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中国药房》2025年13期
P. 104
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 Cox 回归模型分析,然后将分 以 及 RegulomeDB v2.2(https://www. regulomedb. org/
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一步 regulome-search/)进一步分析了该位点的功能,结果显
进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以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 示,rs10501385可结合转录因子POLR2A,其突变可能对
因素。结果发现,MS4A1 rs1051461 CC 基因型(HR= Bcl6b、STAT的基因组结合基序产生影响,这提示该位点
4.406,95%CI 为 1.743~11.137,P<0.05)和肿瘤分期Ⅲ 可能通过影响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结合能力,调控
或Ⅳ期(HR=3.233,95%CI 为 1.413~7.399,P<0.05)是 MS4A1基因表达,最终影响了利妥昔单抗的血药浓度。
影响患者 PFS 的独立危险因素(表 8),但两因素对患者 近年来,不断有国外研究报道,较高的利妥昔单抗
OS无显著影响(具体数据略)。 血药浓度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成功的关键因素之
表8 MS4A1 基因型和肿瘤分期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 一 [7—8] 。一项在美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进行的
者预后的Cox回归分析结果 利妥昔单抗群体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响应组患者
PFS 在每个疗程中的利妥昔单抗ctrough均高于非响应组,且在
Cox回归分类 变量
HR 95%CI P [14]
单因素 rs17155034 TT 1.360 0.803~2.303 0.253 第 3、6 个疗程与非响应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rs17155034 AA+AT 1 1 另一项惰性复发/难治性 B 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
rs4939364 AG 0.610 0.255~1.456 0.256 结果显示,长期维持利妥昔单抗ctrough>25 μg/mL才能保
rs4939364 GG 0.878 0.392~1.966 0.752
[6]
rs4939364 AA 1 1 证疗效 。在与我国汉族人群相对接近的日本人群中,
rs1051461 CC 2.494 1.041~5.978 0.040 一项侵袭性 B 细胞淋巴瘤研究检测了治疗响应组 7 例、
rs1051461 CT+TT 1 1
rs10501385 AC 0.903 0.444~1.838 0.779 非响应组5例患者的血药浓度,发现治疗响应组患者的
rs10501385 CC 1.579 0.539~4.625 0.405 ctrough 为(59.7±11.4)μg/mL,显 著 高 于 非 响 应 组 的
rs10501385 AA 1 1
[15]
肿瘤分期Ⅲ或Ⅳ期 2.787 1.472~5.276 0.002 (43.0±6.4)μg/mL(P=0.021) 。以上研究提示,利妥
肿瘤分期Ⅰ或Ⅱ期 1 1 昔单抗必须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疗效。基于
多因素 rs1051461 CC 4.406 1.743~11.137 0.002
rs1051461 CT+TT 1 1 本研究结果,推荐MS4A1 rs10501385基因多态性作为利
肿瘤分期Ⅲ或Ⅳ期 3.233 1.413~7.399 0.005 妥昔单抗个体化给药剂量设计的参考依据之一。
肿瘤分期Ⅰ或Ⅱ期 1 1
4.2 MS4A1基因多态性与利妥昔单抗疗效的相关性
4 讨论 本研究进一步评估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MS4A1
4.1 MS4A1 基因多态性与利妥昔单抗血药浓度的相 基因多态性对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影响,发现 MS4A1
关性 rs1051461 突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相关。携带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MS4A1 基 rs1051461 CT+TT基因型患者的中位PFS为67.37个月,
因多态性对利妥昔单抗血药浓度的影响。CD20作为靶 显著长于携带 CC 基因型患者的 47.53 个月;同样,
点介导了利妥昔单抗的体内代谢消除过程,即利妥昔单 rs1051461 CT+TT 基因型患者的中位 OS 为 70.55 个月,
抗通过自身的Fab段与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CD20抗原 显著长于携带 CC 基因型患者的 65.83 个月。本研究还
结合,被内吞至细胞内,然后被转运至溶酶体内,最终被 通过 Cox 回归模型分析得出 MS4A1 rs1051461 CC 基因
[13]
降解成肽片段和氨基酸 。本研究结果发现,MS4A1 型(HR=4.406,95%CI 为 1.743~11.137,P<0.05)和肿
rs10501385 突 变 与 利 妥 昔 单 抗 的 ctrough 显 著 相 关 , 瘤分期Ⅲ或Ⅳ期(HR=3.233,95%CI 为 1.413~7.399,
rs10501385 CC 基因型的 ctrough为 15.20 μg/mL,显著低于 P<0.05)是影响患者 PFS 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本研
AA+AC 型 的 21.95 μg/mL。 单 因 素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究通过在线网站 3DSNP v2.0、HaploReg v4.2 和 Regu‐
MS4A1 rs10501385 基因多态性能解释 3.8% 的利妥昔单 lomeDB v2.2 进一步分析该位点的功能,可知 rs1051461
抗 血 药 浓 度 个 体 差 异 ;以 患 者 肿 瘤 分 期 和 MS4A1 的功能注释为 3′-UTR 突变,有结合转录因子 CTCF 的
rs10501385 基因多态性建立的利妥昔单抗血药浓度多 实验证据,提示该位点可能通过影响转录因子与靶基因
元 线 性 回 归 模 型 能 解 释 7.3% 的 个 体 差 异 。 综 上 , 的 结 合 能 力 ,调 控 MS4A1 基 因 表 达 ;同 时 ,由 于
MS4A1 rs10501385 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利妥昔单抗血药 rs1051461位于3′-UTR端,因此其也可能通过多腺苷酸
[16]
浓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随后通过在线网站 3DSNP 化状态、翻译、降解等影响 CD20 mRNA 的表达 (但其
v2.0(https://omic.tech/3dSNPv2/)、HaploReg v4.2(https:// 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从而影响利妥昔单抗的
pubs. broadinstitute. org/mammals/haploreg/haploreg. php) 预后。
· 1646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3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