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中国药房》2022年19期
P. 81
纳入 2 684 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发放问卷 表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布及用药
2 684份,回收有效问卷2 606份,有效回收率为97.10%。 依从性单因素分析(n=2 606)
2 606例患者中男性1 186例,女性1 420例,男女比例为 因素 组别 总例数(构成 用药依从患者例 χ 2 P
比/%) 数(率/%)
0.84∶1;患者平均年龄(56.32±12.52)岁,主要分布在
性别 男 1 186(45.51) 826(69.65) 2.358 0.125
41~70岁年龄段(66.88%);仅14.01%(365例)的患者有 女 1 420(54.49) 949(66.83)
年龄 ≤40岁 345(13.24) 278(80.58) 182.359 <0.001
家族史;超过一半的患者居住在农村地区(59.59%);
41~50岁 467(17.92) 386(82.66)
60.90% 的患者已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较多 51~60岁 724(27.78) 521(71.96)
(74.33%);患者病程普遍超过10年(86.68%);费用类型 61~70岁 552(21.18) 342(61.96)
≥71岁 518(19.88) 248(47.88)
以医保为主(89.98%)。 家族史 有 365(14.01) 272(74.52) 8.026 0.005
2.2 用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无 2 241(85.99) 1 503(67.07)
居住地 农村 1 553(59.59) 1 035(66.65) 3.807 0.051
用药依从性评估结果显示,上海市金山区居家严重
城镇 1 053(40.41) 740(70.28)
精神障碍患者整体用药依从性为68.11%(1 775例)。单 婚姻状况 已婚 1 587(60.90) 987(62.19) 99.746 <0.001
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族史、婚姻状况、文化程度、 未婚 632(24.25) 531(84.02)
离婚或丧偶 387(14.85) 257(66.41)
病程、医保类型、参与社会工作情况、住院总次数、精神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994(38.14) 582(58.55) 72.230 <0.001
残疾状况、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缺陷状况、药品类型、联 初中 943(36.19) 680(72.11)
高中 574(22.03) 444(77.35)
合用药情况均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
大专及以上 95(3.64) 69(72.63)
意义(P<0.05);患者性别、居住地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影 病程 ≤10年 347(13.32) 282(81.27) 63.948 <0.001
11~20年 1 656(63.54) 1 039(62.74)
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1年 603(23.14) 454(75.29)
2.3 用药依从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费用类型 自费 261(10.02) 202(77.39) 11.507 <0.001
以用药依从性为因变量(用药不依从=0,用药依 医保 2 345(89.98) 1 573(67.08)
参与社会工作情况 参与 623(23.91) 330(52.97)
从=1),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 不参与 1 983(76.09) 1 445(72.87) 86.434 <0.001
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文 住院总次数 0次 1 402(53.80) 791(56.42) 212.547 <0.001
1~4次 1 001(38.41) 790(78.92)
化程度、病程、精神残疾状况、联合用药情况对患者用药
≥5次 203(7.79) 194(95.57)
依从性无影响(P>0.05);51~60岁、未婚、离婚或丧偶、 精神残疾状况 是 1 337(51.30) 1 115(83.40) 295.228 <0.001
社会功能部分缺陷、社会功能无缺陷、使用第3代抗精神 否 1 269(48.70) 660(52.01)
精神症状 良好 2 056(78.89) 1 432(69.65) 10.606 <0.001
病药品是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促进因素(P<0.05);费用 一般 550(21.11) 343(62.36)
类型为医保、不参与社会工作、住院总次数1~4次、住院 社会功能缺陷状况 严重缺陷 372(14.28) 327(87.90) 122.439 <0.001
部分缺陷 1 553(59.59) 1 074(69.16)
总次数≥5次、精神症状一般、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品是 无缺陷 681(26.13) 374(54.92)
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阻碍因素(P<0.05)。结果见表3。 药品类型 第1代抗精神病药品 1 183(45.40) 391(33.05) 1 226.14 <0.001
第2代抗精神病药品 997(38.26) 970(97.29)
2.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第3代抗精神病药品 426(16.34) 414(97.18)
上海市金山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药物不良反 联合用药情况 单联用药 1 922(73.75) 1 189(61.86) 136.989 <0.001
应共上报27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9%。不良反应 双联用药 475(18.23) 394(82.95)
多联用药 209(8.02) 192(91.87)
的发生主要以第2代抗精神病药品为主,相应不良反应
事件包括催乳素增高、便秘、锥体外系反应等,无新的、 患者单联用药,大部分患者病程超过10年,属于长期服
严重的不良反应上报。结果见表4。 药患者,而目前金山区针对该类患者的用药干预鲜有开
3 讨论 展,究其原因与区域特点、药师配备等因素有关。因此,
3.1 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现状分析 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亟需作为长期慢性用药患者给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其用药依从 予相应的药学研究和干预,针对精神障碍这类特殊患者
[10]
性关系到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社会稳定性 。而随 探索切实可行的干预模式,针对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和患
着药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 者常见用药误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已经从传统经典的第 1 代用药变为以第 1 代经典和第 2 3.2 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代非经典药品为主、以第3代抗精神病药品为辅的用药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直接与患者的治
格局 [11―12] 。本次调查发现,金山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 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用药依从性好的严重精神障碍
者超过80%使用第1代、第2代抗精神病药品,73.75%的 患者其疾病控制、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升 [13―14] 。本次调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9 ·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