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中国药房》2021年5期
P. 125
建立决策矩阵Y: 表3 各指标层的相对权重、最优解、最劣解
Tab 3 Relative weight,optimal solution and worst so-
y11 y12 … y1n
Y= … … … … … … … … … … … … … … … (5) lution of the target layer
ym1 ym2 … ymn + -
指标层 相对权重 最优解Z 最劣解Z
其中,yij (i=1,2,…,m;j=1,2,…,n)表示不同病例 适应证C1 0.209 0.019 2 0.000 0
i对应评价指标j的数值。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矩 药品选择C2 0.140 0.013 4 0.000 0
给药剂量C3 0.061 0.005 6 0.000 0
阵T:T=(tij ) mn (i=1,2,…,m;j=1,2,…,n)。
给药途径C4 0.057 0.005 2 0.005 2
/ n ∑(yij ) … … … … … … … … … … … … … (6) 溶剂选择C5 0.045 0.004 1 0.004 1
m
i=1 √
2
tij=yij 滴注时间C6 0.038 0.003 5 0.003 5
术前用药时机C7 0.117 0.017 3 0.000 0
将权重向量 W 引入归一化决策矩阵 T,以反映指标 术中用药C8 0.089 0.008 4 0.000 0
间的不同权重,从而得到规范化的加权决策矩阵Z: 术后用药C9 0.073 0.007 7 0.000 0
0.060 0.005 5 0.005 5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处理C10
w1t11 w2t12 … wnt1n 0.066 0.006 0 0.006 0
联合用药C11
Z= … … … … … … … … … … … … … (7)
更换药物品种C12 0.044 0.005 1 0.000 0
w1tm1 w2tm2 … wntmn
药合理(Di≥0.8)的有 37 例(占 30.83%),其中用药完全
基于加权决策矩阵,可得到正负理想解。其中,正
合理(Di=1)的有 18 例(占 15.00%);用药基本合理
理想解为:Z =(maxZi1,maxZi2,…,maxZin );负理想解
+
(0.6≤Di<0.8)有 57 例(占 47.50%);用药不合理(Di<
为:Z =(minZi1,minZi2,…,minZin )。利用欧几里德公式
-
0.6)的有26例(占21.67%)。这说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
计算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和最劣值之间的距离:
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上述
n
j=1 √
+ 2
+
E i= ∑(Zij-Z j) … … … … … … … … … … … … (8) 分层结果对 120 例病例的实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具体
n
j=1 √
- 2
E i= ∑(Zij-Z j) … … … … … … … … … … … (9) 以分层结果进行汇总。
-
表4 骨科Ⅰ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值
+
+
-
其中 E i为第 i 个方案对应正理想解 Z 的距离,E i 为
的贴近度Di统计结果
第i个方案对应负理想解Z 的距离。进而计算得到各病
-
Tab 4 Statistical results of closeness Di of evaluation
-
E i
例i评价指标值的贴近度Di:Di= 。 index values of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 -
in orthopedic type ⅠⅠ incision surgery
E i+E i
3 结果
例数
3.1 指标层权重的计算结果 Di 创伤骨科 骨关节科 脊柱外科 合计 占比,% 用药评价结果
共收集到 10 位专家根据标度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 1.0 9 9 0 18 15.00 合理
0.9~<1.0 0 0 0 0 0 合理
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层内各项指
0.8~<0.9 10 0 9 19 15.83 合理
标进行两两比较的打分表,均为有效数据。分别计算准 0.7~<0.8 0 0 5 5 4.17 基本合理
则层对目标层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 W a及指标层对准则 0.6~<0.7 13 26 13 52 43.33 基本合理
<0.6 8 5 13 26 21.67 不合理
1
层各因素的权重向量 W b、W b、W b及 W b。结果显示,一致
2
4
3
性比率RCR均小于0.1,这表明通过了一致性检验。Ⅰ类 3.3.1 用药合理的病例 具体来看,用药合理的 37 例
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标层权重见表 3。从表 3 中,除18例为完全合理外,其余19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指标层更换药物品种 C12或术后用药 C9,每份病例均涉
可知,指标层中适应证C1、药品选择C2、术前给药时机C7
占有较高权重,分别为 0.209、0.140、0.117,这几个指标 及 1 个指标层问题。其中有 10 例患者术后无指征将头
是评价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的重要 孢呋辛更换为头孢美唑(脊柱外科 9 例、创伤骨科 1
指标,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 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常见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
3.2 骨科Ⅰ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 菌 80%以上是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
评价结果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
对 120 份纳入病例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后,运用 素。而头孢美唑属于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对多数革兰氏
+
已经赋权的TOPSIS公式计算出最优解Z 、最劣解Z ,结 阳性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抗菌活性,同时对β-内
-
果见表3。 酰胺酶作用相对稳定,兼具抗厌氧菌的作用,因此选择
3.3 结果分析 头孢美唑的合理性有待商榷。还有9例患者术后用药时
根据每个病例与最优值和最劣值之间的距离,计算 长超过 48 h(均为创伤骨科病例),《指导原则》指出,过
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
每个点评病例的贴近度 Di,120 份病例中相对接近度 Di
[8]
最高为 1.0、最低为 0.41,结果详见表 4。由表 4 可见,用 药时间超过 48 h,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一项针对随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5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5 ·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