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中国药房》2023年12期
P. 91
表4 两组患者血清中CA199、AFP、VEGF水平的比较 导致肝气郁滞;热邪可耗伤气阴,导致痰浊内生。如意
(x±s) 金黄散出自清代《外科正宗》,方中大黄可通腑泄热、化
CA199/(kU/L) AFP/(ng/mL) VEGF/(pg/mL) 瘀、清热利湿,促进湿热从下焦而解,为君药。黄柏清热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燥湿、解毒消肿,可加强大黄清热化湿之功效;天南星解
对照组 56 97.95±12.78 62.81±8.14 981.83±130.62 607.12±116.90 57.27±8.95 36.92±5.17 a
a
a
ab
观察组 56 98.98±12.21 49.59±6.12 984.97±132.27 538.63±94.20 58.36±8.74 29.04±4.63 ab 毒散结、消肿;姜黄破血化瘀、消肿止痛,且可促进肝胆
ab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气机恢复,上述药物合用为臣药。厚朴行气消胀、燥湿
表5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x±s) 化痰,可促进肝气疏泄功能恢复;苍术燥湿健脾、醒脾,
KPS评分/分 NRS评分/分 中医总症状积分/分 可促进脾运恢复,避免肝病日久伤脾;天花粉养阴生津、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散结消肿;陈皮入肝脾经,肝脾同调,上述药物合用为佐
对照组 56 71.86±6.04 76.31±8.05 a 6.65±1.04 4.89±0.76 a 17.85±3.42 6.97±1.53 a 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具有清热解毒、软坚
观察组 56 72.28±6.27 81.36±7.08 ab 6.87±1.25 2.95±0.37 ab 18.68±3.66 4.58±0.95 ab
消肿、祛瘀止痛的功效,对疼痛、水肿类症状具有良好的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15]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作用 。
由表 6 可见,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总缓解率分别为 肝癌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易引起辅助性T细胞
64.29% 和 80.36%,对照组分别为 60.71% 和 73.21%,差 1(T helper 1,Th1)/辅助性 T 细胞 2(T helper 2,Th2)失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衡。IL-6 是促炎性因子,也是炎症反应的启动因子,一
表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般情况下其在体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IL-6由Th1细胞
组别 n CR/例(%) PR/例(%) SD/例(%) PD/例(%) 总有效率/% 总缓解率/% 分泌生成,可促进 IL-8 的合成及分泌,损伤血管内皮功
对照组 56 4(7.14) 30(53.57) 7(12.50) 15(26.79) 60.71 73.21 能,导致血管舒缩失调,还可活化血小板功能,导致高凝
观察组 56 6(10.71) 30(53.57) 9(16.07) 11(19.64) 64.29 80.36 [16]
状态 。IL-6/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信号通路的激活不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仅可引起肝癌,还可引起索拉非尼耐药,因此通过干预
由表7可见,两组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肝功能损 IL-6表达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 。疼痛是影响肝癌晚期
[17]
伤、发热、乏力、手足反应、食欲减退、皮肤过敏为主,观 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单纯的肿瘤压迫理论并不
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次为 39,对照组总发生例次为 能解释疼痛的全部原因。IL-6 可促使 PGE2、COX-2 等
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疼痛介质分泌,从而降低患者痛阈,引起疼痛感;IL-6等
计学意义(P<0.05)。 促炎性因子还可损伤毛细血管,促进炎性渗出,引起水
表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次(%%)] 肿,从而加重疼痛 。COX-2 是一种与 PGE2 呈正相关
[18]
组别 恶心呕吐 肝功能损伤 发热 乏力 手足反应 食欲减退 皮肤过敏 总发生情况 的酶类,也是PGE2合成的主要成分之一,二者均在发生
对照组 6(10.71) 6(10.71) 6(10.71)13(23.21) 7(12.50) 13(23.21) 5(8.93) 56(100)
观察组 5(8.93) 3(5.36) 4(7.14) 9(16.07) 5(8.93) 10(17.86) 3(5.36) 39(69.64) a 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时表达升高,进一步促使细胞损
[19]
a:与对照组比较,P<0.05 伤,促进肿瘤的进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
3 讨论 组患者血清中 IL-6、PGE2、COX-2 显著低于对照组,表
大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错失手 明加用如意金黄散后,可减轻肝癌患者的炎症反应及
术时机,治疗难度增加,ICIs 主要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 疼痛。
的肝癌患者,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免疫逃逸是 MMP-9在肿瘤细胞浸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通
恶性肿瘤的发病基础,肿瘤免疫主要由 T 淋巴细胞介 过降解基质成分,导致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加,进而导致
导。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有多种途径,包括肿瘤抗原 骨髓基质细胞黏附缺陷,使大量幼稚细胞侵入外周,为
[20]
递呈无效、免疫抑制细胞聚集、免疫抑制因子释放以及 恶性肿瘤转移提供条件 。肝癌细胞的增殖需要充足
[12]
免 疫 检 查 点 失 调 等 。 ICIs 是 人 类 免 疫 球 蛋 白 G4 的血供,VEGF可促使肿瘤组织的毛细血管新生,加速血
(IgG4)的单克隆抗体,其能阻碍程序性死亡蛋白-1与程 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多途径
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结合,有助于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 参与血管生成。因此,抑制VEGF表达从而抑制肝癌进
[21]
功能,切断癌细胞免疫逃逸通路,增强 T 淋巴细胞毒性 展,是多种药物研究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肝癌组
识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 织中 VEGF mRNA 阳性率高于健康组织,因此抑制
[13]
[22]
治疗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但对于肝癌晚期患者而言, VEGF mRNA的表达有助于抑制肿瘤的生长 。本研究
[14]
单纯免疫治疗的远期疗效有限 。 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MMP-9、VEGF 水平均显著低
肝癌可归属于中医“积聚”“伏梁”“癥瘕”等疾病范 于对照组,提示如意金黄散外用有助于干扰肿瘤侵袭转
畴,中医认为,肝癌发病与外感湿热、饮食不洁、情志失 移、抑制肿瘤血管新生。
调相关。本病病位在肝,因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故 KPS 评分在临床上用于评估患者活动状态,满分
肝胆湿热是本病的常见证型。其中,湿邪可影响气机, 100 分为体力活动正常,分数越低代表活力越差。治疗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2 · 1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