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中国药房》2024年8期
P. 14
体系;政策的执行机构为国家和各地区医保部门,主要 “双通道”政策在客观上可能存在处方患者和实际用药
涉及药品遴选方面的问题;政策的目标群体为医疗机构 患者不一致的风险 。虽然国家医保局要求定点零售药
[8]
和零售药店,主要涉及药品配备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问 店对购药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实,但在曝光的典型案例中
题;而影响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则主要包括各地医保基 仍然存在此类问题。很多医保谈判药品都属于高值药
金管理和运行状况、信息化能力等。 品,这类问题的出现会对医保基金的安全造成威胁,损
害参保人员的利益。此外,在信息安全方面,“双通道”
“ 执行机构: 目标群体: 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患者的电子处方和个人信息将在定
双 国家和各地区 医疗机构
通 “ 医保部门 零售药店 点零售药店、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经办机构等多方之间
道 双
” 通
政 道 流转,这些新增的流转环节在客观上增加了处方及患者
策 ” 理想化的政策:
制 政 实施细则 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也就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有
定 策 全流程监管体系
过 了更高的要求。
程
紧张
环境因素: 2.2 部分医保谈判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的适宜性和
各地医保基金管理和运状况
信息化能力 可操作性有待斟酌
处理
各地医保部门对“双通道”药品的遴选会在很大程
反馈 建制 度上影响政策的执行情况及结果,然而目前普遍存在将
图2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双通道”政策执 不适合院外购买和使用的医保谈判药品纳入“双通道”
行分析框架 管理范畴的现象,由此也出现了患者在定点零售药店购
2 “双通道”管理政策执行困境分析 买的药品无法在院内使用等衍生问题 [9―10] 。由《国家药
本研究基于上述框架,对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 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 年)》的数据可知,注射
理政策的执行困境展开下述分析。 给药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在所有给药途径中占比最高,
[11]
2.1 缺乏明确的政策实施细则和全流程监管体系 为 55.1%,其中静脉注射占 90.6% 。但在 2021 年国家
2.1.1 实施细则有待明确,各地落实情况参差不齐 医保局发布的2批推荐纳入“双通道”管理的医保谈判药
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政策落地过程中,在实际操 品名单中,注射剂占比为 28.3%(26/92),其中静脉注射
[12]
作层面尚缺少较为明确和统一的实施细则来对“双通 给药占 65.4%(17/26) 。这些药品在院外购买和使用
道”药品遴选数量、标准和程序等予以规范和指导,导致 的过程脱离了院内的管控体系,由此将带来用药风险增
各地的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即使是在同一省份,各个城 加和不良反应/事件权责界定困难等问题。此外,还有一
[4]
市的各项标准和规定也存在巨大差异 。以江苏省国家 些使用周期极短的医保谈判药品也被纳入了“双通道”
医保谈判药品定点零售药店遴选条件中的服务规范性 管理范畴,比如国家推荐的第二批“双通道”药品名单内
相关要求为例,在省级层面,零售药店的服务规范性要 的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该药需在
求是“近年来无医疗保障等相关部门行政处罚和多次医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6 h 内使用,使用周期较短,纳入“双
[13]
保违规查处记录”;在地市级层面,徐州市的要求与江苏 通道”管理的必要性并不大 。由此可见,部分药品被
省相同,而扬州市则将省级要求进一步细化为“自 2020 纳入“双通道”管理范畴的适宜性仍有斟酌的余地。
年1月1日以来无医疗保障等相关部门行政处罚”“无超 2.3 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在药品配备和质量控制方面
过2次及以上医保违规查处记录”。可见,相较于扬州市 存在难点
而言,徐州市缺乏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近年”和“多 2.3.1 支付方式改革对部分地区医疗机构的医保谈判
次”等表述较为笼统),故在定点零售药店遴选的实际操 药品配备存在影响
作中,仍然存在着由于实施细则不够清晰而导致的具体 在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下,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标准不明确等问题。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或 按 病 种 分 值 付 费
2.1.2 全流程监管体系尚未成型,患者的购药行为和信 (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的支付总分值会在
息安全缺乏规范和保障 一定程度上影响医保谈判药品在医疗机构中的配备情
“双通道”政策为医保谈判药品打开了零售药店这 况。虽然国家要求及时依据谈判药品的使用情况对相
一购买和报销渠道,由此增加的购药环节和相关流程也 应病种权重进行调整,一些地区也已经明确要求将谈判
必须被纳入医保部门的监管范围。在购药行为方面, 药品费用从DRG/DIP支付总分值中剔除,但还有部分地
· 908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8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