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014
P. 31
593.150 8 与 山 柰 酚 -3-O- 芸 香 糖 苷 准 分 子 离 子 m/z 麻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593.153 5 一致,相对分子量均较上述准分子离子 m/z 但由于本次试验是在离体人肠道菌群中进行的代谢研
607.166 4、607.166 9、607.167 8少了14,推测上述准分子 究,无法全面反映红禾麻中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
离子可能是由山柰酚-3-O-芸香糖苷甲基化而得,故推测 程,因此后续还需通过分析血液、胆汁、尿液、粪便等样
M21、M22、M23 可能是山柰酚-3-O-芸香糖苷甲基化的 品对红禾麻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代谢产物。 并比较体内外代谢产物的差异和相关性,进一步为该药
3 讨论 材及其相关中药复方的相互作用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
本文采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了苗药红禾麻 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提取物在离体人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为该药材提取 参考文献
物体内过程的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敏、快速的 [ 1 ]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
[13]
分析方法 。该方法在 32 min 内即可完成对复杂生物 准[S].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187.
样品的检测,具有高效、检测模式多样、分析速度快等优 [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苗药
点;同时,本研究通过数据软件处理,对生物样品中的代 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283-284.
谢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初步揭示了红禾麻提取物在离 [ 3 ] 汪石丽.红禾麻抗炎镇痛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D].
体人肠道菌群中的代谢途经。 贵阳:贵阳医学院,2015.
本研究以离体人肠道菌群为代谢模型,模拟并考察 [ 4 ] 苏志强,赵增宇,谢胜男,等.红活麻提取物镇痛抗炎和免
疫抑制活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25(4):
红禾麻提取物在人肠道中的代谢过程。结果,共检测到
559-560.
3个原型成分和22个代谢产物,主要为酚酸类和黄酮类
[ 5 ] 马琳,梁冰,朱珠,等.民族药珠芽艾麻醇提物镇痛药理作
化合物。其中,酚酸类成分的代谢途径主要为单咖啡酰
用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24-26.
基奎宁酸发生还原、脱羟基还原、异构化、甲基化等反
[ 6 ] HOU WR,SU ZQ,PI HF,et al. Immunosuppressive con-
应;黄酮类成分的代谢途径主要为槲皮素发生羰基化、
stituents from Urtica dentate Hand[J]. J Asian Nat Pro
还原、甲基化、羟基化、去羟基化、O—C2键开环裂解,异
Res,2010,12(8):707-713.
槲皮苷发生甲基化,芦丁、槲皮苷、异槲皮苷发生脱糖, [ 7 ] YANG MC,CHOI SZ,LEE SO,et al. Flavonoid constitu-
芦丁发生羟基化,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发生甲基化等反 ent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Laportea bulbifera
应。本次试验在离体人肠道菌群反应液中仅检测到了3 Weddell[J]. Korean J Pharm,2003,34(1):18-24.
种原型成分,其余大部分均为代谢产物,说明红禾麻提 [ 8 ] 吴耽,李莹,陈思颖,等.基于UHPLC-Q-TOF-MS 技术研
E
取物吸收进入体内可能会发生明显的生物转化过程。 究红禾麻提取物在大鼠类粪便中的代谢产物[J/OL].中
研究显示,红禾麻提取物中的单咖啡酰基奎宁酸(5-O- 国中药杂志,2020. DOI:10.19540/j.cnki.cjcmm.202004-
咖啡酰基奎宁酸、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 11.202.
宁酸)和黄酮类成分(芦丁、异槲皮苷、木犀草苷、山柰 [ 9 ]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Consortium. Structure,func-
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很容易与肠道菌群中的酶类 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healthy human microbiome[J].
结合,发生水解、还原、异构化等反应 [20-23] ,与本试验结果 Nature,2012,486(7402):207-214.
[10] 陈玉艳,王荣,张娟红,等.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
相符合,推测该药材提取物在体内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
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35(2):168-172.
除了原型成分外,还可能包括其代谢产物。前期研究发
[11] 门薇,陈颖,李玉洁,等.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
现的8个入血成分中,仅有木犀草苷既未检测出原型,也
转化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
未检测出代谢产物,其原因可能是木犀草苷在肠道中代
229-234.
谢为与其他黄酮类成分代谢产物相同的成分而未能被
[12] 杨宝,范真,周联,等.大鼠肠道菌群对紫丁香苷体外代谢
区分;也有可能是由于本次采样的红禾麻药材中木犀草
转化研究[J].中草药,2015,46(9):1333-1337.
苷含量较低,又或者被代谢成其他化合物后含量低于本 [13] ZENG J,CAI HL,JIANG ZP,et al. A validated UPLC-
试验分析方法检测限而未能检出。 MS/MS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ima-
综上,红禾麻提取物在离体人肠道菌群中代谢后的 tinib,dasatinib and nilotinib in human plasma[J]. J
产物主要为3个原型产物(芦丁、槲皮苷、山柰酚-3-O-芸 Pharm Anal,2017,7(6):374-380.
香糖苷)和22个代谢产物(主要为槲皮素、单咖啡酰基奎 [14] 唐娟,吴耽,陈思颖,等.基于UPLC-ESI-Q-TOF-MS的红
宁酸、异槲皮苷等的代谢产物),其主要生物转化途径是 禾麻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以还原、氧化、水解为主的Ⅰ相反应。本研究可为红禾 2018,24(24):67-72.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4 ·1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