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2019年10月第30卷第19期
P. 118
见任一研究对整体结果有显著影响,详见图4。 散点基本对称均分布于漏斗图内,且 P>0.05 提示本研
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4
沙利度胺
2
lgRR
0
来那度胺
-2
0 0.5 1
SE
图5 DVT发生率的倒漏斗图
Fig 5 Inverted funnel plot of DVT incidence
2.6 GRADE证据质量评价
图3 相对危险度的亚组Meta分析森林图
本文使用 GRADE 方法对本研究的证据进行分级,
Fig 3 Forest plot of subgroup Meta-analysis of rela-
结果见表 3。如表 3 所示,由于偏倚风险的存在,IMiDs
tive risk of subgroup
治疗MM发生DVT风险的总体证据(由于指6篇研究未
Lower CI Limit Estimate Upper CI Limit
使用盲法,1篇研究未详细描述盲法,3篇研究未详细描
Sacchi(2011)
述分配隐藏方法使其偏倚风险为严重)、诱导阶段证据
Palumbo(2012)
Rajkumar(2008) (由于指 4 篇研究未使用盲法,1 篇研究未详细描述盲
Palumbo(2006) 法,1 篇研究未详细描述实施分配隐藏的方法使其偏倚
Rajkumar(2006)
风险为严重)级别为中等。在维持治疗阶段,偏倚风险
Ludwig(2009)
(2篇研究未使用盲法,1篇研究未详细描述盲法,1篇研
Palumbo(2012)
Attal(2012) 究未详细描述实施分配隐藏的方法)和结果不精确性
Mateos(2013) (95%CI 跨越了无效线和明显有害线)导致其证据级别
Offidani(2009)
为低等。在复发性治疗阶段,异质性较大和结果不精确
Weber(2007)
性(95%CI 跨越了无效线和明显有害线)使 IMiDs 治疗
Dimopoulos(2007)
1.38 1.44 1.57 1.72 1.77 MM发生DVT风险的证据级别为低等。
图 4 IMiDs 治疗 MM 发生 DVT 风险的敏感性 Meta 分 3 讨论
析图 DVT是IMiDs治疗MM发生的较常见不良反应,其
Fig 4 Forest plot of sensitivity Meta-analysis of the 机制至今未明确,其可能与凝血系统激活、纤溶功能障
risk of DVT in MM patients treated with IMiDs 碍、血流停滞及炎性细胞因子增加等有关 。本研究表
[19]
2.5 发表偏倚 明,与常规化疗方案相比,MM患者,尤其是处于诱导治
以 DVT 发生率为指标进行偏倚分析,经 Begg 秩相 疗阶段的患者使用 IMiDs 治疗后发生严重 DVT 的风险
关法检验 P=0.494,以 DVT 发生率为指标绘制倒漏斗 较高。
图,详见图 5。2 项研究 [15-16] 中没有患者发生 DVT。图 5 本研究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局限性:一是虽然本文
表3 结局指标GRADE证据质量评价
Tab 3 Evidence quality evaluation of outcome index by GRADE
质量评估 发生DVT患者数/总患者数(发生率,%) 结果 证据质量
研究数目 偏倚风险 异质性 间接性 不精确性 发表偏倚 免疫调节疗法 非免疫调节疗法 RR(95%CI)
严重DVT(随访9~45 个月;以相对危险度RR评估)
11 严重 1 无 无 无 未发现 119/1 688(7) 30/1 677(1.8) 3.57(2.42,5.27) 中度偏倚风险
严重DVT(随访9~30个月;以相对危险度RR评估),诱导阶段
6 严重 2 无 无 无 未发现 83/826(10) 15/810(1.9) 4.86(2.85,8.30) 中度偏倚风险
严重DVT(随访18~45个月;以相对危险度RR评估),维持阶段
4 严重 3 无 无 严重 4 未发现 8/509(1.6) 3/692(0.4) 2.40(0.70,8.27) 低偏倚风险和不精确性
严重DVT(随访16~18个月;以相对危险度RR评估),复发阶段
2 无 严重 5 无 严重 6 未发现 28/353(7.9) 12/350(3.4) 2.01(0.74,5.46) 低偏倚风险和不精确性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9 ·2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