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中国药房》2022年3期
P. 90

形态观察。结果显示,SSD 中未读取到粒径分布数据,                          为 1.23%,n=6)、101.39%~105.85%(RSD 为 2.15%,
        可能是形成的 SAN 较少(图 1a);GSD 中存在粒径为                      n=6)、97.53% ~104.23%(RSD 为 3.32% ,n=6)、
        (213±28)nm、PDI为0.41±0.18的棒状或梭形SAN(图                 100.18%~105.62%(RSD为2.65%,n=6)。
        1b);MSSGD中存在粒径为(242±20)nm、PDI为0.42±                 2.2.2  体外释放实验         采用透析袋法考察 SGD-SAN
        0.04 的棒状或梭形 SAN,形态与 GSD 中 SAN 一致(图                  对甘草中主要成分体外释放的影响。分别取“2.1”项下
        1c);SGD 中存在粒径为(255±12)nm、PDI 为 0.36±                GSD、MSSGD 和 SGD 各 3 mL,分别置于截留分子量为
        0.09的不规则球形SAN(图1d)。                                 8 000~14 000 Da的透析袋中,两端扎紧后,放入释放介
                                                            质[200 mL pH1.2 的 HCl 溶液或 200 mL pH6.8 的磷酸盐
         a                        b
                                                            缓冲液(PBS)]中,在 37 ℃下以 100 r/min 进行搅拌。分
                                                            别于搅拌 5、15、30 min 和 1、2、4、6、8、10、12、24 h 时,取
                                                            释放溶液1 mL,同时补充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释放介
                                                            质。将释放溶液经0.45 µ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然
                                                            后采用HPLC法进样分析,计算各成分的累积释放量并
         c                        d
                                                            绘制释放曲线。甘草中7种主要成分在pH1.2 HCl溶液
                                                            和pH6.8 PBS中的体外释放曲线分别见图2、图3。
                                                                由图2可知,在pH1.2 HCl溶液中,甘草与芍药配伍
                                                            后对甘草中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苷和异甘
                                                            草苷的体外释放均没有明显影响,而对甘草素、异甘草
            a:SSD;b:GSD;c:MSSGD;d:SGD                       素和甘草酸的体外释放影响较大。甘草素在 GSD 中的
                   图1   4种水煎液的透射电镜图
                                                            24 h 累积释放量仅为 25.85%,但在 MSSGD 中能达到
        2.2  SGD-SAN形成对甘草中主要成分体外释放的影响                       80.52%,在 SGD 中能达到 100%;异甘草素在 GSD 中的
        2.2.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采用 HPLC 法进行含量           24 h累积释放量为0,而在MSSGD中为14.55%,在SGD
        测定,色谱条件及溶液制备方法参考文献[16]。参照                           中为 20.98%;甘草酸在 GSD 中的 24 h 累积释放量为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及                        6.74%,而在MSSGD中为11.06%,在SGD中为16.83%。
        文献[16]进行方法学考察。专属性试验结果显示,供试                          以上结果说明,当甘草与芍药配伍后,能显著增加甘草
        品溶液与混合对照品溶液在相同保留时间处有相同色                             难溶性成分(如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酸)在pH1.2 HCl
        谱峰出现,各待测成分色谱峰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                            溶液中的溶解度,加速药物的释放,且两药合煎的效果
        大于1.5,且阴性对照溶液对测定无干扰,表明本方法的                          优于单煎液混合;但对于溶解性较好的成分(如芹糖甘
        专属性较好(图略)。以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                          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与芍药配伍后对其体外释放
        (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后,得到芹糖甘草苷、甘草                           影响不大。
        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                              由图 3 可知,在 pH6.8 PBS 中,甘草中 7 种成分的
                                             2
        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14 495X-4 719.2(R =1.000 0)、             24 h 累积释放量均达到 100%,芍药成分对其体外释放
                            2
        Y=18 407X-11 852(R =0.999 9)、Y=10 913X-1 380.3      均没有影响。
        (R =0.999 2)、Y=10 454X-816.53(R =0.999 5)、Y=        2.3  SGD-SAN 形成对甘草中主要成分在肠段吸收的
           2
                                          2
                                                      2
        20 080X+287.64(R =0.999 2)、Y=5 622.2X+7 428.4(R =   影响
                        2
        0.999 7)、Y=11 585X+688.82(R =0.999 9),上述成分质         2.3.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
                                   2
        量 浓 度 分别在 3.76~150.40、3.24~129.60、0.72~28.80、       定,色谱条件及溶液制备方法参考文献[16]。参照 2020
        0.68~27.20、0.14~5.60、6.04~241.60、0.44~17.60 µg/mL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及文
        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上述7种成分精密度                            献[16]进行方法学考察。专属性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品
        试验的RSD分别为0.29%、0.59%、0.83%、1.91%、1.95%、             溶液与混合对照品溶液在相同保留时间处有相同色谱
        1.52%、1.51%(n=6);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2.67%、                 峰出现,各待测成分色谱峰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
        3.19%、3.71%、3.62%、4.01%、3.60%、4.05%(n=6);稳          于1.5,且阴性对照溶液对测定无干扰,表明本方法的专
        定性试验(室温放置 24 h)的 RSD分别为1.68%、0.98%、                 属性较好(图略)。以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
        0.89%、0.34%、1.97%、0.26%、1.23%(n=6);平均加样回            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后,得到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
        收率分别为 96.91%~98.87%(RSD 为 1.00%,n=6)、               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的回
        96.90% ~102.52%(RSD 为 2.81% ,n=6)、99.06% ~          归方程分别为 Y=14 253X-6 612.9(R =0.999 6)、Y=
                                                                                              2
        105.02%(RSD为2.92%,n=6)、96.28%~98.68%(RSD            18 407X-11 852(R =0.999 8)、Y=10 515X-1 041.4
                                                                              2

        ·34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3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3期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