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中国药房》2022年9期
P. 103
(3)患者用药情况:包括患者检查一次性成功率、患者 2.3 两组患者完成检查及追加用药情况比较
检查时因体动而追加用药(对照组追加丙泊酚、观察组 60 例患者用药后均成功完成睡眠内镜检查。观察
追加艾司氯胺酮)次数。检查一次性成功率(%)=患者 组患者检查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只接受 1 次睡眠内镜检查而未被迫中断检查例数/所有 观察组患者检查时因体动而追加用药的例数显著少于
实施睡眠内镜检查例数×100%。(4)用药后不良事件:记 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4。
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即心动过缓发生 表4 两组患者完成检查及追加用药情况比较(n=30)
次数。 组别 检查一次性成功患者/例(率) 追加用药的患者/例(率)
1.4 统计学分析 0次 1~2次
观察组 24(80.0%) a 24(80.0%) 6(20.0%) a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 对照组 20(66.7%) 20(66.7%) 10(33.3%)
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 a: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非正态分布的 2.4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事件比较
计量资料以 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 两组患者用药后各有 1 例发生心动过缓,静脉注射
2
比较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 检验。 阿托品后均好转。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
检验水准α=0.05。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3 讨论
2.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 药物模拟睡眠状态是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的关
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 T0时点 SpO2、心率、MAP 比 键。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中,丙泊酚为主要镇静剂,其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 T1、T2、 起效快、代谢产物不活跃,但存在检查期间麻醉药物诱
导鼾声与自然睡眠鼾声的差别越大、检查结果越不可靠
T3时点 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 T2、T3时点心率、
的问题 [8-9] ;右美托咪定作为睡眠诱导剂,能使检查过程
MAP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内比较,观察
更接近自然睡眠,内镜检查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但存在
组患者的心率在T1、T2、T3时点较T0时点显著降低,MAP
入睡时间较长的问题 [10-11] ;艾司氯胺酮作为睡眠诱导
在 T2、T3时点较 T1时点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
剂,睡眠诱导不会因肌肉松弛或呼吸驱动抑制而造成气
的 SpO2在 T1、T2、T3 时点较 T0时点显著降低,心率在 T1
道塌陷,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对于应激的抑制效果优
时点较 T0时点显著降低,MAP 在 T2时点较 T0时点显著
于异丙酚,多用于短小检查 。艾司氯胺酮和右美托咪
[3]
升高(P<0.05)。结果见表 2(表中 1 mmHg=133.322
定的配合使用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在满足患者药物诱
kPa)。
导产生近似自然睡眠状态的同时减少药物应用对检查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生命体征比较(x±±s,n=30)
结果的可能影响。因此,笔者选择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
生命体征指标 组别 T0 T1 T2 T3 托咪定对比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作为患者药物诱导
SpO2/% 观察组 96.0±2.2 95.0±5.1 a 94.0±4.8 a 94.0±5.6 a
对照组 96.2±2.1 90.6±4.3 b 89.7±5.6 b 85.9±6.2 b 睡眠内镜检查的麻醉用药,评估艾司氯胺酮的用药效果。
心率/(次/min) 观察组 83±15 73±11 b 77±14 ab 76±13 ab 本研究根据所用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选择 BIS 与
对照组 85±16 75±14 b 83±15 80±13
MAP/mmHg 观察组 82±9 78±8 75±8 ac 73±9 ac OAA/S 评分相结合评价睡眠内镜检查过程中的镇静深
对照组 79±8 80±9 84±10 b 82±9 度。结果显示,BIS与OAA/S评分在不同时点的变化趋
a: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P<0.05;b:与同组T0比较,P<0.05;c:与 势基本一致,这提示2种评价指标均可用于睡眠内镜检
同组T1比较,P<0.05 查的镇静深度评价。
2.2 两组患者BIS、OAA/S评分比较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自然睡眠状态
观察组患者在T1、T2、T3时点BIS显著高于对照组患 下即可出现缺氧 。本研究两组患者镇静用药后 SpO2
[12]
者,在 T1、T2时点 OAA/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均较清醒时逐渐下降,检查过程中共有6例患者发生一
0.05)。结果见表3 。 过性 SpO2<90%,对照组 1 例经面罩给氧后好转,其余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BIS、OAA/S评分比较[x±±s/M 患者均自行恢复,这说明联合用药对上气道肌肉组织未
(Q),n=30] 产生明显的肌肉松弛作用 。
[13]
指标 组别 T0 T1 T2 T3 研究显示,艾司氯胺酮作为上市不久的新药,镇痛
BIS 观察组 96.2±2.1 80.6±4.3 a 69.7±6.6 a 65.9±6.2 a 作用佳,对呼吸和循环影响不大,因此在某些麻醉情景
对照组 95.6±2.4 76.8±6.2 64.7±4.8 61.5±7.6 中具有独特优势,推荐用于短小检查 [4,14] 。本文表2结果
OAA/S评分 观察组 5(0) 4(0) a 2(1) a 1(0)
对照组 5(0) 3(1) 1(0) 1(0) 显示,观察组患者在T1、T2、T3时点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
a: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P<0.05 患者,笔者推断可能是由于相较于丙泊酚,艾司氯胺酮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9 ·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