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中国药房》2022年6期
P. 42
700 2.2 聚类分析
600 15 以 16 批隔山消药材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峰面积为变
500
量,使用 SPSS 26.0 软件,采用瓦尔德连接方法(即离差
400 平方和法),以平方欧氏距离为测度进行聚类分析。结
mAU 300 果显示,当距离为10时,16批隔山消药材可聚为3类,其
200 7
中 S1 为一类,S3 为一类,S2、S4~S16 为一类,表明 S1、
100 13
9 S3 与其余 14 批隔山消药材质量存在差异。结果见
0
图 4。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平方欧氏距离
t/min
0 5 10 15 20 25
A.混合对照品溶液
S7
1 600 S14
1 400 S11
S2
1 200
S4
1 000 S6
800 S10
mAU 600 15 S5
S9
400 S12
200 7 S13
9 13 S16
0
S15
-200 S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S1
t/min S3
B.供试品溶液(编号S7)
图4 16批隔山消药材的聚类分析树状图
700
600 2.3 主成分分析
500 以 16 批隔山消药材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峰面积为变
400 量,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
mAU 300 提 取 5 个 主 成 分 ,其 中 主 成 分 1 的 特 征 值 最 大 ,为
200
16.507,方差贡献率为 59.920%,主要反映 1~4、6~8、
100
11~18、21~28 号峰的信息。主成分 2~5 的特征值分
0
别 为 3.244、2.428、2.009、1.536,方 差 贡 献 率 分 别 为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1.187%、8.374%、6.929%、5.295%,其中主成分 2 反映
t/min
C.空白对照溶液 10、20、29号峰的信息,主成分3反映5号峰的信息,主成
7:丁香酸;9:去酰基萝藦苷元;13:白首乌二苯酮;15:青阳参苷元 分4反映19号峰的信息,主成分5反映9号峰的信息。5
图 3 丁香酸等成分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空 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706%,表明提取的这
白对照溶液的HPLC图 5 个主成分可以反映样品数据中的绝大部分信息,能代
2.1.9 相似度评价 以对照指纹图谱为参照,采用《中 表 16 批隔山消药材样品中 29 个共有峰峰面积,提示隔
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版)》对 16 批隔 山消药材质量受多个成分的影响。结果见表3、表4 。
山消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6批 以 16 批隔山消药材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峰面积为变
隔山消药材的相似度为0.723~0.998,其中仅S1的相似 量,采用SIMCA 14.0软件绘制主成分得分图,详见图5。
度为 0.723,其余均大于 0.950,表明除 S1 外,其余 15 批 由图5可知,16批隔山消药材可分为3类,S1样品位于得
隔山消药材的质量稳定、化学成分差异较小。结果见
分图的左上方,为一类;S3样品位于得分图的最右侧,为
表2。 一类;S2、S4~S16样品位于得分图的中部,为一类。
表2 16批隔山消药材的相似度评价结果 2.4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以 16 批隔山消药材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峰面积为变
S1 0.723 S9 0.994 量,使用 SIMCA 14.0 软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
S2 0.992 S10 0.996
2
2
S3 0.981 S11 0.998 析。结果显示,累计解释能力参数 R X、R Y 分别为
S4 0.988 S12 0.993 0.867、0.975,累计模型预测能力参数Q 为0.552,均大于
2
S5 0.953 S13 0.998 0.5,表明该模型稳定、可靠 。16 批隔山消药材被分为
[18]
S6 0.998 S14 0.997
S7 0.997 S15 0.991 3 类,其中 S1 为一类,S3 为一类,S2、S4~S16 为一类。
S8 0.987 S16 0.991 结果见图6。
·67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6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