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中国药房》2023年9期
P. 83
表3 血清内源性差异代谢物鉴定结果
复方枣仁颗
相对分子 保留时 模型组 vs.
编号 代谢物(英文名) HMDB ID 分子式 加和离子 碎片信息(m/z) 粒高剂量组
量(m/z) 间/min 空白组
vs.模型组
1 正缬氨酸(norvaline) HMDB13716 C 5H 11NO 2 [M+H] + 118.064 2 0.982 - ↑ ↑
2 L-高丝氨酸(L-homoserine) HMDB00719 C 4H 9NO 3 [M+H] + 121.070 0 4.671 77.039 7、60.852 8、59.894 9 ↑ ↓
3 3-甲基组胺(3-methylhistamine) HMDB01861 C 6H 11N 3 [M+NH 4] + 126.103 0 0.773 109.077 0、101.145 6、93.042 6、80.047 0、65.038 5、53.000 7 ↑ ↓
4 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 HMDB00682 C 8H 7NO 4S [M-H] - 212.004 6 1.320 146.024 1、139.121 0、104.052 1、102.031 7、65.038 8、63.958 0、61.992 7、 ↑ ↓
53.036 9
5 甲硫氨酸(methionine) HMDB00696 C 5H 11NO 2S [M+H] + 150.057 8 7.070 150.075 4、133.032 4、128.983 9、119.036 0、109.054 3、102.055 7、92.023 5、 ↑ ↓
82.038 3、70.994 7、53.041 4
6 苯基丙氨酸(phenylalanine) HMDB00159 C 9H 11NO 2 [M-H] - 164.072 4 3.265 150.789 4、147.046 1、119.053 8、101.046 6、91.056 8、77.041 3、72.005 7 ↑ ↓
7 苯乙酰甘氨酸(phenylacetylglycine) HMDB00821 C 10H 11NO 3 [M+H] + 194.081 3 2.791 146.059 8、120.080 6、90.774 3、76.032 6、61.005 8、51.022 2 ↑ ↓
8 吲哚乳酸(indolelactic acid) HMDB00671 C 11H 11NO 3 [M-H] - 204.065 7 2.154 186.051 0、158.060 8、140.049 7、130.066 5、128.049 5、114.093 9、72.991 1 ↓ ↑
9 N-乙酰-L-苯丙氨酸(N-acetyl-L-phenylalanine) HMDB00512 C 11H 13NO 3 [M+H] + 208.097 0 3.979 193.165 7、170.094 5、162.094 6、149.057 3、137.113 9、131.047 5、117.056 3、 ↑ ↓
102.043 0、90.038 2、83.420 8、77.037 3、73.029 5、65.038 3、50.014 7
10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HMDB15128 C 9H 7N 7O 2S [M+H] + 278.045 5 10.727 - ↑ ↓
11 苯氮酮(phenazone) HMDB15503 C 11H 12N 2O [M+H] + 189.102 2 4.712 167.472 8、142.062 2、122.057 8、114.700 0、103.054 7、89.041 1、89.034 4、 ↑ ↓
77.040 7、63.026 6、53.039 3
12 3-羟基戊酸(3-hydroxyvaleric acid) HMDB00531 C 5H 10O 3 [M-H] - 117.056 0 1.897 71.049 9 ↑ ↓
13 牛磺酸(taurine) HMDB00251 C 2H 7NO 3S [M-H] - 124.007 5 7.341 124.005 6、79.956 3 ↑ ↓
14 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 HMDB00159 C 9H 11NO 2 [M-H] - 164.071 7 1.398 147.046 1、119.053 8、101.046 6、91.056 8、77.041 3、72.005 7 ↑ ↓
15 3-苯基乳酸(3-phenyllactic acid) HMDB00779 C 9H 10O 3 [M-H] - 165.055 5 1.941 147.045 1、117.033 3、101.040 1、96.958 6、91.056 1、77.036 9、72.993 3、 ↑ ↓
65.043 6
16 D-(-)-3-磷酸甘油酸[D-(-)-3-phosphoglyceric acid] HMDB00807 C 3H 7O 7P [M-C 6H 10O 4-H] - 184.984 6 13.084 - ↑ ↑
17 N-乙酰胞壁酸酯(N-acetylmuramate) HMDB60493 C 11H 19NO 8 [M-H] - 292.004 4 3.692 211.990 8、184.020 6、152.005 7、148.037 3、219.281 0、132.046 1、124.006 4、 ↑ ↓
106.980 2、105.034 3、79.956 9、64.979 1
18 12-HEPE HMDB10202 C 20H 30O 3 [M-H] - 317.212 2 12.114 299.214 3、255.214 1、219.847 6、208.115 5、203.830 7、179.106 9、135.116 1、 ↑ ↓
69.033 9、59.010 9
↑:上升;↓:下降;-:无信息
由表 3 可知,失眠小鼠血清中正缬氨酸等 17 个差 4 讨论
异代谢物的含量显著上调,吲哚乳酸的含量显著下调; 发生失眠的影响因素较多,故对于失眠的治疗方法
经过复方枣仁颗粒干预后,失眠小鼠血清中 L-高丝氨 也各有不同。艾司唑仑片作为苯二氮 类临床常用化
[9]
酸、吲哚乳酸等 16 个差异代谢物含量显著回调。 学药物,治疗失眠的效果良好 。而舒眠胶囊同样是临
床常用的治疗失眠的中成药之一 。本研究通过建立
[10]
将这 18 个差异代谢物输入 MetaboAnalyst 5.0 数据
失眠小鼠模型,选用2种不同类型的阳性对照药物作为
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以 impact>0.1 作为筛选条件,共
对照,可更加全面地评估受试药物复方枣仁颗粒改善失
得到 4 条重要通路,分别为 L-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
眠的药效作用。
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L-苯丙氨酸代谢,
本研究在小鼠旷场实验中发现,模型组小鼠总行进
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结果见图4。 距离、中央区域进入次数、中央区域移动距离均显著减
少,总静息时间比例显著升高,表明造模后失眠小鼠呈
2.5
现兴趣缺乏、探索欲望降低等抑郁样特征。这说明长期
失眠会使抑郁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失眠会进一步诱发抑
( P ) L-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
-log 10 2.0 郁症出现。经复方枣仁颗粒治疗后,可不同程度地改善
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 模型小鼠的上述症状。但在行为学实验中,复方枣仁颗
L-苯丙氨酸代谢
粒高剂量组小鼠较模型组小鼠的行为学特征无显著变
1.5
化,表明其为非线性量-效关系。笔者推测这是由于中
药成分复杂,产生了拮抗作用,或是由于助眠效果起效
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
导致小鼠探索欲望降低,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验证。而
0 0.1 0.2 0.3 0.4 0.5
通路影响因子 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实验则证明,经复方枣仁颗粒给药
图4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后确实可以延长失眠模型小鼠的睡眠时长。且小鼠下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9 · 1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