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中国药房》2022年6期
P. 89
苷、升麻素苷、柚皮苷、新橙皮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 林中医药,2018,38(1):90-92.
苷含量的新方法。但由于本研究样品批次偏少(只有 4 [ 8 ] 张宇伟,赵云芳,商婷婷,等.中药知母化学成分研究[J].
批),后期将进一步积累数据,在此基础上制订上述各成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1):16-18.
分的合理含量限度。 [ 9 ] 吉庆,马宇衡,张烨.白芷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
参考文献 展[J].食品与药品,2020,22(6):509-514.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 2020年
[ 1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YBZ08332006-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9-60.
2015[S].2015-10-01.
[ 2 ] 曹思思,史磊,孙佳琳,等.防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 [1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09,222.
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1,35(1):95-102.
[12] 王昱官,亓伟,王璇.上清丸(水丸)白芷薄层色谱鉴别方
[ 3 ] 陈雨秋,张涛,陈长宝,等.防风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药
法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7):51,27.
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9):43-48.
[13] 田芳,谭梓君,何小芳,等.枳壳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研
[ 4 ] 张丹,木盼盼,郭梅,等.基于防风皮部和木部色原酮含量
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1,38(1):42-48.
差异探讨抽薹防风的药用价值[J].中国中药杂志,2019,
[14] 游黔平,何羽.独活痛风贴膏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J].北
44(18):3948-3953.
方药学,2015,12(7):1.
[ 5 ] 龚斌,李琴,胡小红,等.枳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
[15] 南易,郑伟,马凤霞,等. HPLC-CAD 同时测定知母中芒
展[J].南方林业科学,2019,47(3):40-45.
果苷和知母皂苷 BⅡ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21,41
[ 6 ] 袁汉文,李琳,吕梦颖,等.基于薄层色谱的枳实与其混伪
(1):111-116.
品鉴别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10):
(收稿日期:2021-12-06 修回日期:2022-02-10)
1534-1539.
(编辑:邹丽娟)
[ 7 ] 翁丽丽,陈丽,宿莹,等.知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吉
(上接第717页) [13] 陈云翔,董骁雄,项华春,等.基于信息熵的群组聚类组合
[ 3 ] 陈琳,朱靖,王嵩,等.当归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及其活 赋权法[J].中国管理科学,2015,23(6):142-146.
性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21,42(9):71-75. [14] 武玉,周梦鸽,文甜甜,等.基于挥发油出油量的逍遥片提
[ 4 ] 袁胜男,袁冲,毛志海,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对乌药汤治疗 取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
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践,2019,33(6):40-45.
2020,40(10):1116-1121. [15] 郑鹏,李佳佳,顿佳颖,等.基于响应面法与信息熵法优选
[ 5 ] 程媛,忻晓东,彭安堂,等.基于GC-MS 指纹图谱及多成 枳壳、醋香附总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J].中国现代应用
分含量测定对经典名方乌药汤物质基准质量评价研 药学,2019,36(12):1522-1528.
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1,38(23):2978-2984. [16] 邓桂明,向彪,肖小芹,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乌药主要化
[ 6 ] 伍振峰,王赛君,杨明,等.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与装备现 学成分药效作用研究[J].中草药,2018,49(21):5125-
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4): 5133.
224-228. [17] 邢梦雨,田崇梅,夏道宗.乌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 7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7,29(12):2147-2151.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7-241,ⅩⅥ. [18] 晏润纬,彭小梅.乌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
[ 8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 2020年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1):2747-2749.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33-234,480-483. [19] 郭慧玲,骆云霞,胡律江,等.四制香附贴膏灸剂在大鼠体
[ 9 ] 李佳佳,郑鹏,顿佳颖,等.荆芥与连翘混合挥发油提取工 内的血液流变性与体外透皮特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
艺优化[J].中国药房,2019,30(6):813-817. 学杂志,2017,23(11):29-33.
[10] 朱登辉,张靖柯,李孟,等. Box-Behnken 设计-响应面法 [20] 胡栋宝,陆卓东,伍贤学.中药香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
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提取工艺[J].中国药房,2021,32 性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2):430-432.
(1):46-50. [21] 柳小莉,黄小英,张小飞,等.基于 GC-MS 成分分析结合
[11] 张志瑞,李喜香,李盛华,等.祛寒逐风颗粒中挥发油提取 网络药理学预测当归挥发油质量标志物(Q-Marker)[J].
工艺和包合工艺优化[J].中国药房,2019,30(2):192- 中草药,2021,52(9):2696-2706.
196. [22] 吴国泰,王瑞琼,杜丽东,等.当归挥发油药理作用研究进
[12] 田帅,汪海涛,姜瑛,等.结合聚类分析与信息熵赋权的构 展[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4):87-92.
件选择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7,45(12):2437- (收稿日期:2021-09-27 修回日期:2022-02-24)
2441,2551. (编辑:邹丽娟)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6 ·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