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中国药房》2023年6期
P. 102

表2 患者基本情况                            为负荷剂量。4 例患者联合了其他给药途径(如雾化吸
           项目         参数             病例数          构成比/%       入、鞘内注射)。结果见表5。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的时
           年龄         18~39岁          13           12.9       间为 3~40 d,平均(10.9±6.9)d;其中疗程<7 d 的患者
                      40~59岁          21           20.8       有 30 例(29.7%),7~14 d 的有 52 例(51.5%),>14 d 的
                      60~79岁          46           45.5
                      ≥80岁            21           20.8       有19例(18.8%)。
           性别         男性              63           62.4               表5 患者多黏菌素B用药方案分布
                      女性              38           37.6
           住院时间       ≤14 d            7           6.9        给药方案                                病例数   构成比/%
                      15~28 d         29           28.7       首剂100万单位;维持50万单位,q12 h,静脉滴注          48    47.5
                      29~56 d         31           30.7       50万单位,q12 h,静脉滴注                     43    42.6
                                                              首剂150万单位;维持50万单位,q12 h,静脉滴注           4     4.0
                      ≥57 d           34           33.7
           住院科室       呼吸内科            49           48.5       50万单位,q12 h,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50万单位/d,分3次     3     3.0
                      血液内科            28           27.7       50万单位,q12 h,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2.5万单位,qd       1     1.0
                                                              首剂100万单位+50万单位,q12 h,静脉滴注,3 d+100万单位,q12 h,静脉滴注,3 d  1  1.0
                      神经外科            10           9.9
                      急诊医学科           10           9.9        50万单位,q12 h,雾化吸入                      1     1.0
                      普外科              3           3.0        2.2.4  联 用 抗 革 兰 氏 阴 性 菌 药 物 情 况  24 例 患 者
                      骨外科              1           1.0       (23.8%)单独应用多黏菌素 B 进行抗革兰氏阴性菌治
          2.2 多黏菌素B使用情况及合理性评价                                 疗;77 例患者(76.2%)联用其他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治
          2.2.1 患者感染类型及送检标本分布情况 使用多黏                          疗,其中61例(60.4%)联用1种,14例(13.9%)联用2种。
          菌素B治疗的患者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占比为62.4%;                         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为替加环素(29例,28.7%),其次为
          55.6% 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标本类型≥2                          碳青霉烯类(17例,16.8%)。结果见表6。
          种,可靠性较高。结果见表3。                                            表6 患者联用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情况
                  表3 患者感染类型及检出标本分布                            联用情况             联用药物种类            病例数    构成比/%
           感染类型        检出病原菌标本             病例数      构成比/%     未联合用药                               24     23.8
           呼吸系统感染      痰/气管镜痰/肺泡灌洗液中的1项     28       27.7     二联用药    替加环素                        29     28.7
                       痰/气管镜痰/肺泡灌洗液中的2项     25       24.8             碳青霉烯类                       17     16.8
                       痰/气管镜痰/肺泡灌洗液全部       10       9.9              喹诺酮类                        6      5.9
           血流感染        血                    8        7.9              氨基糖苷类                       2      2.0
           泌尿系统感染      尿液/尿道分泌物             5        5.0              β-内酰胺类                      7      6.9
           腹腔感染        伤口分泌物+腹腔引流液          3        3.0      三联用药    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  10   9.9
           皮肤软组织感染     皮肤拭子/伤口分泌物           2        2.0              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           3      3.0
           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                  1        1.0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1      1.0
           肠道感染        粪便                   1        1.0      四联用药    替加环素+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       2      2.0
           骨科术后切口感染    血+穿刺液                1        1.0      2.2.5 用药合理性评价 多黏菌素 B 应用不合理现象
           泌尿系统+呼吸道感染  尿/尿道管+痰              2        2.0
           呼吸系统+血流感染   血+咽拭子                4        4.0      主要为用药疗程过短(29.7%)、未联合用药(23.8%)和用
           呼吸系统+腹腔感染   血+痰+腹腔引流液            1        1.0      于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革兰氏阴性菌(17.8%)。结果
           未检出         无                    10       9.9      见表7。
          2.2.2 病原菌检出情况 101例患者全部接受了病原学                                    表7 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
          检查,送检率为100%。对检出目标治疗菌进行统计,其                          不合理类型              具体原因          病例数   不合理发生率/%
          中CRAB的检出率最高,为40.6%;70.3%的患者检出了                      用药疗程不当     用药时间过短                 30      29.7
          CRO,17.8% 的患者检出了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革兰氏                        联合用药       未联合用药                  24      23.8
                                                              用药无指征      用于对碳青霉烯敏感的革兰氏阴性菌       18      17.8
          阴性菌。结果见表4。
                                                              2.3 疗效
                 表4 患者检出病原菌的种类及构成比
                                                                  经多黏菌素 B 治疗痊愈的患者有 29 例(28.7%),显
           检出病原菌                         病例数      构成比/%
           CRAB                           41        40.6      效的有21例(20.8%),进步的有9例(8.9%),无效的有42
           CRPA                           13        12.9      例(41.6%),有效率为49.5%。
           CRE                            12        11.9      2.4 不良反应
           CRAB/CRPA/CRE中的任2种              5        5.0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  18        17.8          在使用多黏菌素 B 治疗期间,有 16 例患者(15.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2        2.0       的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71 例(70.3%)的血肌酐水平变
           未检出                            10        9.9       化不明显,14 例(13.9%)未在治疗过程中全程记录血肌
          2.2.3 给药剂量、途径和疗程 100例患者(99.0%)采用                    酐水平变化情况。16 例患者(15.8%)出现 AKI,其中 8
          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99 例患者(98.0%)持续静脉滴注                       例患者停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另7例患者出院后未检
          的剂量为 50 万单位,q12 h;53 例患者(52.5%)的首剂量                 测血肌酐水平,1例患者为既往肾功能不全。


          · 73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6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6期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