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中国药房》2023年18期
P. 46

表3 炒制温度对指标成分综合评分的影响                            表7 蜜糠炒苍术炮制工艺优化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结果
           炒制温度/℃  苍术酮/%  β-桉叶醇/%  白术内酯Ⅲ/%  苍术素/%  综合评分/%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120     0.257    0.014   0.029   0.359   69.03     A          110.438  2     55.219  26.753  <0.05
           140     0.436    0.027   0.026   0.579   94.93     B          142.807  2     71.404  34.594  <0.05
           160     0.481    0.011   0.026   0.526   79.79     C          97.303   2     48.651  23.571  <0.05
           180     0.211    0.019   0.018   0.331   59.16     D(误差)       4.128   2      2.064
           200     0.141    0.015   0.018   0.367   53.85
                                                              设想的最劣解;欧氏贴近度(Ci )表示各方案与正理想解
             (3)炒制时间考察:取生苍术 5 份,每份 100 g,固定                   距离、负理想解距离之间的加权,可反映各方案与最优
          蜜糠用量 50 g、炮制温度 160 ℃,考察不同炮制时间(2、                    方案的接近程度,其值越大则方案越优,反之越劣 。
                                                                                                           [12]
          3、4、5、6 min)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表 4)显示,当                    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 ,通过建立初始化决策矩阵、归
                                                                                [13]
          炮制时间为3 min时,所得综合评分最高。                               一化决策矩阵、加权决策矩阵,对9批蜜糠炒苍术正交组
               表4 炒制时间对指标成分综合评分的影响                           (表6中的S1~S9)进行熵权TOPSIS模型分析并进行综
           炒制时间/min  苍术酮/%  β-桉叶醇/%  白术内酯Ⅲ/%  苍术素/%  综合评分/%   合评分排序。结果(表 8)显示,蜜糠炒苍术最优炮制工
           2        0.534   0.017   0.028   0.432    68.79
           3        0.552   0.054   0.024   0.600    89.83    艺为 S5 号对应的 A2B2C3 组合,与正交实验优化结果
           4        0.590   0.039   0.027   0.489    82.43    一致。
           5        0.517   0.035   0.034   0.369    79.38    表8 蜜糠炒苍术炮制优化工艺的熵权TOPSIS模型分析
           6        0.351   0.020   0.027   0.326    58.58
                                                              序号     A/(g/g)  B/℃   C/min   D i +  D i -  C i
          2.3.3 正交实验                                          S1      2∶10    120    2     0.395  0.300  0.432
              根据上述单因素实验结果,本研究以辅料与药材比                          S2      3∶10    120    3     0.297  0.299  0.501
                                                              S3      4∶10    120    4     0.282  0.295  0.512
          例(A)、炒制温度(B)、炒制时间(C)为因素,苍术酮、β-桉
                                                              S4      2∶10    140    3     0.346  0.186  0.350
          叶醇、白术内酯Ⅲ、苍术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                           S5      3∶10    140    4     0.273  0.406  0.598
                  4
          利用L9 (3)正交设计实验对蜜糠炒苍术的炮制工艺进行                         S6      4∶10    140    2     0.375  0.201  0.349
          优化,并采用 SPSS 21.0 软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正                      S7      2∶10    160    4     0.389  0.132  0.254
                                                              S8      3∶10    160    2     0.365  0.154  0.297
          交实验的因素与水平见表 5,实验方案与结果见表 6,方                         S9      4∶10    160    3     0.434  0.077  0.150
          差分析结果见表7。由表5~表7可见,各因素对综合评                              D i :每批样品评价指标与正理想解的距离;D i :每批样品评价指
                                                                  +
                                                                                                -
          分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B>A>C,且上述因素的影响                           标与负理想解的距离。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优炮制工艺为 A2B2C3,即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 SPSS 21.0 软件对 9 批蜜糠炒苍
          辅料与药材比例 3∶10,炮制温度 140 ℃,炒制时间 4                      术正交组(表 6 中的 S1~S9)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min。                                               (图2)显示,当距离为20时,所有样品可聚为两大类,熵
              表5 蜜糠炒苍术炮制工艺优化的因素与水平                            权 TOPSIS 模型综合评分前 2 位的正交组(S3、S5)聚为
           水平        A/(g/g)        B/℃          C/min        Ⅰ 类 ,其 余(S1~S2、S4、S6~S9)聚 为 Ⅱ 类 ,与 熵 权
           1          2∶10          120           2           TOPSIS 模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熵
           2          3∶10          140           3
           3          4∶10          160           4           权TOPSIS模型可靠、准确,能用于蜜糠炒苍术炮制工艺
          表6 蜜糠炒苍术炮制工艺优化的正交实验方案与结果                            的优选。
           序号 A  B  C  D(误差) 苍术酮/% β-桉叶醇/% 白术内酯Ⅲ/% 苍术素/% 综合评分%                    重新调整距离
                                                                       0                    5                   10                 15               20                   25
           S1  1  1  1  1    0.420  0.016  0.031  0.539  71.77       S4
           S2  2  1  2  2    0.556  0.017  0.029  0.676  78.94
                                                                     S9
           S3  3  1  3  3    0.601  0.019  0.025  0.764  80.69
           S4  1  2  2  3    0.495  0.026  0.023  0.580  75.45       S8
           S5  2  2  3  1    0.686  0.032  0.021  0.786  90.33       S6
           S6  3  2  1  2    0.524  0.027  0.020  0.615  75.28
                                                                     S7
           S7  1  3  3  2    0.438  0.023  0.022  0.606  71.16
           S8  2  3  1  3    0.500  0.024  0.022  0.596  73.54       S1
           S9  3  3  2  1    0.487  0.019  0.021  0.575  67.60       S2
              72.79 77.13 73.53
           K 1
                                                                     S3
              80.94 80.35 74.00
           K 2
              74.52 70.77 80.73                                      S5
           K 3
           R  8.15 9.58 7.20                                     图2 蜜糠炒苍术炮制优化工艺的聚类分析结果
          2.3.4 优化工艺的熵权TOPSIS模型建立及聚类分析                        2.3.5 工艺验证
              采用 Excel 软件对优化工艺进行熵权 TOPSIS 模型                      取生苍术300 g,按上述最优工艺炮制蜜糠炒苍术,
          分析。正理想解距离是设想的最优解,负理想解距离是                            平行 3 份,按前述方法测定炮制品中苍术酮、β-桉叶醇、


          · 2216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8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8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