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202007
P. 56

的降低,中间体Ⅰ的收率变化不大,但-5~0 ℃时,ee值                             表4 缚酸剂对中间体ⅡⅡ收率和纯度的影响
        明显高于0~5 ℃时的ee值,但与-10~-5 ℃时比较ee                      Tab 4 Effects of bound acid agent on the yield and pu-
        值变化不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中间体Ⅰ的收率逐                                   rity of intermediate ⅡⅡ
        渐增加,ee 值先增加后降低,当反应时间为 3 h 时,收率                      缚酸剂                  收率,%             纯度(HPLC),%
                                                            氢氧化钠                  79.2               86.2
        较高,ee 值最高。综合考虑,不对称还原反应的温度选
                                                            氰化钠                   81.0               96.4
        择为-5~0 ℃,反应时间为 3 h。反应温度对中间体Ⅰ                        氢氧化钾                  96.4               98.3
        收率和ee值的影响详见表1,反应时间对中间体Ⅰ收率                           底物二甲胺的状态(气态和液态)和反应温度(15、25、
        和ee值的影响详见表2。
                                                            35 ℃)对中间体Ⅲ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二甲胺
            表1 反应温度对中间体ⅠⅠ收率和ee值的影响
                                                            气体(由33%二甲胺水溶液加热、干燥制备)作为反应底
        Tab 1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物时,中间体Ⅲ的收率和HPLC法测得的纯度均较低,且
                and ee value of intermediate ⅠⅠ
                                                            反应过程中很难定量控制,如果通气量少会使反应不完
          温度,℃               收率,%                 ee值,%
           0~5                95.2                 86.7     全,如果通气量过大则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采用
          -5~0                95.0                 93.8     二甲胺 2M 四氢呋喃溶液为反应底物时,则能准确控制
          -10~-5              95.3                 94.1
                                                            二甲胺的投料量,避免浪费和污染,合成的中间体Ⅲ的
            表2 反应时间对中间体ⅠⅠ收率和ee值的影响
                                                            收率和纯度也均高于前者;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中间
        Tab 2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and ee va-
                                                            体Ⅲ的收率逐渐增加,纯度先增加后降低;当反应温度
               lue of intermediate ⅠⅠ
                                                            为 25 ℃时,收率较高,纯度最高。综合考虑,选择二甲
          反应时间,h             收率,%                ee值,%
            2.5               89.7                85.7      胺 2M 四氢呋喃溶液作为该工艺的反应底物,反应温度
            3                 95.0                93.8      为25 ℃。二甲胺状态对中间体Ⅲ收率和纯度的影响详
            3.5               95.3                91.9
                                                            见表 5,反应温度对中间体Ⅲ收率和纯度的影响详见
        3.2  中间体ⅡⅡ的合成工艺优化
                                                            表6。
            甲萘酚与中间体Ⅰ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中间体Ⅱ。
                                                               表5   二甲胺状态对中间体ⅢⅢ收率和纯度的影响
        本研究分别考察了甲萘酚-中间体Ⅰ不同物料比(0.9、
                                                            Tab 5  Effects of dimethylamine status on yield and
        1.0、1.1、1.2,mol/mol)和不同缚酸剂(氢氧化钠、氰化钠、
                                                                   purity of intermediate ⅢⅢ
        氢氧化钾)对中间体Ⅱ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物
                                                            二甲胺状态                  收率,%           纯度(HPLC),%
        料比的增大,中间体Ⅱ的收率逐渐增加,HPLC法测得的
                                                            二甲胺气体                   55.7             86.7
        纯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当甲萘酚-中间体                            二甲胺2M四氢呋喃溶液             74.2             99.6
        Ⅰ物料比为1.1时,中间体Ⅱ的收率和纯度最高;当使用                              表6   反应温度对中间体ⅢⅢ收率和纯度的影响
        氢氧化钠为缚酸剂时,其收率和纯度均较低;当氰化钠                            Tab 6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yield and
        为缚酸剂时,其收率和纯度均有所提高;而使用氢氧化                                   purity of intermediate ⅢⅢ
        钾为缚酸剂时,其收率和纯度均最高。因此,中间体Ⅱ
                                                            温度,℃                 收率,%             纯度(HPLC),%
        合成时选择甲萘酚-中间体Ⅰ的物料比为 1.1,缚酸剂为                          15                   70.2               86.7
                                                             25                   74.2               99.6
        氢氧化钾。物料比对中间体Ⅱ收率和纯度的影响详见
                                                             35                   79.3               94.1
        表3,缚酸剂对中间体Ⅱ收率和纯度的影响详见表4。
                                                            3.4 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工艺优化
              表3 物料比对中间体ⅡⅡ收率和纯度的影响
                                                                按“2.5”项下方法,中间体Ⅲ的溶液中通入 HCl 气
        Tab 3 Effects of material ratio on the yield and purity
                                                            体,成盐反应生成盐酸达泊西汀。本研究考察了中间体
               of intermediate ⅡⅡ
                                                            Ⅲ的不同溶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对盐酸达
         甲萘酚-中间体Ⅰ物料比(mol/mol)    收率,%          纯度(HPLC),%
                 0.9              75.9            86.2      泊西汀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溶剂为二氯甲烷时,盐
                 1.0              82.3            97.8      酸达泊西汀的ee值最高,但收率最低;溶剂为正己烷时,
                 1.1              86.4            98.3
                 1.2              86.7            93.4      盐酸达泊西汀的收率较高,但 ee 值最低;而乙酸乙酯作
        3.3  中间体ⅢⅢ的合成工艺优化                                   为溶剂时,盐酸达泊西汀的收率最高,ee 值也较高。综
            按“2.4”项下方法,中间体Ⅱ依次进行磺酸酯化、二                       合考虑,选择乙酸乙酯作为成盐反应的溶剂。不同溶剂
        甲胺 SN2亲核取代,生成中间体Ⅲ。本研究考察了反应                          对盐酸达泊西汀收率和ee值的影响见表7。


        ·818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7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7期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