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中国药房》2025年14期
P. 25

表2 不同阶段药品追溯码采集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品、必须拆零发放的药品及零散注射针剂3类特殊情况,
              (%%)                                           暂免追溯码采集要求 ,为药品追溯体系的建设提供了
                                                                                [5]
                                2024年6月        2025年2月       阶段性的缓冲空间。我院实践显示,在政策框架内,通
          分类   原因
                             构成比  占全部应扫药品比  构成比  占全部应扫药品比    过设备选型优化、系统功能改进、流程再造等,实现了追
          药品因素 药品拆零发放         8.72   3.73    42.59  2.76
               药品追溯码缺失        6.51   2.79    14.69  0.95     溯精度与运营效率的平衡,可为同类医疗机构提供借鉴
          软件因素 药品追溯码管理系统不完善  36.95   15.83   4.72   0.30     的实施路径。
          人员因素 药师扫码操作执行不彻底   45.37   19.43   35.33  2.43     4.1 药品追溯码采集设备优化与选型
               追溯码维护滞后        1.75   0.75    0      0
          其他   其他因素           0.70   0.30    2.67   0.04         药品追溯码采集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药房运营效
          合计     1 500  1 308  100   42.83 97.33  100.00  120  6.48  率。我院测评了手持扫码枪、固定式条码扫描器及立式
                                            100
                                                             扫描平台后,选定立式扫描平台为主要设备。该设备具
                追溯码采集失败数  1 200  42.59  1 085  92.61  采集失败数量  100 累计百分比/%  有灵敏度高、操作便捷、成本可控等优势,适配我院单处
                                                80
                  900
                             77.92
                                                60
                                       采集失败数量累计占比
                  600
                                                             方品种少、单药数量有限的处方特征。需要说明的是,
                                  451
                                                40
                  300
                                                20
                                       145
                                            82
                    0
                   0
                       药品拆  药师扫码  药品追 药品追溯  其他  0            该设备虽仅支持一维条码识别(我院仅3种低频药品追
                       零发放  操作执行  溯码缺 码管理系  因素               溯码为二维码),但已满足当前主要需求。本研究统计
                            不彻底   失   统不完善
          图6 2025年2月应扫药品追溯码采集失败的帕累托图                         发现,慢性病多药联用处方的逐盒扫码模式效率低下,
                                                             发药时间较之前显著延长。根据医保发〔2025〕7号文的
         (P<0.001),但增量仅0.42 s,临床意义有限。分层分析
                                                             要求,2025 年 7 月起医保目录内药品须扫码结算,2026
          结果显示,药品追溯码采集对发药时长的影响因处方类
                                                                               [7]
                                                             年 1 月前须全量采集 。为此,我院将在保留现有设备
          型而异:常规处方的平均发药时间由每人次(14.43±
                                                             的基础上,针对慢性病多药联用处方效率瓶颈及多码并
          1.14)s增至(14.87±1.01)s(P<0.001),增量0.44 s(增幅
                                                             存问题,分阶段部署支持多码批量识别的高拍仪等设
          3.0%);每人次慢性病多药联用处方的平均发药时间显
                                                             备,通过“主设备单码实时核验+辅设备多码批量采集”
          著延长(P<0.001),增量 5.42 s(增幅 30.3%),表明药品
                                                             协同构建“随拿随扫、随扫随核”的智能模式,最大限度
          追溯码采集工作显著延长了慢性病多药联用处方的发
                                                             减少扫码耗时。
          药时间。另外,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实施后,我院门诊
                                                             4.2 系统功能优化与流程再造
          药房的发药差错率由实施前的 0.13‰ 降至 0.03‰(P=
                                                                 药品追溯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造是提升药品追溯
          0.038)。
                                                             码采集效率的核心策略。我院试运行阶段的数据显示,
         表3 门诊药房实施药品追溯码管理前后的各项指标                             药品追溯码采集失败的主要归因于系统功能缺陷与操
               比较
                                                             作流程冗杂导致的操作执行偏差。针对此问题,我院基
          指标                   实施前     稳定运行期     t    P
                                                             于 PDCA 循环管理模型实施了改进:在技术层面,通过
          患者平均取药时间(x±s)/(min/人次)  3.47±0.77  3.43±0.65  0.151  0.883
                                                             升级核心模块实现了对无效码的智能过滤,同时,开发
          药师平均发药时间(x±s)/(s/人次)  14.70±1.34  15.12±1.20  5.545  <0.001
           常规处方(x±s)/(s/人次)   14.43±1.14  14.87±1.01  4.834  <0.001  了实时校验及弹窗提示功能,同步建立动态溯源品种库
           慢性病多药联用处方(x±s)/(s/人次)  17.87±3.64  23.29±6.83  4.320  <0.001  并依据医保政策对豁免品种进行分类标记;在流程层
          发药差错率/‰              0.13     0.03    -     0.038  面,通过优化发药界面操作路径,构建了“系统自动校
             -:Fisher’s精确检验。                                 验-药师重点复核”的双重保障机制。优化后,我院门诊
          4 讨论                                               药房药品追溯码采集率达 93.52%(政策豁免品种未计
              构建全国统一的药品追溯体系是国家保障公众用                          入),且整体服务效率未受显著影响。与综合性医院采
          药安全、提升药品监管效能的战略性举措。通过药品唯                           用的“调配-发药双环节模式”导致平均配药时间增加
                                    [3]
                                                                     [8]
          一追溯码实现全流程精准监控 ,可有效打击假劣药品、                          51%不同 ,依托药品追溯码管理体系的支持,我院作为
          精准召回问题产品,并为医保基金安全及精细化管理提                           儿童专科医院通过发药单环节模式维持了原有的平均
          供关键支撑 。当前,频发的假劣药事件、流通漏洞及骗                          配药时间效率水平,验证了专科医院通过该体系下的系
                    [2]
          保行为持续威胁公众健康与基金安全,建立全程可追溯                           统升级和流程精简可规避双环节模式带来的效率损耗,
          体系已成为堵塞监管漏洞的紧迫技术需求;在国家医保                           为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差异化应用场景提供了实证
          政策推动下,该体系的应用已显著提升了药品安全与监                           依据。
                [5]
          管效能 。然而,药品追溯码工作的全面实施仍面临诸                           4.3 儿科用药追溯的特殊性应对
          多挑战,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企业数据标                               儿科用药追溯工作具有其独特的挑战性,主要体现
          准化不足及赋码积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国家医                           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儿童用药存在显著的个体化剂
          保局于2024年9月发布补充规定,对于未强制赋码的药                         量差异,导致拆零用药比例较高(我院拆零药品占比达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4    · 1707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