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中国药房》2022年3期
P. 87
表 8 诃子生品及不同温度炮制品抗 UC 的 DAI 评分、 不同炮制品干预后,小鼠上述指标水平大部分均有所改
炎症评分和药效综合评分 善,且诃子在260 ℃条件下制得的炮制品药效综合评分最
组别 DAI评分 炎症评分 药效综合评分 高,表明其在改善小鼠体征和各项指标方面效果最优。
空白组 98.08 100.00 99.04 综上所述,诃子不同温度炮制品中化学成分含量变
模型组 0. 0. 0. 化显著,且抗UC效果存在差异,其中在260 ℃条件下制
美沙拉嗪肠溶片组 76.96 85.05 81.01
诃子生品组 67.00 63.61 65.30 得的炮制品效果最优。后续本课题组将深入研究诃子
诃子160 ℃组 64.92 65.28 65.10 抗UC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诃子180 ℃组 76.93 65.85 71.39 参考文献
诃子200 ℃组 66.79 72.46 69.63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诃子220 ℃组 83.32 66.59 74.95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94-195.
诃子240 ℃组 70.74 74.00 72.37
诃子260 ℃组 82.50 83.45 82.97 [ 2 ] 苗明三,孙玉信,王晓田.中药大辞典[M].太原:山西科学
诃子280 ℃组 76.98 80.15 78.57 技术出版社,2017:480.
诃子300 ℃组 61.90 76.24 69.07 [ 3 ] 李越峰.中药炮制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3 讨论 2016:285.
[ 4 ] 周天羽.溃疡性结肠炎(久痢)的认知与探索[M].沈阳:辽
诃子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有炒法、麸煨法、砂烫法。
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
炒法与麸煨法一般控制温度在 130~150 ℃,若温度过 [ 5 ] 孙中美,胡立明,毛堂友,等.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进
高辅料将发生碳化;砂烫法一般控制温度在 150~
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1):171-175.
200 ℃,由于河砂性质稳定,根据需要可以加热至更高温 [ 6 ] 麦尔哈巴·米吉提,王佳佳,迟莉,等.中医药治疗溃疡性
度,甚至可达 300 ℃。诃子古法炮制常用“面裹煻灰中 结肠炎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3):669-671.
[16]
煨之,令面黄熟去核”“湿纸裹煨,纸干即剥去核”等 , [ 7 ] 李盈,王振宜,韩昌鹏,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溃疡性结肠炎
其操作是用面或湿纸裹住诃子后置于煻灰中煨制。单 口服方药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11):1166-1169.
炒法虽然能以武火达到200 ℃,但由于诃子为果实类药 [ 8 ] 董鹏,薛洪利.诃子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机制实验研
材,形状为类圆形,高温单炒容易受热不均出现焦斑;砂 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41-44.
烫法可通过河砂包埋传递热量,使果实受热均匀,这与 [ 9 ] 杨雁.诃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西藏科技,2016(9):34-39.
古代“煻灰火煨”的炮制方法最为接近。
本研究结果显示,诃子炮制过程中诃黎勒酸含量随 [10] 李晗,张广平,陈腾飞,等.蒙药诃子配伍草乌的减毒增效
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诃子酸含量亦随温度的升高 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1,16(24):3701-3707.
[11] 温聪聪,鞠成国,张强,等.麸煨诃子不同部位抗溃疡性结
而降低,且当温度超过240 ℃时显著降低,在280 ℃时则 肠炎的谱效关系[J].中成药,2019,41(8):1910-1914.
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含量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再降低 [12] 张强,杜春洁,胡佳惠,等.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
的趋势,当温度达到200 ℃后其含量约增加为原有含量 讨诃子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J].现代中
的 3 倍,并且在 200~260 ℃之间时含量变化不大,当温 药研究与实践,2020,34(5):34-38.
度高于280 ℃后含量显著降低;鞣花酸含量随温度升高 [13] 吴甜甜,刘雪珂,刘馥春,等.左金丸对 DSS 诱导的溃疡
持续增高,且当温度到达 240 ℃以后含量保持稳定,但 性结肠炎小鼠免疫记忆性T细胞水平的调节作用[J].中
当温度到达 280 ℃时,由于碳化严重,含量开始降低。 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0,31(10):1158-1164.
[14] 何育佩,杜正彩,侯小涛,等.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
由此可见,温度的变化对诃子化学成分具有重要影响。
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2):
目前,UC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失
423-433.
衡被认为是诱发UC的重要因素,可介导结肠黏膜的病理 [15] 王巍,张强,杜春洁,等.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诃子
性损伤 [17-18] 。如TNF-α、IL-10可通过激活局部黏膜相关 对溃疡性结肠炎“肺肠同治”的谱效关系[J].中成药,
免疫组织,使肠道免疫和耐受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微生 2021,43(9):2590-2596.
物免疫调控失常,最终导致肠道产生慢性炎症 。SOD与 [16] 盛书贵,蒋纪洋,孙龙宇. 诃子古今炮制研究初探[J].时
[17]
MDA为氧化应激指标,SOD可以清除自由基以减少自由 珍国医国药,1998,9(6):556-557.
基反应;而MDA为机体内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产物,具有 [17] 贾雪寒,郭元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免疫因素的研究
[12]
细胞毒性 。SOD水平降低或MDA水平升高会激活体 进展[J].系统医学,2018,3(7):180-182.
内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使肠黏膜受损,导致肠道腺体上皮 [18] 解春静,庄彦华,栾雨茏.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免疫
炎症损伤加重 。IL-1和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是公认 因素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29
[19]
能介导UC发病的细胞因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 (8):889-892.
[18]
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血清中 SOD、IL-10水平均 [19] 冯玉龙,夏俊博.康复新液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及对超敏 C 反应蛋白、丙二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
显著降低(P<0.01),MDA、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
响[J].天津药学,2020,32(3):25-27.
(P<0.05或P<0.01),粪便隐血检测为阳性,且结直肠组 (收稿日期:2021-09-09 修回日期:2021-12-27)
织损伤严重,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经诃子生品及其 (编辑:唐晓莲)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3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3 ·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