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中国药房》2023年13期
P. 41

42                                               表3 各组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x±s,n=8)
                                           正常组
                                           黄体酮组               组别              ALT/(U/L)  AST/(U/L)  BUN/(mmol/L)  CR/(μmol/L)
              40
                                           CNA组               正常组             18.67±3.31  29.40±3.90  4.15±0.74  17.12±1.95
            体质量/g  38                      黄体酮-CNA共晶低剂量组      黄体酮组            17.83±2.97  30.21±6.47  4.55±0.61  17.57±1.43
                                           黄体酮-CNA共晶中剂量组
                                                              CNA组
                                                                                              4.26±0.77
                                                                                                      16.88±1.98
                                                                              17.34±2.56
                                                                                      28.10±6.83
              36                           黄体酮-CNA共晶高剂量组      黄体酮-CNA共晶低剂量组   17.34±1.70  28.79±5.07  4.43±0.58  16.74±1.18
                                                              黄体酮-CNA共晶中剂量组   18.34±1.09  27.63±3.94  4.46±0.67  17.03±1.62
              34                                              黄体酮-CNA共晶高剂量组   17.39±1.96  28.48±6.07  4.98±0.58  17.39±1.94
                0                                                                                                         5                        10                       15
                           时间/d                              3.6.5 肝、肾、子宫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图6 各组小鼠给药期间的体质量变化(x±s,n=8)
                                                               各组小鼠肝细胞无水肿,肝索排列整齐,肝小叶结
         表1 各组小鼠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及子宫指数测定结                            构清晰;肾小球结构完整,组织形态正常;子宫组织形态
               果(x±s,n=8,%%)                                 及子宫的基层、内膜、腺体形态均正常。与正常组比较,
          组别                 肝脏指数      肾脏指数       子宫指数       黄体酮组和黄体酮-CNA共晶各剂量组小鼠子宫内膜均
          正常组               4.576±0.287  1.239±0.084  0.409±0.159  有所增厚。结果见图7。
          黄体酮组              4.463±0.133  1.266±0.058  0.502±0.044 a
          CNA组              4.500±0.192  1.258±0.013  0.427±0.112  4 讨论
          黄体酮-CNA共晶低剂量组     4.460±0.142  1.248±0.065  0.521±0.175 a  黄体酮是一种天然孕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有口服
          黄体酮-CNA共晶中剂量组     4.567±0.178  1.257±0.107  0.530±0.039 a
          黄体酮-CNA共晶高剂量组     4.598±0.110  1.268±0.121  0.561±0.044 a  和注射2种给药方案,但均存在明显缺陷,突出表现为水
                                                                                   [12]
             a:与正常组比较,P<0.05。                                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 。基于晶体工程的共晶策略
                                                             可以不改变原料药的结构,而是利用原料药和配体的各
          3.6.3 血常规指标测定结果
                                                             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超分子网络结构,从而实
            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的白细胞、淋巴细胞
                                                             现在不降低原料药活性的前提下改变原料药的各种理
          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化性质。但由于体系中引入了配体小分子,共晶的安全
          黄体酮组小鼠的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结果
                                                             性问题成为共晶体系能否成功上市的主要制约因素。
          见表2。
                                                                 得到溶出度更高且安全性良好的黄体酮共晶是本
            表2 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测定结果(x±s,n=8)
                                                             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黄体酮和CNA的氢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9
          组别            白细胞/×10  L -1  红细胞/×10  L -1         键供体和氢键受体特点,结合晶体工程策略,成功使用
                                      12
                                             9
                                                     9
                                           ×10  L -1  ×10  L -1
          正常组             8.90±1.10  11.97±0.49  5.68±2.19  2.37±0.61  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二者的共晶,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证
          黄体酮组            8.52±1.22  10.59±0.78 a  5.41±1.09  1.91±0.37  实CNA中的氨基与黄体酮分子中的羰基形成了异质氢
          CNA组            8.17±1.47  11.03±0.42  5.58±1.34  2.12±0.69  键,另外相邻的CNA分子形成了同质分子间氢键,共同
          黄体酮-CNA共晶低剂量组   8.00±1.27  11.61±0.77  5.22±0.54  1.90±0.42
          黄体酮-CNA共晶中剂量组   8.98±1.30  12.01±1.38  5.91±1.16  2.12±0.35  构筑了共晶稳定的三维网格结构,并且该结构同时得到
          黄体酮-CNA共晶高剂量组   8.85±1.84  11.50±0.71  6.09±1.52  1.94±0.22  了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红外光谱实验的进
             a:与正常组比较,P<0.05。
                                                             一步验证。溶出度实验结果证明,黄体酮-CNA 共晶在
          3.6.4 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水中的溶出速率和溶出度明显大于黄体酮原料药,说明
            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血清中 ALT、AST、                        共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黄体酮的水溶性,这可能与共晶
          BUN、CR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的多重氢键网络丰富了共晶结构与水分子间的氢键接
          见表3。                                               触位点有关。本研究初步达到了实验预期目的。


           肝组织




           肾组织




           子宫组织



                 正常组             黄体酮组             CNA组       黄体酮-CNA共晶低剂量组   黄体酮-CNA共晶中剂量组    黄体酮-CNA共晶高剂量组
                               图7 各组小鼠肝、肾、子宫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显微图(HE染色)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3    · 1571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