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中国药房》2025年7期
P. 104

量,因此我院采用了第二种途径获取追溯码。在实践初                            成本。目前我院对于当天未发的药品,会在当天24点自
          期,原流程要求供货商实时上传追溯码并确认出库,否                            动解绑追溯码,退费的药品也需要逐盒扫码解绑。
          则将阻碍药品入库(库管需等待追溯码齐全)。为此,我                           5 结语
          院优化流程为“入库操作与追溯码补传分离”模式:库                                本实践通过药品追溯码管理流程再造与信息化系
          管可凭供货单先行入库,系统自动在后台获取后续补                             统升级,成功构建了覆盖门诊药房 130 余种高风险药品
          传的追溯码,并与库存记录匹配,确保出入库效率不受                            的全流程追溯体系,形成入库、调配、发药环节超46万条
          影响。                                                 可追溯数据链。采用“配药端主导-发药端补充”的协同
          4.2 追溯码的采集设备                                        扫码机制,在保障医保数据完整上传(模式一26 144条/
              采集溯源码设备在整个追溯码管理的搭建中起到                           模式三443 061条)的同时,通过动态流程优化将患者取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期间,调查发现影响发药效                            药时长增幅有效控制在 8% 以内,实现了药品追溯精度
          率主要原因为:(1)药师查找追溯码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与药学服务效率的平衡发展。实践证明,追溯体系的实
         (2)药师需用扫码枪逐一扫描每盒药品。为此,笔者建                            施显著提升了药品全流程追溯监管能力,但51%的配药
          议在药品包装规范中新增对药品追溯码的印刷规定,包                            时效损耗也提示当前人工扫码模式的局限性。后续应
          括印刷的位置和尺寸等,以便发药时扫码;在信息采集                            重点推进自动化设备集成应用,通过高精度扫码装置部
                                                   [9]
          阶段广泛应用扫码枪等设备逐一扫描,效率较低 ,后期                           署实现全品类覆盖,同步优化系统智能校验功能,构建
          在改进过程中放弃使用扫码枪,升级追溯码采集设备, “人机协同”的新型追溯管理模式。这不仅可降低药师
          例如通过引进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             操作负荷,更能为构建全域药品追溯网络提供标准化实
          tion,OCR)设备和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        施路径,推动医疗机构药品安全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
          tion,RFID)读写器等物联网快速采集设备,可批量快速                       方向纵深发展。
          采集药品追溯码,可区分追溯码和商品条码,自动进行                            参考文献
          识别和匹配,真正做到“随拿随扫,随扫随核”,最大限度                          [ 1 ]  黄薇薇,华佳. 国外药品追溯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
                              [10]
          减少扫码所花费的时间 ,实现“无感”配药和发药。                                 药事,2016,30(12):1232-1236.
          4.3 追溯码的采集环节                                        [ 2 ]  刘琼,应徐颉,张明胜,等. 国际化趋势下中国药品追溯
              追溯码采集环节的流程设计直接影响临床效率。                                性发展分析与展望[J]. 今日药学,2019,29(4):278-282.
          初步试点显示,若仅在发药端逐盒扫码(模式一),患者                           [ 3 ]  唐菀晨,王迎利,张熹,等. 我国药品追溯方案和信息化
          候药时间将延长41.6%,显著影响就医体验。为此,我院                              架构研究[J]. 中国药事,2018,32(7):874-878.
                                                              [ 4 ]  张成海. 统一追溯编码标准 完善机制 共享数据:追溯的
          创新采用“配药为主、发药为辅”的双环节协作模式:在
                                                                   历史、现状、趋势与对策[J].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8,24
          配药端完成追溯码采集,并通过其前7位标识码自动校
                                                                  (1):9-16.
          验药品品种与数量,实现处方精准复核;发药端仅需扫
                                                              [ 5 ]  张志豪,王钰琦,廖丽文,等. 我院门诊自动配药系统的
          码现配药品(如冷藏药),配合界面变色提醒,使发药差
                                                                   应用实践及优化[J]. 中国药房,2016,27(4):507-509.
          错率显著下降。此策略在保障追溯码采集任务的同时,
                                                              [ 6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药品追溯码标识规范[EB/OL].
                                        [11]
          避免了患者端效率降低,与罗俊等 采用电子监管码降                                (2022-06-23)[2024-09-30].  http://www. nmpa. gov. cn/
          低调剂差错的结论一致,印证了追溯体系对药学服务质                                 xxgk/xxgkml/xxgkml_index.html.
          量的提升价值。                                             [ 7 ]  张原,李丹丹 . 关于药品追溯码的探析[J]. 中国药事,
          4.4 追溯码与患者身份的绑定                                          2020,34(11):1320-1323.
              追溯码与用药患者的绑定,应以实际发出药品时记                          [ 8 ]  廖丽文,吴昭仪,张志豪,等. 条形码药品验收系统在我
          录为准。在配药环节绑定追溯码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                                 院“零库存” 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药房,2014,25(17):
          配药后,不同患者使用相同药品时,有可能发生绑定追                                 1586-1589.
          溯码的药品发生串换,即药品没有错,但对应的追溯码                            [ 9 ]  刘小东,黄哲,陈玉文. 药品追溯体系建立中区块链技术
          错误,当患者扫码查验时会发现该药品是曾发放给其他                                 的应用研究[J]. 中国药事,2022,36(3):241-250.
                                                              [10]  丁浩南,李晨,陈孟莉,等. 医疗机构基于物联网技术构
          患者的,造成误会,故发药界面会弹框提示该药溯源码
                                                                   建药品追溯系统的可实施性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
          已被占用,药师可以通过手动清空溯源码后重新扫码发
                                                                   测,2021,18(2):131-134.
          药。二是个别特殊保管的药品,如冷藏药品、贵重药品,
                                                              [11]  罗俊,韦坤璇,黄振光,等. 利用药品电子监管码减少医
          需要发药时取出,在配药环节绑定存在困难,因此该部
                                                                   院门诊药房相似药品调剂差错并实现门诊药品的可溯
          分药品由发药药师扫码进行实时绑定。三是当配药绑
                                                                   源性[J]. 中国药房,2017,28(28):3956-3960.
          定追溯码后,如果患者当天没有来取药或需要办理退                                           (收稿日期:2024-09-30  修回日期:2025-02-26)
          费,药品需要归位,就会增加解绑追溯码的工作和管理                                                                (编辑:刘明伟)


          · 862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7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7期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