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中国药房》2022年6期
P. 93
2.4.3 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 取苦杏仁皮粉末约10 g, 2.5 苦杏仁皮中DF和黄酮提取工艺优化的正交实验
精密称定,固定料液比 1 ∶ 20、pH6、α-淀粉酶溶液浓度 2.5.1 正交实验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
1.5%、酶解温度65 ℃、酶解时间2 h,按“2.1”项下方法同 (A)、pH(B)、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C)、α-淀粉酶溶液浓
步提取 DF 和黄酮,分别按“2.2”“2.3.8”项下方法计算两 度(D)为考察因素,DF 和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 L9 (3)
4
者含量,考察不同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0.1%、0.5%、 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将DF和黄酮含量分别赋予50%
0.9%)对DF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各条件平行操作3次, 的权重计算综合评分:综合评分=(DF 含量/DF 含量最
取平均值,结果见图1C。由图1C可知,随着木瓜蛋白酶 大值)×0.5+(黄酮含量/黄酮含量最大值)×0.5。综合评
溶液浓度的增加,DF 和黄酮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 分越高,表示在该实验因素条件下,苦杏仁皮中DF和黄
趋势,均在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为0.1%时达到峰值;经 酮的含量越高 [20-21] 。苦杏仁皮提取工艺优化的因素与
one-way ANOVA 检验可知,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对 DF 水平见表 2,实验设计方案与结果见表 3,方差分析结果
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选择 见表4。
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0.1%~0.9%进行后续实验。
表2 苦杏仁皮提取工艺优化的因素与水平
2.4.4 α-淀粉酶溶液浓度 取苦杏仁皮粉末约 10 g,精
水平 A/(g/mL) B C/% D/%
密称定,固定料液比 1 ∶ 20、pH6、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
1 1∶10 5 0.1 0.5
0.5%、酶解温度65 ℃、酶解时间2 h,按“2.1”项下方法同 2 1∶20 6 0.5 1.5
步提取 DF 和黄酮,分别按“2.2”“2.3.8”项下方法计算两 3 1∶30 7 0.9 2.5
者含量,考察不同α-淀粉酶溶液浓度(0.5%、1.5%、 表3 苦杏仁皮提取工艺优化的实验设计方案与结果
2.5%)对DF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各条件平行操作3次, 实验号 A B C D DF含量/(g/g) 黄酮含量/(mg/g) 综合评分/分
取平均值,结果见图1D。由图1D可知,随着α-淀粉酶溶 1 1 1 1 1 0.824 1.759 0.922
液浓度的增加,DF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α-淀 2 1 2 2 2 0.762 1.632 0.854
3 1 3 3 3 0.722 1.485 0.795
粉酶溶液浓度为 0.5%时达到最高;黄酮含量呈先增加
4 2 1 2 3 0.655 2.082 0.898
后降低的趋势,当α-淀粉酶溶液浓度为 1.5%时达到最 5 2 2 3 1 0.690 1.692 0.825
高;经 one-way ANOVA 检验可知,α-淀粉酶溶液浓度对 6 2 3 1 2 0.702 1.022 0.672
7 3 1 3 2 0.594 2.001 0.841
DF 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选
8 3 2 1 3 0.631 1.698 0.791
择α-淀粉酶溶液浓度0.5%~2.5%进行后续实验。 9 3 3 2 1 0.623 1.682 0.782
2.4.5 酶解温度 取苦杏仁皮粉末约 10 g,精密称定, K1 0.857 0.887 0.795 0.843
0.798 0.824 0.845 0.789
固定料液比1 ∶ 20、pH6、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0.5%、α-淀 K2
K3 0.805 0.750 0.821 0.828
粉酶溶液浓度 1.5%、酶解时间 2 h,按“2.1”项下方法同 R 0.059 0.137 0.050 0.054
步提取 DF 和黄酮,分别按“2.2”“2.3.8”项下方法计算两
表4 苦杏仁皮提取工艺优化的方差分析结果
者含量,考察不同酶解温度(50、65、80 ℃)对DF 和黄酮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含量的影响。各条件平行操作3次,取平均值,结果见图
A 0.018 9 2 0.009 4 151.01 <0.01
1E。由图 1E 可知,随着酶解温度的增加,DF 和黄酮含 B 0.085 0 2 0.042 5 679.20 <0.01
量均无明显变化;经one-way ANOVA检验可知,酶解温 C 0.011 1 2 0.005 5 88.39 <0.01
D 0.014 0 2 0.007 0 112.13 <0.01
度对DF含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黄酮
误差 0.001 1 18 6.257 0×10 -5
含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从经济和节能
由表3可知,各因素对DF和黄酮含量影响的大小顺
角度考虑,暂不将酶解温度作为后续正交实验的考察因
素,选择酶解温度50 ℃。 序依次为B>A>D>C,即pH>料液比>α-淀粉酶溶液
2.4.6 酶解时间 取苦杏仁皮粉末约 10 g,精密称定, 浓度>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
固定料液比1 ∶ 20、pH6、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0.5%、α-淀 A1B1C2D1,即料液比 1 ∶ 10、pH5,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
粉酶溶液浓度 1.5%、酶解温度 50 ℃,按“2.1”项下方法 0.5%、α-淀粉酶溶液浓度0.5%。各因素对DF和黄酮含
同步提取 DF 和黄酮,分别按“2.2”“2.3.8”项下方法计算 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H的影响最
两者含量,考察不同酶解时间(1、2、3 h)对DF和黄酮含 大,随后依次为料液比、α-淀粉酶溶液和木瓜蛋白酶溶
量的影响。各条件平行操作 3 次,取平均值,结果见图 液浓度,方差分析结果和极差分析结果一致。
1F。由图1F可知,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DF和黄酮含量 2.5.2 最优提取工艺的确定 综合分析单因素和正交
均无明显变化;经one-way ANOVA检验可知,酶解时间 实验结果,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如下:料液比 1 ∶ 10、pH5、
对DF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 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0.5%、α-淀粉酶溶液浓度0.5%、酶
从经济和节能角度考虑,暂不将酶解时间作为后续正交 解温度50 ℃、酶解时间1 h。
实验的考察因素,选择酶解时间1 h。 2.5.3 验证实验 取苦杏仁皮粉末约 10 g,精密称定,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6 ·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