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中国药房》2025年7期
P. 103
到药房取药,故该状态下的追溯码会在当天24点由后台 实时发药模式下,原操作为扫描处方二维码,自动
自动解绑释放。 发药机配药,药师核对发药,后台记录该处方已发药。
流程改造后,药师扫描处方二维码,发药机配药,如果该
处方无需要记录追溯码的药品,发药界面则无特殊标
记,药师再扫一次处方二维码即可确认发药。如有需要
记录追溯码的药品,发药界面上该药品以橙色高亮显示
且无法直接通过扫描处方二维码确认发药,药师需要对
所有追溯码进行扫描并完成匹配校验(规则同预配发药
模式)后,直至橙色高亮变为绿色高亮才标记发药成功。
3 实施效果
经过 2024 年 8 月份对药品采购、验收、入库、调配、
图4 门诊药房配药界面改造 发药、上传等6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相应的信息系统进
行改造后,我院在同年 9 月份上线了 130 多种需要追溯
2.4.2 发药环节的流程改造
管理的药品,其中包括高值药品、高警示药品、二类精神
预配发药模式下,原流程为核对药师收取患者纸质
药品和易混淆药品等,对风险较大的药品率先实行可追
处方,核对药品无误后,扫描处方二维码,完成发药。流
[9]
溯管理,建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药品追溯体系 ,整个
程改造后,核对药师通过扫描处方二维码,定位到该处
流程运行流畅。2024 年 9 月 1-30 日,我院按“模式一”
方的核对界面。若调配药师没有扫描药品溯源码,处方
上传医保的发药数量达26 144条,按“模式三”上传医保
上需要记录追溯码的药品会橙色高亮显示,同时发药界
的入库数量达443 061条,总共上传469 205条记录。由
面弹框提示“存在追溯管理药品未正确匹配追溯码数
于我院主要在配药、发药两个环节分别建立了扫码采集
量!是否需要强制发药?”(如图5提示①);若药师拿取
功能,灵活协作,以配药端为主,发药端为辅(主要扫码
错误药品扫描药品溯源码,则弹框提示“未识别到该患
现配药品,例如冷藏药),从表1可看出,药品追溯码管理
者需要录入此追溯码药品”(如图5提示②)。发药药师
后,对配药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平均配药时间增加了
此时需要使用扫码枪扫描药品溯源码,后台同时校验如
51%。然而,我院通过动态人力调配,患者平均取药时
下内容:(1)追溯码与药品编码是否对应;(2)追溯码是
间仅增长了8%,药房整体发药效率未出现显著下降。
否已使用过;(3)追溯码是否在本院追溯码库存内,若通
表1 门诊药房实施药品追溯码管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过则继续校验;(4)判断药品是否属于该次处方单;(5)
项目 实施前(7月) 实施后(9月) 实施效果
判断该药品是否已经扫过码,若判断不通过则做相应提 平均配药时间/s 28.74 43.37 平均配药时间增加51%,效率相对下降
示,若药师选择“强制发药”,则忽略追溯码校验规则并 平均取药时间/min 8.04 8.67 患者平均取药时间增加8%,未影响患者取药
出门差错/例 1.00 0 出门差错降为0
后台记录强制通过状态,直至橙色高亮变为绿色高亮才
窗口药师/人 21 21 未增加人力成本
标记发药成功。若调配药师已预先扫描药品溯源码(此 注: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我院自动发药机CONSIS配药系统。实
时追溯码为“待发药”状态),发药界面显示配药环节已 施前(2024年7月)纳入2024年7月1-31日门诊10个普通窗口、23个工
扫描记录的追溯码,发药药师按原发药流程发药后,药 作日的调配数据;排除超时30 min未取药处方、1个特殊窗口及8个节
假日数据。实施后(2024年9月)纳入2024年9月1-30日门诊10个普通
品追溯码正式与处方信息绑定关联,追溯码变更为“已
窗口、21个工作日的调配数据;排除超时30 min未取药处方、1个特殊
发药”状态。目前预配窗模式的扫码工作主要由调配药 窗口及9个节假日数据。
师完成,不影响窗口发药效率。 4 讨论
4.1 追溯码的获取途径
追溯码由药品供应企业提供,医疗机构的获取途径
有两种:第一种是验收药品时直接扫描药品最小包装上
的追溯码,获得所有药品的追溯码;第二种是通过供货
商提供的单据号码和大包装码且在“码上放心”平台做
出库确认后,我院在系统通过验收入库时调用“码上放
心”平台的“单码关联关系查询”接口,获取对应包装内
所有最小包装的追溯码。由于逐个小包装扫码耗时、耗
人力而且验收速度无法跟上发药速度,第一种途径显然
图5 门诊药房发药界面改造 不适用医疗机构门诊药房如此庞大的药品采购和使用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7 · 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