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2020年1月第31卷第2期
P. 100
室、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疾病诊断、检查 1.2.4 统计学方法 上述资料采用 Excel 2010 录入后,
资料、药物治疗信息(用法剂量、溶媒及其用量、给药频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
次、使用疗程等)、与其他经静脉途径使用的药物序贯应 率表示,采用χ 检验;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
2
用时是否冲洗输液管或更换输液器、联用其他药物的情 验。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况以及STS注射液相关ADR/ADE发生情况等。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1.2.1 评价参考 以药品说明书以及《丹参酮Ⅱ A磺酸 2.1 基本情况
钠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等为依据,建立STS注射 2016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该院共有 3 283 例患者
[6]
液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评判标准,涉及的评价指标有西 使用 STS 注射液,其中,男性 1 620 例(49.35%),女性
医诊断、给药剂量、溶媒选择、溶媒剂量、给药浓度及给 1 663例(50.65%),男女比例相当;年龄15~97岁,平均
药频次等。 (60.71±16.40)岁;平均体质量(62.05±12.01)kg;平均
1.2.2 药物利用研究(DUR) 根据限定日剂量(DDD)、 用药时间(6.20±4.47)d;有食品、药品过敏史(包括青霉
限定日浓度(DDC)、用药频度[DDDs(以剂量计)或 素 、磺 胺类、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等)的患者 254 例
DDCs(以浓度计)],以平均用药频度[aDDDs(以剂量计)
(7.74%)。其中,大多数有并发疾病(3 153例,96.04%),
或 aDDCs(以浓度计)]和药物利用指数[dDUI(以剂量
均有西医诊断;使用STS注射液前后联用其他经静脉途
计)或 cDUI(以浓度计)]为参数 [7-9] ,从给药剂量和给药
径使用药物者 3 155 例(96.10%),但只有 12 例(0.37%)
浓度两方面评价 STS 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本研究按
患者病历见 STS 与其他药物序贯应用时冲洗输液管或
说明书起效剂量设定 DDD 值为 40 mg。其中,aDDDs
更换输液器的记录。
(或 aDDCs)=某药品 DDDs(或 DDCs)/实际使用人数,
2.2 评价结果分析
反映平均每位患者的用药强度;dDUI(cDUI)=某药品
除 1 例采取超说明书的穴位注射外,其余患者使用
的 DDDs(或 DDCs)/实 际 使 用 天 数 ,若 dDUI(或
STS注射液均采取静脉滴注、每日1次的推荐用法;由于
cDUI)<1,说明医师处方日平均剂量<DDD 说明用药
说明书没有疗程规定,有 146 例(4.45%)患者用药超过
合理;反之,则用药可能存在不合理情况。
14 d,最长连续用药 36 d;只有 128 例(3.90%)为单独使
1.2.3 ADR/ADE分析的匹配方法及赋值情况 按照巢
用,联用最多的有8种药物,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药、质
式病例对照研究的匹配原则 ,对研究队列内每一个发
[10]
子泵抑制剂和维生素类药物等。考虑到患者年龄跨度
生 ADR/ADE 的患者,在其内部按一定因素(如年龄、性
大,部分同年龄段患者也存在明显体质量差异,单纯以
别等)选择条件相同或相近、未发生 ADR/ADE 的 4~5
用药剂量来评价可能无法体现用药的个体差异,因此换
个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按1∶4的比例从患者队列中
算为体表面积能更准确地反映个体用药情况。体表面
随机抽取使用STS注射液未发生ADR/ADE的患者组成
积计算公式:体表面积(cm)=1.05+[体质量(kg)-30]×
2
对照组,对其进行成组设计匹配和个体匹配。对病例中
[12]
0.02 ,故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每日给药剂量均数=个
有详细记录并有可能对用药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
人每日用量/个人体表面积=(34.57±6.17)mg/m 。根
2
析。在进行成组设计时,将年龄、性别、过敏史、超适应
据统计学正态分布原理,以超过平均数±2 个标准差为
证、用药天数、溶媒、是否冲管、超浓度给药、肾功能等作
2
非正常范围,故本研究认为每日 53.08 mg/m 为超量用
为影响因素纳入分析,且各因素在总体与样本间均无显
药,低于16.06 mg/m 为用药剂量不足,详见表1。
2
著性差异;进行个体匹配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以发
表1 该院STS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
生 ADR/ADE 的病例组患者年龄±5 岁、性别相同作为
Tab 1 Clinical use of STS injection in the hospital
条件成组。
[11]
参照文献方法 进行赋值:年龄,≤20 岁=1,21~ 评价指标 合理范围 合理例数 合理率,% 不合理情况
适应证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室性早 1 758 53.52 非前述疾病
60 岁=2,>60 岁=3;性别,男=1,女=0;过敏史(包括 搏、缺血性脑卒中、慢性充血性心
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心
食物、药物过敏史等),有=1,无=0;超适应证,是=1, 病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等疾病
否=0;用药天数,>7d=1,≤7d=0;溶媒,不符合说 溶媒选择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 2 763 84.16 5%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
注射液 及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明书要求=1,符合说明书要求(选 5%葡萄糖注射液或 溶媒剂量 250~500 mL 3 283 100.
2
2
0.9%氯化钠注射液)=0;冲管,是=1,否=0;给药浓度, 给药浓度 16.06~53.08 mg/(m·d) 3 194 97.29 >53.08 mg/(m·d)或<16.06
mg/m 2
超浓度给药(>0.16 mg/mL)=1,推荐浓度给药(≤0.16 给药频次 每日1次 3 283 100.
mg/mL)=0;肾功能,肾功能不全=1,正常=0。 给药方法 静脉滴注 3 282 99.97 穴位注射
·218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