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0年1月第31卷第2期
P. 36
法重新配制)25 mL,按“2.4.1”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处 表6 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测定结果(n=2)
理,再按“2.4.2”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并计算加样回收 Tab 6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magnolol
率,结果见表4、表5。 and honokiol(n=2)
表4 厚朴酚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编号 厚朴酚含量,mg/g 和厚朴酚含量,mg/g 总含量,mg/g 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之比
X1 1.1 0.5 1.6 2.2
Tab 4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magnolol
X2 0.8 0.3 1.1 2.7
取样量, 样品中厚朴酚含量, 加入厚朴酚量, 总测得量, 加样回收率,平均加样回收率,RSD, X3 0.6 0.3 0.9 2.0
g mg mg mg % % % Y1 0.4 0.3 0.7 1.3
1.028 1 0.472 9 0.446 7 0.940 104.57 Y2 0.3 0.2 0.5 1.5
1.018 0 0.468 3 0.446 7 0.902 97.09 Y3 0.4 0.3 0.7 1.3
0.990 7 0.455 7 0.446 7 0.909 101.48 Y4 0.5 0.3 0.8 1.7
0.995 1 0.457 7 0.446 7 0.894 97.67 100.49 2.8 Y5 1.1 0.7 1.8 1.6
0.996 3 0.458 3 0.446 7 0.914 102.01 Y6 0.7 0.5 1.2 1.4
1.032 1 0.474 8 0.446 7 0.922 100.11
的基础上,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工作,项目包
表5 和厚朴酚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括显微鉴别,姜厚朴、陈皮、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广
Tab 5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honokiol
藿香等的TLC法鉴别,以及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的
取样量, 样品中和厚朴酚含量, 加入和厚朴酚量,总测得量,加样回收率,平均加样回收率,RSD,
g mg mg mg % % % HPLC法含量测定。
1.028 1 0.339 3 0.353 0 0.701 102.46 3.1 质量标准中显微特征鉴别项的改进
1.018 0 0.335 9 0.353 0 0.678 96.91 原标准中显微特征鉴别较为完善,因此在本研究中
0.990 7 0.326 9 0.353 0 0.696 104.56
102.08 2.9 仅对其中部分组分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术语上的修改。
0.995 1 0.328 4 0.353 0 0.684 100.74
0.996 3 0.328 8 0.353 0 0.698 104.59 本品原标准中显微鉴别项为:石细胞分枝状,壁厚,层纹
1.032 1 0.340 6 0.353 0 0.705 103.23
明显;内种皮石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
2.4.8 检测限与定量限考察 取“2.4.1”项下混合对照 壁厚,胞腔含硅质块;果皮表皮细胞呈类圆形或类多角
品溶液适量,以甲醇逐级稀释,按“2.4.2”项下色谱条件 形,壁稍厚,胞腔内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中果皮薄壁组
进样测定,分别以信噪比 3 ∶ 1、10 ∶ 1 计算检测限和定量 织无色,细胞形状不规则,壁不均匀增厚,厚约至 7 μm,
限。结果,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检测限分别为 0.72、0.45 角隅处较厚,细胞中可见黄色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橙皮苷
ng,定量限分别为2.45、1.61 ng。 结晶;非腺毛 1~8 细胞,壁有疣状突起;草酸钙针晶成
2.4.9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编号:Y3)适 束,长 32~144 μm,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笔者通
量,分别在室温下放置0、2、4、6、10、12 h时,按“2.4.2”项 过查询2010年版和2015年版《中国药典》砂仁的显微鉴
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厚朴酚、和厚朴酚峰面积 别特征描述,将“内种皮石细胞”改为“内种皮厚壁细
RSD分别为1.7%、1.1%(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 胞”。另经笔者调研,由于现有粉碎技术的提升,样品粉
下放置12 h稳定性良好。 末中很难发现较为完整的陈皮中果皮薄壁组织细胞,也
2.4.10 色谱柱耐用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编号: 不易发现成片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中的草酸钙方晶;
Y3)适量,参照“2.4.2”项下色谱条件,分别使用3种不同 且陈皮、醋青皮、麸炒枳壳及山楂薄壁组织细胞中均有
品牌的色谱柱,即Phenomenex Luna(250 mm×4.6 mm,5 草酸钙方晶存在,无专属性,且在成品中检出率较低。
μm)、YMC-Pack ODS-A(250 mm×4.6 mm,5 μm)、Kro- 两种显微特征专属性均不强,故建议取消上述显微特征
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进样测定并计算厚朴 表述。
含量。结果,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的 RSD 分别为 3.2 质量标准中TLC法鉴别项的改进
1.5%、1.3%(n=3),表明本方法中色谱柱耐用性良好。 为了评价TLC鉴别方法的适用程度,本研究对各项
2.4.11 样品含量测定 取各批次样品各 2 g,精密称 TLC鉴别法均进行了耐用性试验,针对影响TLC法的主
定,按“2.4.1”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处理,再按“2.4.2” 要影响因素,即温度、湿度以及不同厂家薄层板三个方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并计算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 面分别进行了考察:温度考察范围为 7~30 ℃,湿度考
量,平行操作2份,取平均值,结果见表6。 察范围为25%~75%,薄层色谱预制板选用了市场相对
3 讨论 主流的2家生产企业(青岛海洋化工厂、烟台市化学工业
有关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建立是一个系统性工 研究所)生产的产品。结果显示,本品各项 TLC 鉴别方
程,需要体现药品本身的安全、稳定和有效的必备特性, 法在上述温度、湿度以及不同品牌薄层色谱预制板等试
[4]
此外还应该体现中药本身的特色 。作为用于评价和控 验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均能得到效果一致的鉴别结果,各
制中药质量的标准而言,其本身也须具有全面性、特征 阴性样品也均未出现干扰色谱斑点。
性、科学性和通用性。本研究在香砂和中丸原质量标准 本课题组前期对样品中的姜厚朴进行 TLC 法鉴别
·158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