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中国药房》2021年5期
P. 58

茯苓水提物 UPLC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的谱效关

        系研究        Δ


                        1
        王天合 ,李慧君 ,张丹丹 ,罗心遥 ,夏和元 ,韩思婕 ,潘 翔 ,万 明 ,叶晓川 (1.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
                                         1
                                 1
                                                                                  1 #
                                                 1
                                                                          2
                                                         1
                                                                  1
        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5;2.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省中医院药事部,武汉
        430061)
        中图分类号 R284.1;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05-0564-0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05.10
        摘   要   目的:建立茯苓水提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考察其与镇静催眠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将10批不同
        产地茯苓经水提后得水提物。采用UPLC法测定该水提物,色谱柱为Waters HSS-C18,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甲醇(梯度洗
        脱),流速为 0.4~0.2 mL/min,检测波长为 210、242 nm,柱温为 40 ℃,进样量为 2 μL。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2012A版)建立10批茯苓水提物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以小鼠的入睡率、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为单一药效指标,
        考察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下10批不同产地茯苓水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将单一药效指标和总药效(由单一指标经层次分析法计
        算而得)进行数据转化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茯苓水提物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与单一药效及总药效的关联度。结果:10
        批茯苓水提物共有24个共有峰,指认出11个成分,分别为16-羟基松苓新酸(6号峰)、16α-hydroxytrametendic acid(7号峰)、茯苓酸
        B(9号峰)、去氢土莫酸(10号峰)、茯苓酸A(12号峰)、猪苓酸C(15号峰)、3-O-乙酰基-16α-羟基松苓新酸(17号峰)、去氢茯苓酸
        (20号峰)、茯苓酸(21号峰)、松苓新酸(22号峰)、脱氢齿孔酸(24号峰)。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24个峰与睡眠持续时间的关联
        度均大于0.6(0.611 5~0.811 8),与入睡潜伏期的关联度除14、24、2号峰外,其余均大于0.6(0.605 9~0.790 4);与入睡率的关联度
        除23、19、17、5号峰外,其余均大于0.6(0.606 4~0.721 6);与总药效的关联度除2、5、19号峰外,其余均大于0.6(0.619 0~0.781 2);
        与总药效关联度排名前 10 位的色谱峰分别为 15 号峰(猪苓酸 C)、16 号峰、8 号峰、11 号峰、12 号峰(茯苓酸 A)、1 号峰、7 号峰
        (16α-hydroxytrametendic acid)、3号峰、9号峰(茯苓酸B)、20号峰(去氢茯苓酸)。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茯苓水提物的UPLC指纹图
        谱,指认了11个共有峰成分;猪苓酸C等10种成分与镇静催眠总药效关联较大,初步揭示了茯苓镇静催眠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关键词 茯苓;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镇静;催眠;谱效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小鼠



        


        相关性,且与文献报道一致 。经验证后发现,预测值和                           [ 3 ]  尹良军,周振旗,绍元,等.盐酸小檗碱、人参皂苷Rb1、黄
                                [3]
        实测值的相对误差未超过 15%,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谱-                               芩苷及绿原酸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
        效关系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和评价黄连花薹的抗氧化、抑                                 作用研究[J].医学综述,2016,22(24):4969-4972.
        菌作用。                                                [ 4 ]  伍利华,杨慧,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紫外-可见分光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谱-效相关性模型可用于                               光度法测定黄连花薹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
        预测和评价黄连花薹的抗氧化、抑菌作用,1、2、3、4、6、7                          (6):1330-1332.
                                                            [ 5 ]  李琛,张婷,罗安伟,等. 8种猕猴桃抗氧化活性评价及基
        号峰所代表化学成分是黄连花薹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
                                                                 于 HPLC 与 FT-IR 指纹分析的品种区分[J].现代食品科
        础,盐酸小檗碱是其抑菌作用的物质基础。
                                                                 技,2016,32(6):288-297.
        参考文献
                                                            [ 6 ]  李海华,郭蔚冰,陈志强,等. 45味中药对多重耐药大肠
        [ 1 ]  魏华波,董洋,谭兵,等.黄连花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
                                                                 杆菌的抑菌效果[J].中国现代中药,2019,21(6):791-
             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7):5342-
                                                                 796.
             5344.
                                                            [ 7 ]  李鹏,李祥,陈建伟,等.桃红四物汤干预痛经模型小鼠有
        [ 2 ]  屠大伟,张保顺,李学刚.黄连花茶加工工艺及其抗氧化
                                                                 效部位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
             作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5):165-167.
                                                                 16(9):144-149.
            Δ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 8 ]  伍利华,张佳,邓燕君,等.基于酶活性的丹参茎叶活血活
        (No.2017YFC1703004);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9ACA121)
                                                                 性谱-效模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23):
            *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中 药 新 制 剂 、新 剂 型 。 E-mail:
                                                                 133-138.
        1417926751@qq.com
                                                                          (收稿日期:2020-09-15  修回日期:2021-01-16)
            #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及其制剂
                                                                                                 (编辑:唐晓莲)
        的物质基础。E-mail:yxxcc1965@163.com
        ·564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5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5期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