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中国药房》2022年19期
P. 97
表2 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 a
析结果 45
40
因素 P OR 95%CI
年龄 0.016 1.232 1.039~1.460 35
体质量 0.592 0.971 0.873~1.080 ( mg/L ) 30 非颅脑损伤组
行CRRT治疗 0.081 0.008 0.000~1.810 颅脑损伤组
负平衡量 0.037 0.998 0.996~1.000 25
肌酐 0.194 1.019 0.990~1.048 稳态血药谷浓度/ 20
肌酐清除率 0.252 1.031 0.979~1.086 15
颅脑损伤 0.019 0.009 0.000~0.453
10
呼吸衰竭 0.306 18.820 0.068~5 215.090
MODS 0.497 6.443 0.030~1 393.633 5
感染性休克 0.182 0.016 0.000~7.001 0
颅脑损伤组 非颅脑损伤组
1.0
a:与非颅脑损伤组比较,P<0.001
图2 颅脑损伤组与非颅脑损伤组患者美罗培南稳态血
0.8
药谷浓度分布
0.6 年龄
灵敏度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不
0.4 达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体质量、是否行CRRT治疗、
负平衡量、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颅脑损伤、呼吸衰竭、
0.2 MODS、感染性休克。美罗培南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排
出,负平衡量大时美罗培南清除增加,从而导致稳态血
0 药谷浓度下降。美罗培南在肾功能正常患者中的半衰
0 0.2 0.4 0.6 0.8 1.0
1-特异度 期约为1 h,而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半衰期增加至6 h。
A.年龄 [14]
研究证明,美罗培南可通过血液透析清除 。肾功
1.0
能与美罗培南剂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当患者肌酐清除
2
率<70 mL/(min·1.73 m)或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时,采用
0.8
[15]
美罗培南常规给药方案就具有较高的PK/PD达标率 。
0.6 有研究显示,β-内酰胺类药物浓度不达标的危险因素为
灵敏度 负平衡量 性别(男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90 mL/(min·1.73 m)
2
[16]
0.4 和高体质量指数 ,行 CRRT 治疗显著增加了浓度达标
的可能性,与本文筛选的相关因素类似。肾功能不全、
0.2
行 CRRT 治疗及肾功能亢进的患者由于肾功能动态变
化,且CRRT不同参数和模式对药物清除的影响不同,宜
0
0 0.2 0.4 0.6 0.8 1.0 监测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
1-特异度
B.负平衡量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负平衡量
图 1 年龄和负平衡量的 ROC 曲线及预测价值评估 和颅脑损伤是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独立
危险因素。年龄和负平衡量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
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的美罗培南稳态血药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年龄较低(<58岁)及负平衡量较大
谷浓度分布见图2。
(>520.5 mL/24 h)的患者,宜增加给药剂量或频次以提
3 讨论
高稳态血药谷浓度达标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颅脑损
美罗培南的杀菌特性呈时间依赖性,其 PK/PD 靶
伤患者的肌酐清除率高于非颅脑损伤患者,而美罗培南
标%fT>MIC应在50%~75%范围内,而专家共识推荐
稳态血药谷浓度则显著低于非颅脑损伤患者,这提示颅
100%fT>MIC甚至100%fT>(4~5)×MIC的PK/PD靶
脑损伤的患者更容易由于肌酐清除率较高而出现美罗
[2]
标更适用于重症感染患者 。美罗培南蛋白结合率为 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情况。有研究表明,颅脑
[9]
2% ,其稳态血药谷浓度基本等同于游离药物浓度,本 损伤患者常出现肾功能亢进,导致以原型经肾脏排泄的
研究以100%fT>MIC作为药效学靶标。在初始治疗无 药物(如万古霉素)的有效治疗浓度不足 [17―18] 。但目前
法获得分离菌株的MIC时,根据国内外专家共识和指南 笔者查阅文献尚未见美罗培南在颅脑损伤与非颅脑损
推荐,美罗培南的流行病学 MIC 折点为 2 mg/L,本研究 伤患者中的血药浓度差异的研究。导致本研究结果的
将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2 mg/L视为达标。 原 因 可 能 为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多 数 存 在 肾 脏 清 除 增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9 ·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