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中国药房》2025年13期
P. 107
预防和警示严重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关键。本文对现 年12月31日。
有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相关药物、发生特征、潜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为:(1)综述;(2)数据缺失及基
在机制、预防及干预措施进行汇总分析,旨在为药源性 线FIB<2.0 g/L;(3)以非中文或英文的其他语言发表及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识别、风险管理、预警、治疗提 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对数据库中无法获取全文的文
供理论支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献,本研究通过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Sci-Hub及联系作
1 资料与方法 者等方式尝试获取全文;若摘要中提供了足够信息,则
1.1 资料来源 纳入摘要数据;若不满足上述情况,则排除该研究。
以“drug induced hypofibrinogenemia”“fibrinogenemia
1.3 研究方法
deficiency”“hypofibrinogenemia drug adverse reaction”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药源性低纤维蛋白
“hypofibrinogenemia drug side effect”为 关 键 词 ,检 索
原血症相关药物和患者性别、年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PubMed、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以“药源
发生时间、给药前后 FIB 水平、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严重
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低”“低纤维蛋白
程度、出血率、临床表现、转归、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等
原血症 药物不良反应”“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药物副作
信息进行整理,采用Excel软件进行归纳分析。
用”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按
“1.2”项下标准进行筛选。为避免遗漏,对于文献中提及 2 结果
的高频药品,分别以“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药品名’”为关 2.1 纳入文献及患者情况
键词进行重复检索。 共纳入回顾性病例分析文献40篇,涉及患者17 313
1.2 文献筛选标准 例。各研究纳入患者的年龄范围较广(0.83~78.40岁),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1)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 性别分布差异显著(男性占比 16.90%~81.00%),详
症回顾性病例分析文献;(2)发表时间自建库起至 2024 见表1。
表1 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
年龄(x±s 低纤维蛋白原 出血 基线FIB/ 用药后 不同程度低纤维蛋 低纤维蛋白原 停药后
药品 第一作者 例数 男性/% 临床表现(例数)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或x)/岁 血症发生率/% 率/% (g/L) FIB/(g/L) 白原血症发生情况 血症发生时间 FIB回升
托珠单抗 An [3] 83 44.88±18.39 16.90 38.55 0 4.80 1.74 1.0 g/L≤FIB<2.0 g/L:0 3个月内 是 - 血 小 板 分 布 宽 度 < -
例 ;0.5 g/L≤FIB<1.0 16.25 fL、甲状旁腺激
g/L:25 例(占 78.13%); 素<31.05 pg/mL、低骨
<0.5 g/L:7 例 ( 占 密度或重度骨质疏松、
21.88%) 压痛关节计数≥1、肿
胀关节计数<1
Perl [6] 41 69.00 46.00 66.00 4.90 - <2.00 1.0 g/L≤FIB<2.0 g/L: 6 d - 轻微出血(1)、严重出 - -
17 例(占 62.96%);0.5 血(1)
g/L≤FIB<1.0 g/L:8 例
(占29.63%);<0.5 g/L:2
例(占7.41%)
Yıldırım [7] 30 65.00 26.60 46.60 28.60 - 1.52 1.0 g/L≤FIB<2.0 g/L: 9个月 部分 瘀斑(4) - -
13 例(占 92.86%);0.5
g/L≤FIB<1.0 g/L:1 例
(占7.14%);<0.5 g/L:0例
He [8] 17 9.05 64.71 76.47 5.88 3.32~7.99 0.98~1.84 1.0 g/L≤FIB<2.0 g/L: 2周 - 轻微鼻黏膜出血(1) - -
12例(占92.31%);0.5≤
FIB<1.0 g/L:1 例(占
7.69%);<0.5 g/L:0 例
替加环素 Zhang [4] 426 60.31±19.23 70.19 50.50 10.10 - - - - - 消化道出血(21)、皮 疗程>14 d、肾功能衰 -
肤和黏膜出血(11)、竭
气道出血(5)、其他部
位出血(6)
Treml [9] 130 68.00 81.00 45.40 - 4.50 2.50 - 7 d - - 药物剂量>100 mg/d、 -
长疗程
Liu [10] 148 77.09±15.11 68.90 60.80 8.80 3.46±1.01 1.42±0.38 - - 是 - 年龄≥82 岁、疗程≥9 -
d、基线FIB≤3.5 g/L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PT:凝血酶原时间;BUN:血尿素氮;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ICH:症状性颅内出血;IVT:静脉溶栓
治疗;EVT:血管内机械取栓术;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a:该研究分为3组——①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②替加环素联合
碳青霉烯类、③替加环素联合β-内酰胺类,①组分别与②、③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危险因素;b:门冬酰胺酶联合长
春新碱、伊达比星、糖皮质激素;c:门冬酰胺酶联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环磷酰胺;d:门冬酰胺酶联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阿糖胞苷、依托
泊苷;-:原文献未提及。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3 · 1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