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202018
P. 90

表8    碘对比剂相关皮肤ADR的全模型Logistic回归分                    清除率来选择对比剂的用量及不同水化方式,以减轻对
              析结果                                           肾功能的损伤      [8-9] 。
        Tab 8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3.2 碘对比剂相关皮肤ADR发生情况
                whole model of skin ADR related to iodine con-  3.2.1  皮肤 ADR 发生率  本研究中,碘对比剂相关皮
                trast agents                                肤 ADR 发生率为 0.115%(157/136 879),低于其他大型

        变量             β     比值比(OR)   95%置信区间(CI)  P       碘对比剂ADR研究(0.6%~3.13%)          [10-12] ,其原因可能是
        截距            -4.36                        <0.001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碘对比剂所致相关皮肤ADR,而大
        男性vs.女性       -1.03    0.97      0.94,1.81  0.407
        年龄            -0.23    0.79      0.70,1.31  0.318   部分研究是以多系统ADR为主。
        BMI            0.21    1.12      1.01,1.47  0.082   3.2.2  皮肤过敏反应       既往研究均表明,碘对比剂相关
        碘对比剂用量        -0.31    1.37      0.80,1.29  0.497   单系统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发生率最高,均为碘对比
        住院时间
         ≤10 d         0.21    0.99      0.91,1.27  0.327   剂过敏反应     [3-4]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皮肤ADR的发生
         11~20 d       0.28    1.06      1.05,1.22  0.033   情况,结果表明,发生皮肤ADR以急性、轻度为主,但有
         21~30 d       0.08    1.09      1.02,1.14  0.004   5 例超晚发性皮肤 ADR,8 例发生重度皮肤 ADR。轻度
         31~40 d       0.16    1.13      1.04,1.17  0.003
         >40 d         0.12    1.23      1.13,1.29  <0.001  皮肤ADR表现为颈部或面部的红斑、丘疹、荨麻疹及瘙
        实验室检查                                               痒,中度皮肤 ADR 表现为局部巨大荨麻疹及皮肤深层
         天冬氨酸转氨酶      -1.52    0.87      0.75,1.46  0.832   血管神经性水肿,上述轻、中度皮肤表现经过密切观察
         丙氨酸转氨酶        0.18    0.59      0.21,1.94  0.376
         直接胆红素         1.26    1.37      1.26,1.80  0.419   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大部分患者均可好转或痊愈(仅
         非结合胆红素        1.02    1.22      1.13,1.84  0.583   3 例中度皮肤 ADR 患者出院时未好转),其发生机制目
         总胆红素         -0.82    0.79      0.58,0.95  0.357   前仍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循环系统中嗜碱性粒细胞和嗜
         肌酐            1.31    1.67      1.25,2.01  0.881
         尿素            0.72    0.95      0.62,1.45  0.316   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有关,但其释放的机制及途径尚
        肿瘤病史                                                不清楚 。本研究中 5 例超晚性皮肤 ADR 均表现为重
                                                                  [13]
         神经系统         -1.24    0.89      0.69,1.26  0.217   度皮肤ADR,其中1例患者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
         呼吸循环系统        0.47    1.45      1.29,1.53  0.002
         消化系统         -1.21    0.47      0.25,1.93  0.091   炎,主要表现为全身弥散性红斑及丘疹伴脱屑,并伴有
         泌尿生殖系统        1.38    1.56      1.28,2.13  0.551   皮肤重度瘙痒,皮肤多处可见抓痕;另1例患者发生Ste-
        基础病史                                                vens-Johnson 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躯干成片的红疹、丘
         高血压病史        -0.05    1.19      0.79,1.57  0.783
         冠心病史          0.93    2.81      1.47,4.85  0.861   疹,四肢见靶样皮损,少量皮肤可见脱屑,皮肤触痛明
         糖尿病史         -0.58    0.85      0.64,1.07  0.422   显,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非那根等积极的抗过敏治疗
        过敏史                                                 后,效果不佳,其原因可能是该患者为肿瘤患者,同时在
         中药            1.81    1.28      1.17,1.42  0.058
         中成药          -0.79    0.88      0.69,1.17  0.083   使用相关抗肿瘤药物,碘对比剂与抗肿瘤药物联用诱发
         化学药           1.36    1.41      1.31,1.56  0.713   了重症药疹。
         注射用药          0.54    1.47      1.34,1.53  0.001   3.3  碘对比剂相关皮肤 ADR 患者的临床联合用药情
        饮酒史           -0.27    0.99      0.77,1.76  0.735
                                                            况
        表9    碘对比剂相关皮肤ADR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本研究发现使用碘对比剂患者合并抗感染药物致
              结果
        Tab 9  Results of Logistic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皮肤 ADR 发生率最高,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其中 2 例
                                                            患者发生了重度皮肤ADR,其原因可能是抗菌药物易聚
               of skin ADR related to iodine contrast agents
                                                            合成抗原,与体内抗体相结合后导致组胺等物质释放,
        变量           β        OR         95%CI      P
                                                                                   [6]
        截距         -3.57                           <0.001   从而导致皮肤 ADR 的发生 。重度皮肤 ADR 则以合并
        住院时间                                                抗肿瘤药物为主。郑瑜等 研究发现,细胞毒性药物如
                                                                                  [14]
         11~20 d    0.07      1.21       1.07,1.20  0.042   紫杉醇、多西他赛、依托泊苷等,以及分子靶向药物如利
         21~30 d    1.14      1.39       1.12,1.52  0.035
         31~40 d    0.96      1.15       1.03,1.37  0.008   妥昔单抗等均易发生皮肤 ADR。不同种类的抗肿瘤药
         >40 d      1.06      1.33       1.28,1.53  0.003   物 所 致 皮 肤 ADR 原 因 不 同 ,如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肿瘤病史                                               (VEGF)抑制剂干扰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和酪氨
         呼吸循环系统     0.49      1.51       1.35,1.61  0.037
        过敏史                                                 酸激酶,从而导致皮肤 ADR;而表皮因子受体抑制剂则
         注射用药       0.52      1.50       1.37,1.59  0.005   是改变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从而导致四肢末端皮肤
                                                                      [15]
        量为皮肤 ADR 的危险因素。但临床需注意,尤其是对                          皲裂和疼痛 。合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碘对比剂使用剂量仍是需要考虑的                            疾病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中药及其制剂也可能发生了皮
        重要因素,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内生肌酐                            肤ADR,但均以轻度皮肤ADR为主。


        ·2256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8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8期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