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中国药房》2023年9期
P. 81
[7]
为觉醒 。记录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长,其中腹腔注射 2.3 统计学方法
结束至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为睡眠潜伏期(s),翻正反射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以x±s
消失至恢复时间为睡眠时长(min)。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
2.1.4 小鼠生物样本收集、处理及下丘脑病理形态学观 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察 末次给药的前 1 d,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末次给 3 结果
药结束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60 mg/kg)麻 3.1 复方枣仁颗粒改善失眠的药效学研究结果
醉,眼球取血,室温静置1 h,然后在4 ℃下以3 500 r/min 3.1.1 小鼠旷场实验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
离心 15 min,收集血清,置于-80 ℃冰箱中冻存。于冰 总行进距离、中央区域进入次数、中央区域移动距离显
上快速分离小鼠大脑及下丘脑组织,经 4% 多聚甲醛固 著减少(P<0.05),总静息时间比例显著升高(P<0.05)。
定、包埋、切片(4 μm)、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在光 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枣仁颗粒低、中剂量组小鼠总行进
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下丘脑病理损伤并采集图像。 距离显著增加(P<0.05),阳性对照组1和复方枣仁颗粒
2.2 复方枣仁颗粒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低、中剂量组小鼠总静息时间比例显著降低(P<0.05)。
2.2.1 血清样本处理 取冻存的血清200 µL,加入预冷
结果见表1。
的乙腈600 µL,涡旋1 min后在4 ℃下以12 000 r/min离
表1 各组小鼠的旷场实验测试结果(x±s,n=7)
心15 min,取上清液,氮吹至干。加入100 µL乙腈复溶,
涡旋 1 min 后继续在 4 ℃下以 12 000 r/min 离心 15 min, 组别 总行进距离/mm 总静息时间比例/% 中央区域进入 中央区域移
次数/次
动距离/mm
取上清液进行分析。从每份上清液样品中各取 20 µL, 空白组 28 387.28±3 687.27 22.41±7.03 6.00±2.24 1 202.56±390.31
混合后作为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样本,用以评 模型组 14 747.87±4 629.34 a 44.26±9.94 a 2.71±1.38 a 523.87±321.26 a
阳性对照组1 20 900.59±10 856.35 29.04±14.68 b 4.86±5.87 851.71±994.32
估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阳性对照组2 18 596.95±8 945.55 40.05±14.11 2.29±3.20 428.63±572.59
2.2.2 色谱与质谱条件 色谱条件:采用 ACQUITY 复方枣仁颗粒低剂量组 24 352.29±6 537.79 b 27.31±11.32 b 4.86±3.29 856.07±646.63
®
UPLC HSS T3 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 复方枣仁颗粒中剂量组 21 955.75±5 482.74 b 32.19±6.77 b 4.57±3.36 882.15±804.89
0.05%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 复方枣仁颗粒高剂量组 19 715.83±5 370.75 35.03±10.14 2.71±1.80 679.04±534.54
a:与空白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
1 min,2%B;1~3 min,2%B→50%B;3~14 min,50%B→
60%B;14~18 min,60%B→90%B;18~19 min,90%B→ 3.1.2 小鼠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实验结果 与空白组
100%B;19~20 min,100%B→2%B;20~22 min,2%B); 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
柱温为40 ℃;流速为0.3 mL/min;进样体积为2 μL。 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长显著缩短(P<0.05)。与
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 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均不同程度缩
模式下进行检测;离子化温度为550.0 ℃;雾化气压力为 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 1、2 和
55 psi;辅助加热气压力为 55 psi;气帘气压力为 30 psi; 复方枣仁颗粒高剂量组小鼠睡眠时长显著延长(P<
一级质谱采集范围为质荷比(m/z)50~1 500;去簇电压 0.05)。结果见表2。
为 60 V/-60 V;碰撞能量为 45 eV/-45 eV。采用信息 表2 各组小鼠的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实验结果(x±s,
依赖性扫描模式采集二级质谱,采集范围为 m/z 50~ n=7)
1 500;去簇电压为 60 V;碰撞能量为 45 eV。采用美国 组别 睡眠潜伏期/s 睡眠时长/min
AB SCIEX公司的调谐液传递系统对化合物的相对分子 空白组 205.57±23.56 98.57±11.79
量准确度进行自动校准。 模型组 219.29±25.34 67.86±19.13 a
阳性对照组1 193.57±21.12 167.00±48.93 b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采集所得的代谢组学质谱 阳性对照组2 193.00±31.46 143.71±43.48 b
原始数据通过 Analysis Base File Converter 软件转化为 复方枣仁颗粒低剂量组 198.57±15.73 94.57±34.33
abf 格式的文件,然后通过 MS-DAIL 3.9 软件及 SEERF 复方枣仁颗粒中剂量组 188.29±45.39 99.14±38.34
复方枣仁颗粒高剂量组 201.57±10.42 121.29±26.98 b
平台(https://slfan2013.github.io/SERRF-online/)进行色
a:与空白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
谱峰对齐及归一化预处理;再将数据导入SIMCA-P 14.1
软 件 进 行 主 成 分 分 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3.1.3 小鼠下丘脑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空白组比
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较,模型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受损且空泡化严重,表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根据变量 明模型组小鼠下丘脑组织出现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
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 给药组小鼠下丘脑组织神经细胞均不同程度恢复,其中
[8]
且 P<0.05 筛选差异代谢物 。然后结合人类代谢组数 阳性对照组2和复方枣仁颗粒高剂量组小鼠下丘脑组织
据库(HMDB,https://hmdb.ca),最终确证潜在的生物标 细胞与空白组较为接近。结果见图1。
志物。将已鉴定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利用 MetaboAna‐ 3.2 复方枣仁颗粒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结果
lyst 5.0数据库,以impact>0.1作为筛选条件进行相关代 3.2.1 PCA结果 PCA结果表明,QC样本在正、负离子
谢通路分析。 模式下均聚集良好,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9 · 1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