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2020年17期
P. 86

30                   根皮                              准[S].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107.
                                 树皮
            25                   叶                          [ 3 ]  湖北省卫生局.湖北中草药志:二[M].武汉:湖北人民出
                                                                 版社,1982:677.
            20
          mg/g                                              [ 4 ]  吴少华,马云保,罗晓东,等.大接骨丹的化学成分[J].云
          含量,  15                                                南植物研究,2000,22(2):214-218.
            10
                                                            [ 5 ]  张锦文,郭洁茹,唐菲,等.大接骨丹化学成分研究[J].中
            5
                                                                 药材,2010,33(11):1725-1727.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6 ]  王燕燕,涂念,张勇慧,等.大接骨丹化学成分研究:Ⅱ[J].
                               采集月份
                              A.紫丁香苷                             中草药,2009,40(10):1551-1553.
           0.25                                             [ 7 ]  张锦文,郭洁茹,唐菲,等.大接骨丹化学成分研究:Ⅲ[J].
                             根皮                                  中草药,2011,42(1):15-17.
                             树皮
           0.20
                             叶                              [ 8 ]  王晶.大接骨丹免疫活性成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
                                                                 学,2008.
          含量,g/g  μ  0.15                                   [ 9 ]  涂念.大接骨丹免疫调节活性成分研究[D].武汉:华中科
           0.10
                                                                 技大学,2009.
           0.05                                             [10]  陈华栋,张锦文,张勇慧.大接骨丹干燥树皮抗炎镇痛活
                                                                 性有效部位筛选[J].海峡药学,2012,24(2):29-3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1]  秦湫红,朱爱华.紫丁香苷抗肿瘤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
                               采集月份
                               B.总黄酮                             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4):107-108、112.
        图2    不同采收期内大接骨丹3个部位中紫丁香苷和总                         [12]  姜月红,王燕颖.紫丁香苷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
              黄酮含量的经时变化图                                         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3):
        Fig 2  Ongoing change diagram of the contents of sy-     359-361.
               ringin and total flavonoids from different me-  [13]  刘香萍.紫丁香主要活性成分制备及抗氧化应激活性评
               dicinal parts of T. angulata during different     价[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harvesting periods                           [14]  陈丛瑾,王琪,李欣.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和抑菌生物活
                                                                 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22(35):3346-3348.
        或相对较高的生物产量。但由于本研究中药材样本属
                                                            [15]  严安定,宋帅,孙银华,等.凤丹皮中丹皮酚类和芍药苷类
        于乔木,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相比,计算其生
                                                                 成分含量的经时变化特征分析[J].中药材,2019,42(3):
        物产量难度相对较高,故本研究在确定各药用部位最佳
                                                                 541-544.
        采收期时未将生物产量作为其评价指标。大接骨丹在
                                                            [16]  韩忠耀,李燕,李方方,等. RP-HPLC 法测定黔产大接骨
        民间以鲜品绞汁或捣烂外敷应用居多,药材采集较为随
                                                                 丹根皮药材中紫丁香苷的含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机,无固定采收季节,民族医疗机构临床用药时应注重
                                                                 2017,26(4):30-32、37.
        药用部位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考虑固定采收季节以                            [17]  韩忠耀,余跃生,袁开伦,等.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苗药
        确保其临床疗效。结合本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建议大接                                 水冬瓜根皮药材提取工艺[J].中药材,2019,42(2):390-
        骨丹根皮部位在 2 月采收为宜,树皮部位在 5 月采收为                             392.
        宜,叶部位在9月采收为宜。                                       [18]  王小艳,向宇楠,高洁,等.藏药四味姜黄汤中 10 种有效
            综上,本文通过对不同采收期大接骨丹药材不同用                               成分含量测定及其煎煮工艺优化[J].中国药房,2020,31
        药部位中紫丁香苷、总黄酮含量为代表的次生代谢产物                                (8):913-919.
        经时变化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该药材次生代谢产物动态                            [19]  梁梓敏,覃洁萍,郭海姣,等.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芒果止
        积累规律,为该药材后期的开发利用及临床应用提供了                                 咳片中 6 种药效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20,31(8):
        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                                     963-968.
        参考文献                                                [20]  严华,魏锋,马双成.蒲黄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比较[J].中
        [ 1 ]  贵阳中医学院.中华本草:苗药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                       国药房,2020,31(7):805-810.
             版社,2005:164.                                                (收稿日期:2020-04-18  修回日期:2020-07-09)
                                                                                                 (编辑:林   静)
        [ 2 ]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




        ·2128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7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7期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