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2007
P. 62

3 讨论
                                          部位
                10                                          3.1 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的优化
                                           叶
                                           花
                                           主茎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50%甲醇、70%甲醇、
                 8                         侧茎               甲醇、70%乙醇、乙醇)、不同提取方式(回流、超声)及不
               第二主成分  6 4 2                                 同提取时间(0.5、1、1.5 h)对大蓟药材特征图谱的影响。
                                                            结果,当提取溶剂为 70%甲醇、加热回流 1 h 时,样品提
                 0                                          取完全,得到的样品色谱峰峰形较好,色谱峰信息较丰
                -2                                          富,故确定样品提取条件为70%甲醇加热回流1 h。
                                             0 -1           3.2 大蓟不同药用部位化学化成分的差异分析
                  -5   0  5   10      4  3  2  1
                      第一主成分       15  5   第三主成分                 研究发现,大蓟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含量有较大
        图4    大蓟不同药用部位特征图谱主成分分析三维得分                         差异  [2,11] ,笔者推断其不同部位的具体应用与某些成分
              散点图                                           的含量差异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对大蓟不同
        Fig 4 3D score scatter plot of different medicinal  药用部位特征图谱与混合对照品特征图谱比较,指认了
               parts of C. japonicum by PCA
                                                            峰 1 为新绿原酸、峰 2 为绿原酸、峰 3 为隐绿原酸、峰 10
        2.6.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模式识别方                    为蒙花苷、峰11为柳穿鱼叶苷。大蓟不同部位化学成分
        法,将样本数据在没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基于样品所                            组成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蓟花、叶和茎(主
        表现的变量特征,按照相似度进行归类,可直观地得到                            茎、侧茎)差异性较为明显,主茎和侧茎中缺失的共有峰
        样本分类结果 。本研究以10批药材的4个药用部位,                          (峰7、9、12、13)虽然均存在花和叶中,但叶中含量偏低,
                     [14]
        即大蓟叶、花、主茎、侧茎的峰面积为原始数据,使用                            而花中的含量较高,表明大蓟药材中此4种成分主要来
        SPSS 20.0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组间平均数联接                        自花。相关研究表明,蒙花苷和柳穿鱼叶苷具有明显的
        法,以 Euclidean 平方距离为度量标准。结果显示,大蓟                     止血功效,止血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机体纤维蛋白原含
        花可聚为一类;主茎与侧茎可聚为一类;部分批次的叶
                                                                                   [15]
                                                            量,影响抗凝系统发挥作用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药用
        可单独聚为一类,但也有部分批次分散在主茎和侧茎类
                                                            部位中蒙花苷和柳穿鱼叶苷成分分布情况,结果大蓟叶
        别之中,无法较好地聚类。大蓟不同药用部位特征图谱
                                                            中以上2种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与文献中大蓟
        聚类分析树状图详见图5。
                                                            植株的蒙花苷和柳穿鱼叶苷主要分布在茎叶中的报道结
        主茎 S34                                                [10]
        侧茎 S44                                              果 较为一致,根据这一特点,可考虑以大蓟叶作为原料
        侧茎 S45
        主茎 S35                                              开发止血药物。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大蓟采收时应
        侧茎 S43
        主茎 S37                                              在叶子茂盛的夏季,且采收过程尽可能保证花朵的完整
        侧茎 S47
        叶  S12                                              性,确保药材整体的质量和药效。另外,因大蓟药材包
        主茎 S38
        主茎 S36                                              括了花、叶、主茎及侧茎等部位,共同分析时无法较好地
        叶  S19
        主茎 S31
        侧茎 S49                                              找到分类规律,故未对地上部分进行模式分析。主成分
        主茎 S40
        侧茎 S50                                              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批次的大蓟叶分布较
        主茎 S32
        主茎 S39                                              为分散,难以很好地聚为一类,分析原因可能是叶的生
        侧茎 S42
        主茎 S33                                              长周期较长,不同采收时期、不同生长环境均会影响成
        花  S30
        侧茎 S41                                              分的积累,后期将对影响叶片成分积累的主要因素进行
        叶  S20
        侧茎 S46                                              研究。
        叶  S13
        侧茎 S48
        叶  S14                                                  综上,本研究分别建立了大蓟药材及其不同药用部
        叶  S15
        花  S22                                              位的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
        花  S27
        花  S29                                              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可较全面地反映大
        花  S28
        花  S26                                              蓟不同药用部位成分的差异。但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
        花  S23
        花  S25                                              分的差异及所占药材比例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其临床疗
        花  S24
        花  S21
        叶  S17                                              效,尚需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实验深入研究。
        叶  S18
        叶  S11                                              参考文献
        叶  S16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年
             0       5       10      15      20      25
                                欧氏距离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5.
           图5 大蓟不同药用部位特征图谱聚类分析树状图                           [ 2 ]  赵彧,邱明阳,刘玉婷,等.大蓟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Fig 5  Dendrogram of cluster analysis of different me-   进展[J].中草药,2017,48(21):4584-4590.
               dicinal parts of C. japonicum                [ 3 ]  侯坤,许浚,张铁军.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
        ·824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7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7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