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2014
P. 48
扰测定;理论板数以香茅醇计均不低于 6 000,分离度均 2.3 离心稳定常数的测定
大于3,详见图1。 乳剂在一定转速下离心后产生的影响相当于自然
[12]
500 500 静置较长时间后产生的影响 。当乳剂中乳滴的表面
香茅醇
400 400
香茅醇 300 张力过大而不稳定时,离心易导致乳剂分层,其吸光度
300
mAU 200 mAU 200 值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采用离心-分光光度法测
100 100 定乳剂离心前后吸光度值变化百分率即离心稳定常数
0 0
[15]
(ke ),ke值越小表示乳剂体系越稳定 。取“2.1”项下香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t,min t,min 茅醇亚微乳(或初乳)3 mL,以 3 500 r/min 离心 15 min,
A.对照品溶液 B.供试品溶液
取下层液50 μL,加水稀释至10 mL,以水为空白,采用紫
500 500
400 400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 50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
mAU 300 mAU 300 (A) ;另取“2.1”项下香茅醇亚微乳(或初乳)50 μL,同
[15]
200
200
100 100 法稀释后测定吸光度值(A0 );并计算ke:ke=(A0-A)/A0×
0 0
100% 。
[12]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t,min t,min 2.4 处方的优化
C.空白亚微乳对照溶液 D.空白对照溶液
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初乳粒径(经 Zeta 电位及粒径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
测定仪检测)和ke值(按“2.3”项下方法检测)为指标。
Fig 1 HPLC chromatograms
2.4.1 油相 参考相关文献,固定油相总量为 10% ,
[16]
2.2.6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2.2.2”项下对照品溶 加香茅醇2.5 g、PC 0.6 g、油酸0.2 g、15-HS 0.75 g、FS-68
液 0.2、0.6、1.0、1.6、3.2 mL,分别置于 10 mL 量瓶中,加 0.75 g,再加水至 50 mL,考察不同油相对香茅醇亚微乳
乙腈定容至刻度,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 4、12、20、32、64 初乳粒径及 ke值的影响。结果,LCT、MCT 与香茅醇均
μg/mL 的线性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 有较好的相容性,且粒径及ke值较适中,详见表1。但有
记录峰面积。以香茅醇的质量浓度(X,μg/mL)为横坐 研究认为,单独使用 LCT 或 MCT 的毒性较大 [17-18] ,因此
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 本研究以LCT+MCT作为混合油相进行后续试验。
Y=0.576 2X+0.128 5(R =0.999 9),表明香茅醇检测质 表1 油相的选择
2
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64 μg/mL。 Tab 1 Selection of oil phase
2.2.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2.6”项下 20 μg/mL 的 油相 中位粒径,μm 粒径范围,μm ke
LCT 0.33 0.16~0.85 0.54
线性溶液适量,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 6
MCT 4.12 1.88~10.96 0.77
次,记录峰面积。结果,香茅醇峰面积的 RSD 为 2.23%
2.4.2 LCT 与 MCT 比例 参考相关文献,固定油相总
(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16]
量为10% ,LCT+MCT总质量为2.5 g,加香茅醇2.5 g、
2.2.8 重复性试验 精密吸取“2.1”项下香茅醇亚微乳 PC 0.6 g、油酸 0.2 g、15-HS 0.75 g、FS-68 0.75 g,再加水
适量,共 6 份,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 至 50 mL,考察不同质量比 LCT 与 MCT 对香茅醇亚微
“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按外标法 乳初乳粒径及 ke值的影响。结果,当 LCT ∶ MCT 为 1 ∶ 1
计算样品中香茅醇的含量。结果,香茅醇含量的RSD为 (g/g)时,初乳的粒径和ke值均较小,故选择LCT∶MCT为
2.19%(n=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1 ∶ 1(g/g),详见表2。
2.2.9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2.2.3”项下供试品溶液 表2 LCT与MCT比例的选择
适量,分别于室温放置 0、2、4、6、8、10、12、24 h 时,按 Tab 2 Selection of ratio of LCT to MCT
“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香 LCT∶MCT,g/g 中位粒径,μm 粒径范围,μm ke
茅醇峰面积的RSD为1.08%(n=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1∶3 3.53 1.21~12.59 0.65
1∶1 0.69 0.18~2.62 0.62
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性良好。
3∶1 2.22 0.43~7.82 0.78
2.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吸取“2.1”项下空白亚微
2.4.3 LCT+MCT 与香茅醇比例 参考相关文献,固定
乳适量,置于 10 mL 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溶液 油相总用量为 10% ,LCT 和 MCT(1 ∶ 1,g/g)总质量为
[16]
(取“2.2.2”项下对照品溶液,加乙腈稀释至质量浓度分 3.75 g,加 PC 0.6 g、油酸 0.2 g、15-HS 0.75 g、FS-68 0.75
别为 12、20、32 μg/mL),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 g,再加水至 50 mL,考察不同质量比 LCT+MCT 与香茅
溶液,再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 醇对香茅醇亚微乳初乳粒径及ke值的影响。结果,虽然
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上述3种质量浓度样品的加 当 LCT+MCT ∶ 香茅醇为 1 ∶ 3(g/g)时,初乳的 ke值最小,
样回收率分别为97.64%~101.97%(RSD=2.28%,n=3)、 但因其对应的粒径范围较大且有乳滴挂壁、表面浮油现
97.71% ~99.50%(RSD=1.29% ,n=3)、96.87% ~ 象,故最终选择了 LCT+MCT ∶ 香茅醇为 3 ∶ 1(g/g),详见
101.48%(RSD=2.86%,n=3)。 表3。
·1706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4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