,保留时间5.0 min处的未知杂质含量
件下,上述杂质含量及总含量的 RSD 分别为 3.6%、 增加,但该降解杂质的具体结构有待进一步确认,以完
4.4%、4.3%、3.7%、2.2%(n=3),表明方法耐用性良好。 善奥卡西平的质量标准。
2.12 样品有关物质的测定 3.4 有关物质测定结果
取 3 个企业的奥卡西平片样品,按“2.2.4”项下方法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二部)奥卡西平片有关物质
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 的限度要求如下: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
录峰面积。3 个企业样品中均检出同一未知杂质(Ⅰ企 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主峰面积(0.5%),各
业某批样品除外),原研制剂中检出杂质K,仿制制剂中 杂质峰面积总和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主峰面积的 2 倍
普遍检出杂质 A、B、D、I。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 (1.0%) ;《美国药典》(USP 43)规定,若从供试品溶液中
[4]
身对照法计算杂质A、B、D、I的含量,采用不加校正因子 检出杂质,杂质 A 的含量不得过 0.5%,杂质 D、I 的含量
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K和未知杂质的含量,结 均不得过0.2%,其他单个杂质的含量不得过0.1%,杂质
果见表3。 总量不得过1.0% ;《欧洲药典》(EP 10.0)要求,杂质B、I
[5]
3 讨论 的含量均不得过 0.1%,杂质 K、L 的含量总和不得过
3.1 杂质来源分析 0.1%,其他单个杂质的含量不得过0.05%,杂质总量不得
[6]
根据破坏试验结果和相关生产工艺,奥卡西平的杂 过 0.5% 。本研究样品测定结果显示,3 个企业样品均
质B、D、I可能为降解杂质,杂质A、C、E、K、L、N可能为 符合各质量标准对有关物质的限度要求。其中,仿制制
原料药中的工艺杂质。本课题组采用ADMET Predictor 剂样品中检出杂质4~5个,原研制剂样品中检出杂质2
· 120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0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