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2021年18期
P. 75

通过降价以确保联合用药方案的经济性,而B药物即使                                     表5 案例4的成本-效用分析结果
        免费仍然不具有经济性。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两个                                    Tab 5 Cost-utility analysis of case 4
        案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只考虑背景治疗成本时,患                                           考虑透析成本             不考虑透析成本
                                                            项目
        者存活是否具有“正价值”:在案例1中,患者无论在PFS                                   E药方案  F药方案    增量   E药物方案 F药物方案   增量
                                                            LY         7.332  7.147  0.185  7.332  7.147  0.185
        阶段还是PPS阶段均不具有“存活价值”;而在案例2中,
                                                            QALY       4.982  4.824  0.158  4.982  4.824  0.158
        患者在PFS和PPS阶段均具有“存活价值”。可见,在只                         成本,元      632 910  597 561  35 349  274 359  248 239  26 120
        考虑背景治疗成本的条件下,患者的“存活价值”=阈                            ICER,元/QALY            223 197             164 992
        值×QALY-背景治疗成本。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可将患                         延长患者生命的必要治疗手段,而非针对 SHPT 或是肾
        者的“存活价值”进一步分为PFS阶段“存活价值”和PPS                       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是否需要将
        阶段“存活价值”。结合案例 1 和案例 2 可以发现,若仅                      透析治疗的背景成本纳入到分析中去,曾一度引起很多
        考虑背景治疗成本,当患者在 PFS 和 PPS 阶段的“存活                     学者的争论。Grima等 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研究中表
                                                                               [6]
        价值”均小于0时,则肯定会出现“免费仍不经济”的极端                         示,相关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推荐在成本计算中纳入
        现象;当 PFS 和 PPS 阶段的“存活价值”一个大于 0 而另                 “干预措施相关成本”,但是对于什么是“相关成本”的定
        一个小于0时,则有可能会出现“免费仍不经济”的极端                          义较为模糊,以往很多研究中并没有将透析相关成本纳
        现象;当 PFS 和 PPS 阶段的“存活价值”均不小于 0 但接                  入研究,而该成本会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在分析
        近于0时,则需要联合使用的新药价格很低才可能使整                           中纳入透析治疗的背景成本,则将带来一个公平性问
        个联用方案具有经济性。
                                                           题:对于非透析患者经济的、可以纳入报销的医疗干预
        1.2 “肾透析成本”引发的争论                                   项目在透析患者中是不经济的,可能导致相关项目不被
            案例3: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决
                                                           纳入报销范围。因此该研究者认为:①药物经济学评价
        策支持小组(DSU)曾报道过有关西那卡塞治疗终末期
                                                           指南中暗含透析治疗的背景成本是“不相关成本”,不应
        肾病(ESRD)致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SHPT)的经
                                                           纳入计算;②透析相关的高成本为证明此类疗法的经济
                    [5]
        济性评价结果 。肾透析是目前ESRD患者最为主要的
                                                           性设置了不合理且无法逾越的障碍,尤其是在已经决定
        治疗方案,但其价格非常昂贵。在英国,每位 ESRD 患
                                                           了透析是否应被纳入报销的前提下,可以不再考虑透析
        者的年均透析成本为15 643英镑。根据NICE的评价结
                                                           成本;③现有临床和报销实践包括了接受透析的慢性肾
        果,患者1年能获得的最大QALY为0.675 3,仅透析这项
                                                           病亚组患者,因此根据当前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不
        背景治疗措施的 ICER 已经达到了 23 165 英磅/QALY。
                                                           纳入透析成本在方法学上是合理的,也符合目前的临床
        若 1 个 QALY 的意愿支付阈值为 20 000 英磅,除非治疗
                                                                                 [7]
                                                           和报销实践。van Baal等 在2013年发文回应了上述学
        药物能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或降低患者的其他相
                                                           者的观点,他认为建议不纳入“不相关成本”的推理会导
        关背景治疗费用,否则以透析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联用任
                                                           致十分荒唐的结果,与经济学评价的潜在目标之间也会
        何治疗药物均不具有经济性。由此 NICE 得出结论,由
                                                           形成激烈的冲突。尽管很多指南都建议不纳入“不相关
        于透析所带来的高昂的背景治疗费用,即使西那卡塞降
                                                           成本”,但是不论从医疗系统角度还是从全社会角度出
        价为0,该治疗方案仍然不具有经济性。
                                                           发,纳入“不相关成本”都是与决策目标相一致的。如果
            案例 4:与案例 3 类似,根据是否需要采取透析治
                                                           为了得到一个经济的结果而不纳入真实发生的背景治
        疗,肾性贫血患者可被分为透析亚组和非透析亚组。本
                                                           疗成本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会损害经济学评价证据的
        案例为针对透析亚组患者的研究,其从医疗卫生系统角
                                                           可靠性和价值。如果这样做是对的,则被忽略的一些健
        度出发,通过文献和我国真实世界数据收集相关参数,
        构建包括透析、肾移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多状态                            康产出可能也是对的。因此,研究者需要做的是去完善
        Markov模型,比较肾性贫血治疗药物E与原有治疗药物                        指南,并应当明确指出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需要包含的所
        F的经济性。结果,E药方案在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                          有成本,不论该项成本是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是直接
        生命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支出,最终                           的还是间接的,这样才能与经济学评价的理论背景和目
        ICER 值为 223 197 元/QALY,高于 2020 年我国 3 倍人均           标一致。针对“透析成本”的争论,DSU 的专家同样认
        GDP的阈值,E药方案相对于F药方案不具有经济性,结                         为,所有成本都应被纳入ICER的计算框架,因为这些成
        果见表 5。但在该案例中,若不考虑患者透析治疗这一                          本都在国家卫生机构的决策范围之内。
        背景治疗成本,则 ICER 值可降至 164 992 元/QALY,低                2 3种不同情境的解读
        于上述阈值,则E药方案相对于F药方案更具经济性。                               由上述 4 个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案例可以发现,一个
            无论是案例 3 还是案例 4,透析治疗这一背景治疗                      药物治疗某疾病是否具有经济性,除了与该药物自身成
        措施均对经济学评价结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为                            本有关外,还与很多因素有关。在有些情境下,这些因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8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8  ·2245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