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中国药房》2025年13期
P. 109

续表1
                            年龄(x±s     低纤维蛋白原 出血  基线FIB/  用药后  不同程度低纤维蛋  低纤维蛋白原 停药后
          药品   第一作者   例数          男性/%                                               临床表现(例数)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或x)/岁     血症发生率/% 率/%  (g/L)  FIB/(g/L)  白原血症发生情况  血症发生时间 FIB回升
               Huang [30]  14(阿替普酶)  70.0  71.00  -  28.60  -  -  -       3~12 h  是  脑出血(4)   高药物剂量       -
                    16(奈替普酶)  69.0  63.00  0  12.50  -   -        -        -     -  脑出血(2)         -      -
          丙戊酸  Köse [2]  24  8.00±3.00  75.00  100  0  2.53±0.99  1.90±0.79  -  1个月内  -  -         -      -
               董燕 [31]  33   0.83  69.70  100  -   2.46  0.93     -        -     -      -          -      -
          糖皮质激 Buzzatti [32]  115(地塞米松/  56.00  52.00  64.00  0.02  3.50~4.00  1.50~2.00  -  7 d  -  -  BCR-ABL1基因阳性  -
          素         泼尼松龙)
               Sciumè [33]  4(地塞米松/  74.00  -  75.00  -  -  <1.00  -       -     -      -          -      -
                    泼尼松龙联合
                    伊马替尼)
          门冬酰胺 Aldoss [34]  152  35.20±12.40  69.10  47.90  5.30  -  <1.00  FIB<1.0 g/L:69 例(占  -  -  -  -  -
          酶                                                  94.52%)
               Hunault-  214  32.00  60.00  73.00  14.50  2.90  1.10  FIB<0.5 g/L:18 例(占  -  -  鼻出血(24)、中心静  -  -
               Berger [35]b                                  11.54%)                脉通路出血(8)、直肠
                                                                                    出血(1)、大血肿(8)、
                                                                                    出血性卒中(1)
               Orvain [36]c  784  36.00  60.00  9.00  5.00  4.00  -  -     -     -  脑出血(13)、消化系    -      -
                                                                                    统出血(10)、妇科出
                                                                                    血(5)、肺出血(1)、泌
                                                                                    尿系统出血(1)、鼻腔
                                                                                    出血(1)、未知部位出
                                                                                    血(9)
               Beinart [37]d  93  >16.00  -  100  -  1.75~4.33  <0.50  FIB≥0.5 g/L:81 例(占  3周内  是  -  -   -
                                                             87%);<0.5 g/L:12 例
                                                             (占13%)
          蛇毒血凝 Lee [38]  183(巴曲酶)  74.00  50.70  40.98  21.30 3.32(2.46~  <2.00  1.0  g/L≤FIB<2.0  g/L:  -  -  持续出血(16)、反复 长疗程、高药物总剂  -
          酶                                       4.24)      28 例(占 37.33%);0.5     出血(8)     量、基线FIB<4.13 g/L
                                                             g/L≤FIB<1.0 g/L:60例
                                                             (占80.00%);<0.5 g/L:
                                                             0例
               Zou [39]  109(白眉蛇毒  73.00  38.90  33.00  41.70 2.20(2.00~ 1.23(0.67~ 1.0  g/L≤FIB<2.0  g/L:  -  -  严重出血(15)、上消 药物总剂量≥3.5 kU、  -
                    血凝酶)                          2.96)  1.62)  22 例(占 61.11%);0.5     化道出血(17)、小肠 女性、基线FIB≤3.012
                                                             g/L≤FIB<1.0 g/L:13例    出血(1)、下消化道出 g/L
                                                             (占36.11%);<0.5 g/L:    血(1)、出血部位不明
                                                             1例(占2.78%)             (17)
               Ma [40]  10 397(白眉蛇 59.35±13.47  55.67  2.26  -  >2.00  <2.00  1.5  g/L≤FIB<2.0  g/L:  1~3 d  是  -  儿童、老年人、低白蛋  -
                    毒血凝酶/尖吻                                  151 例(占 64.26%);1.0              白水平、高累积剂量、
                    蝮蛇血凝酶/矛                                  g/L≤FIB<1.5 g/L:56例              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
                    头蝮蛇血凝酶/                                  (占23.83%);<1.0 g/L:
                    蝰蛇血凝酶)                                   28例(占11.91%)
               Huang [41]  57(未说明具  63.00  75.40  100  91.30  ≥1.50  0.69±0.21 1.0 g/L≤FIB<1.5 g/L:4  -  是  手术或创口部位渗血 老年人、长疗程、静脉  -
                    体品种)                                     例(占7.02%);0.5 g/L≤     (62)      给药
                                                             FIB<1.0 g/L:39 例(占
                                                             68.42%);<0.5  g/L:14
                                                             例(占24.56%)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PT:凝血酶原时间;BUN:血尿素氮;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ICH:症状性颅内出血;IVT:静脉溶栓治疗;EVT:血管内机械取栓术;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a:该研究分为3组——①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②替加环素联合碳青霉烯类、③替加环素联合β-内酰胺类,①组分别与②、③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危险因素;b:门冬酰胺酶联合长春新碱、伊达比星、糖皮质激素;c:门冬酰胺酶联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环磷酰胺;d:门冬酰胺酶联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阿糖胞苷、依托泊苷;-:原文献未提及。
          2.2 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涉及药物种类                              脑出血(尤见于阿替普酶)。虽然同样会导致脑出血,但
              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主要涉及的药物包括:抗                         现有研究未观察到阿替普酶的衍生物替奈普酶与药源
          感染药物(替加环素、托珠单抗)、血液系统药物(rt-PA、                      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相关性。不同药物所致出血发
          蛇毒血凝酶)、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丙戊酸)、抗肿瘤药物(门                       生率差异显著,以蛇毒血凝酶最高(21.30%~91.30%),
          冬酰胺酶)、内分泌系统药物(糖皮质激素),详见表1。                         其次为rt-PA(8.60%~51.28%),详见表1。
          2.3 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特征                               2.4 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危险因素
              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率为0~100%,发                           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多集中
          生时间在给药后 2 h~9 个月,大多数患者 FIB 降低至                     于替加环素、托珠单抗、蛇毒血凝酶及 rt-PA。相关性分
          1.0~2.0 g/L,部分患者FIB水平在停药后恢复正常。该                    析显示,替加环素相关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危险因素包
          病症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瘀斑、鼻黏膜                           括年龄>80 岁、基线 FIB≤3.5g/L、高剂量治疗持续>6
          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气道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                          d、低剂量治疗持续>11 d、维持剂量为100 mg/q12 h、累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3    · 1651 ·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