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2020年1月第31卷第2期
P. 105
退出与失访的数量和理由为 1 分,未描述为 0 分。总分 RCT,共计1 21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06例、对照组604
[10]
为7分,≤3分为低质量文献,4~7分为高质量文献 。 例。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研究基本信息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n=63) PubMed(n=0)
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n=57) Embase(n=0)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n=57)
相对危险度(RR)及其 95%置信区间(CI)表示;计量资 万方数据库(n=56) Cochrane图书馆(n=0)
料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表示。异质性
2
检验采用q检验和χ 检验。若P>0.05,I <50%,表明各 共获得文献(n=233)
2
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n=142)
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初筛后获得文献(n=91)
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异质性较大时进 排除非临床研究、非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
肌瘤的文献、宫瘤清胶囊联合其他西药治
行亚组分析;采用 Egger’s 检验及 Begg’s 检验评价发表 疗子宫肌瘤的文献(n=47)
偏倚;采用TSA 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SA)。P< 进一步获得文献(n=44)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排除缺乏对照组的研究,有明显错误、不
2 结果 规范的研究(n=32)
2.1 文献检索结果与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最终纳入文献(n=12)
初检得到相关文献 233 篇,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阅读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标题、摘要及全文后,最终纳入 12 篇文献 [5-7,11-19] ,均为 Fig 1 Document retrieval flow chart
表 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及质量评价结果
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第一作者及 例数 年龄,岁 干预措施 疗程, 改良Jadad评分,
发表年份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个月 结局指标 分
程莹莹2017 [5] 58 58 27~50 29~48 宫瘤清胶囊4粒,口服,b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0 mg,口服,qd 6 ②④ 3
谢玲2014 [6] 63 63 25~50 26~51 宫瘤清胶囊6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2.5 mg,口服,qd 3 ①②③④ 3
刘玲瑛2010 [7] 50 50 34.7±9.8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2.5 mg,口服,qd 3 ①② 3
邹雪琴2016 [11] 21 21 39.82±4.51 40.29±4.84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0 mg,口服,qd 3 ①④ 3
张琴芬2008 [12] 49 48 30~50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5 mg,口服,qd 3 ②③④ 3
靳丽洁2015 [13] 25 25 29.6±3.4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2.5 mg,口服,qd 3 ①② 4
林启强2017 [14] 80 80 27.31±2.08 28.68±2.10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2.5 mg,口服,qd 3 ①② 2
李静静2019 [15] 43 43 40.6±4.2 40.9±4.3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25 mg,口服,qd 3 ②③④ 3
高玮玮2014 [16] 60 60 33.7±6.5 32.9±7.0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0 mg,口服,qd 3 ①② 4
董树林2008 [17] 72 71 41.23±5.97 43.68±5.32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2.5 mg,口服,qd 3 ②③④ 3
王立霞2010 [18] 40 40 20~50 宫瘤清胶囊3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0 mg,口服,qd 3 ①② 3
关会卿2015 [19] 45 45 33.1±4.3 34.2±3.7 宫瘤清胶囊6粒,口服,tid+对照组干预措施 米非司酮片12.5 mg,口服,qd 3 ①②③ 3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总有效率 有8项研究 [6-7,11,13-14,16,18-19] 报道了总有
2
效率,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996,I =0),采用
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详见图2。Meta分析结果
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12,
95%CI(1.00,1.26),P<0.05]。
2.2.2 治疗后最大子宫肌瘤体积 有11项研究 [5-7,12-19] 报
道了治疗后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
性(P=0.000,I =9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2
分析,详见图 3。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
后最大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SMD=-1.08, 图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95%CI(-1.21,-0.95),P<0.05]。 Fig 2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total response
按米非司酮使用剂量进行亚组分析,详见表 2。结 rate in 2 groups
2
果显示,各试验亚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均显 疗后子宫体积,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5,I =
著小于对照组(P<0.05)。 73.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详见图 4。
2.2.3 治疗后子宫体积 有5项研究 [6,12,15,17,19] 报道了治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显著小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 ·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