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中国药房》2021年5期
P. 57

表6 14批黄连花薹抗菌作用测定结果                          活性为Y,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
        Tab 6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14 batches of C. chinen-  回归方程分别为 YDPPH 自由基清除率=-(6.568×2.72-7)X 峰 1+
               sis inflorescence                           (1.660×2.72-7)X 峰 2-(8.565×2.72-7)X 峰 3+(3.838×
        批号    黄连花薹样品抑菌圈面积,mm 2  阿莫西林抑菌圈面积,mm 2  相对抑菌活性,%   2.72-7)X 峰 4-(1.780×2.72-7)X 峰 5+(4.959×2.72-
        S1          212.1            557.5        35       8)X 峰 6+(2.211×2.72-7)X 峰 7+0.989;Y 羟 自 由 基 清 除 率=-
        S2          153.6            488.6        28
        S3          177.1            450.2        35       (5.781×2.72-7)X 峰 1-(5.246×2.72-8)X 峰 2+(8.075×
        S4          131.5            345.8        34       2.72-7)X 峰 3-(2.474×2.72-7)X 峰 4+(1.454×2.72-
        S5          113.7            414.9        25       7)X 峰 5-(2.443×2.72-8)X 峰 6-(7.071×2.72-8)X 峰 7-
        S6          116.8            332.4        31
        S7          137.9            454.0        28       0.025;Y 相对抑菌活性=(4.820×2.72-7)X 峰1+(3.184×2.72-8)
        S8          120.8            374.6        29       X 峰 2-(6.107×2.72-7)X 峰 3+(5.287×2.72-7)X 峰 4-
        S9          120.5            482.0        23       (9.272×2.72-8)X 峰 5-(1.751×2.72-8)X 峰 6-(5.162×
        S10         146.1            551.6        24
        S11         106.9            496.7        20       2.72-8)X 峰7+0.523。
        S12         145.8            571.8        23       2.9 黄连花薹谱效关系模型的验证
        S13         164.4            575.0        26
        S14         150.2            450.2        35           另取 7 批黄连花薹粉末(编号 S1、S3、S4、S5、S9、
                                                           S11、S14),分别测定各批次样品的共有峰峰面积、DPPH
        号峰与羟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5 号峰与羟自由基清
                                                           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相对抑菌活性后,将这7批样
        除率呈负相关;5 号峰与相对抑菌活性呈正相关。这提
                                                           品的共有峰峰面积代入“2.8”项下回归方程中,即得Y的
        示 1、2、3、4、6、7 号峰对应的化学成分是黄连花薹清除
                                                           预测值,并将其与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黄连花薹样
        DPPH 和羟自由基的主要物质基础,5 号峰对应的盐酸
                                                           品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相对抑菌活性
        小檗碱是黄连花薹抗菌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详见表7、
                                                           的预测值与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为 0.92%~14.5%,表明
        表 8。
                                                           所建立的谱效关系模型可用于黄连花薹抗氧化作用、抗
        表7   黄连花薹共有峰与抗氧化作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菌作用的预测与评价,详见表9。
             结果                                                      表9 黄连花薹谱效关系验证结果
        Tab 7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 of common peak
                                                           Tab 9   Spectral-effect correlation validation result of
               with antioxidant effect index of C. chinensis       C. chinensis inflorescence
               inflorescence
                                                           批号    DPPH自由基清除率,%   羟自由基清除率,%       相对抑菌活性,%
                                  相关系数                          测量值  预测值 相对误差  测量值  预测值 相对误差  测量值  预测值 相对误差
        峰号
                     DPPH自由基清除率          羟自由基清除率           S1    54  51   2.85  46  44   2.22  30  35   7.69
        1               0.325               0.003          S3    52  48   4.00  50  55   4.76  28  35  11.11
        2               0.721               0.115          S4    50  56   5.66  49  51   2.00  38  34   5.56
        3               0.451               0.376          S5    57  54   2.70  50  51   0.99  30  25   9.09
        4               0.569               0.124          S9    53  55   1.85  53  55   1.85  29  23  11.54
        5               0.177              -0.278          S11   63  59   3.28  55  59   3.50  25  20  11.11
        6               0.330               0.466          S14   55  54   0.92  50  54   3.84  26  35  14.75
        7               0.008               0.281
                                                           3 讨论
        表 8  黄连花薹共有峰与相对抑菌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前,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多以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
             结果                                            量分析为主,包括HPLC指纹图谱在内的多种分析方法
        Tab 8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 between common   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中药整体质量控制中,其中指纹图谱
               peak with antioxidant effect index of C. chi-  包括相似度、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以及共有峰和
               nensis inflorescence                        非共有峰的数量等,但是这些指标仅能间接地控制药材
        峰号          相关系数          峰号             相关系数      的质量,不能明确控制其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 。
                                                                                                  [8]
        1           -0.492        5                0.803       本研究以不同产地的黄连花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2            0.391        6                0.031
        3           -0.241        7               -0.729   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并以抗氧化作用(DPPH自由基
        4            0.378                                 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及抑菌作用作为药效指标,
        2.8  谱效关系模型的构建                                     将黄连花薹样品的指纹图谱数据和药效指标数据进行
            参考文献[7]进行模型构建,采用 SPSS 21.0 软件中                 谱效关系分析。结果,共确定7个共有峰,并指认5号峰
       “Regression”下的“Linear”选项,以黄连花薹共有峰峰面                 为盐酸小檗碱;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1、2、3、4、6、7号峰
        积为X,分别以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相对抑菌                        与抗氧化活性具有相关性,盐酸小檗碱与抑菌活性具有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5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5  ·563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