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202008
P. 61
100 100
% 80 % 80
生长抑制率, 60 IC5=(238.87±2.49)μmol/L 生长抑制率, 60 IC5=(123.61±6.21)μmol/L
MCF-7
MCF-7
40
40
MCF-7/PTX
MCF-7/PTX
20
0 IC5=(251.85±3.85)μmol/L 20 0 IC5=(113.87±4.92)μmol/L
2.0 2.5 3.0 3.5 4.0 4.5 1.5 2.0 2.5 3.0 3.5 4.0 4.5
剂量的对数值 剂量的对数值
A. T7
B. T14
A.转胶蛋白2与T7 B.转胶蛋白2与T14
100
% 80
生长抑制率, 60 IC5=(61.92±1.38)μmol/L
MCF-7
40
20
MCF-7/PTX
0 IC5=(65.95±1.42)μmol/L
1.0 1.5 2.0 2.5 3.0
剂量的对数值
C. T15
图 7 3 种 SA 衍生物对 MCF-7、MCF-7/PTX 细胞生长 C.转胶蛋白2与T15
的抑制作用(n=3) 图8 转胶蛋白2分子对接的示意图
Fig 7 Inhibitory effect of 3 kinds of SA derivatives on Fig 8 Schematic diagrams of the docking of SA deri-
the growth of MCF-7 and MCF-7/PTX cells vative and transgelin 2
(n=3) 胺键和酯键取代基则无法形成类似氢键,可见二级胺结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 LSD 检验。 构对抑制转胶蛋白 2 较为有利;此外,若 1 位连有其他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由表 1 可 HBD取代基时,对转胶蛋白2的抑制活性会比无取代的
见,各剂量T7、T14、T15+PTX联用组对MCF-7/PTX细胞的 羟甲基强,提示此区域取代基的疏水作用有利于增强衍
IC50值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其中,T14、T15的 生物对转胶蛋白 2 活性的抑制作用。由图 8C 可见,当
RI较高,其最高剂量的RI分别为8.8、9.3,与阳性对照药 SA 母核上的羟基被供电基团衍生化后,衍生物对转胶
物(10.8)相当。 蛋白2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提示对母核上的多羟基进
表1 3种SA衍生物的IC50及RI值 行亲水性结构衍生化对增强分子的转胶蛋白2抑制活性
Tab 1 RI and IC50 values of 3 kinds of SA derivatives 至关重要。
组别 剂量 IC50 (x±s),μmol/L RI 3 讨论
阴性对照组 30 μmol/L 2 290.0±3.4 PTX 是临床乳腺癌标准化疗方案中最常用的化疗
T7+PTX联用组 30 μmol/L+30 μmol/L 900.6±2.9 * 2.5
60 μmol/L+30 μmol/L 910.4±5.3 * 2.6 药之一,然而 MDR 的发生极大地限制了该药的治疗效
[2]
120 μmol/L+30 μmol/L 718.9±4.0 * 3.7 果 。因此,设计、合成靶向耐药分子标志物(如转胶蛋
T14+PTX联用组 15 μmol/L+30 μmol/L 713.5±4.9 * 3.1 白 2)的先导化合物将有助于研究者们研发新的耐药逆
30 μmol/L+30 μmol/L 412.1±3.3 * 6.0
60 μmol/L+30 μmol/L 283.5±3.5 * 8.8 转药物,从而提高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已成为乳
T15+PTX联用组 3 μmol/L+30 μmol/L 796.8±3.9 * 2.4 腺癌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
6 μmol/L+30 μmol/L 460.2±3.5 * 6.8 本研究以 SA 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衍生物
12 μmol/L+30 μmol/L 248.9±5.6 * 9.3
阳性对照+PTX联用组 10 μmol/L+30 μmol/L 230.1±1.9 * 10.8 T1~T3;将 SA 与丙酮脱水合成缩酮中间体,再通过酰化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 和水解反应合成酰胺类衍生物 T4~T11;将 SA 中间体三
*
*
Note:vs. negative control group,P<0.05 乙酰化,再通过胺酰化、水解反应获得目标化合物T12;将
2.3 分子对接 莽草酸甲酯催化、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T13;将SA中间
通过 Glide 1.0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将“2.2”项 体酰胺化后,再进行还原、水解反应,获得目标化合物
下的逆转活性成分与转胶蛋白2的催化区域进行分子对 T14;将莽草酸甲酯与丙酮脱水形成缩酮中间体,再通过
接分析,初步探讨SA衍生物对转胶蛋白2抑制作用的构 乙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T15。其中,T4~T15为首次通
效关系,结果见图8。 过上述合成方法获得的化合物。
由图 8A 可见,SA 衍生物 T7的 3、4 位上的羟基通过 随后本研究在抑制活性初筛的基础上,通过 MTT
提供氢键受体(HBA)和氢键供体(HBD)与转胶蛋白 2 法对衍生物T7、T14、T15的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发现上述
催化区域内的 Arg625 和 Asp627 形成氢键,可见母核上 化合物对MCF-7和MCF-7/PTX细胞的生长均具有明显
的多羟基结构是其与酶分子间形成氢键的主要结构区 的抑制作用。在确定其逆转剂量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维
[16]
域。由图 8B 可见,当 1 位侧链引入二级胺时,除母核上 拉帕米为阳性对照(该药可逆转肿瘤细胞的MDR ),同
的多个羟基能形成多个氢键外,侧链氨基也可与转胶蛋 法考察了上述 3 种衍生物的 IC50和 RI 值。结果显示,各
白2催化区域的酸性氨基酸残基Glu657形成氢键;但酰 剂量 T7、T14、T15+PTX 联用组对 MCF-7/PTX 细胞的 IC50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8 ·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