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2019年10月第30卷第19期
P. 108

万古霉素主要以原形经肾消除,当监测期间患者肾                         [ 7 ]  陈冰,杨婉花.群体药物动力学在万古霉素治疗监测的应
        功能发生变化而使用软件预测时只采用一个肌酐数据                                 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9):712-716.
        可能也会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中监测血药                            [ 8 ]  史欣.当前形势下群体药代动力学在万古霉素治疗药物
        浓度期间患者是否发生 AKI 与预测浓度的绝对权重偏                              监 测 的 应 用 漫 谈 [J]. 中 国 医 药 指 南 ,2014,12(30):
                                                                337-378.
        差之间未发现有相关性,可能与病例数过少有关,有待
                                                           [ 9 ]  何笑荣,刘志鹤,季双敏,等.中国患者人群中万古霉素的
        进一步研究。
                                                                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药效预测[J].药学学报,2014,49
            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可导致万古霉素药动学发生
                                                                (11):1528-1535.
        改变,半衰期缩短、清除率升高             [19-21] ,但仅参考体质量的
                                                           [10]  蒙龙,方芸. NONMEM法建立成年人的万古霉素群体药
        数值难以反映患者的肥胖水平,BMI可能会是更好的参
                                                                代动力学模型[R].第四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
        考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BMI正常与否与绝对权重偏                               北京: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
        差具有相关性。除了肥胖,患者的机体功能也同样影响                                2014.
        药物代谢,重症患者机体功能差、合并疾病多、有创操作                          [11]  宋林,田晓江,田维金,等.万古霉素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患
        多、脏器功能受损、存在呼吸机支持和血液净化治疗等                                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7,
        情况,使得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发生较                               36(4):215-220.
              [22]
        大变化 。中性粒细胞缺乏作为一种特殊的机体功能                            [12]  高玉成,焦正,黄虹,等.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决策支持系
        状态也可能影响万古霉素的代谢 ,对于中性粒细胞缺                                统的研制[J].药学学报,2018,53(1):104-110.
                                    [23]
        乏人群的药动学研究较少,同样需要进一步研究。申庆                           [13]  王寅,王蓓莉.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的发展和比较[J].
            [24]
        荣等 研究还发现,肝功能和外周水肿也可能影响万古                                检验医学,2015,30(7):668-672.
                                                           [14]  何志超,伍俊妍,邱凯锋.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
        霉素的血药浓度。可见影响万古霉素药动学的因素众
                                                                指引[J].今日药学,2015,25(2):78-82.
        多,不同的人群具有其特殊性,可能是造成预测偏差的
                                                           [15]  何耀.我国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挑战
        重要因素之一。JPKD没有人群选择,而SmartDose分为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4):345-348.
       “普通成人和老年患者”和“神经外科患者”两种人群,在
                                                           [16]  何娟,杨婉花.基于群体药动学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模
        使用过程可以进行选择。                                             式的建立和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5,24
            本研究样本数较少,研究时间较短,存在较多不足                              (1):27-31.
        之处。但通过 TDM 的临床实践证明,个体化给药辅助                         [17]  KHWAJA A. 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cute
        系统是群体药动学应用于临床的良好工具,可以发挥优                                kidney injury[J]. Nephron Clinical Practice,2012,120
        化临床给药方案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                                (4):179-184.
        品不良反应,促进个体化治疗。                                     [18]  赖珺,李欣晴,吴丽丽,等.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流程的建
        参考文献                                                    立及案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15):
        [ 1 ]  陈春辉,李光辉.美国感染病学会治疗成人及儿童甲氧西                        1656-1660.
             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J].中国感染                    [19]  GRACE E. Altered vancomycin pharmacokinetics in obese
             与化疗杂志,2011,11(6):428-435.                          and morbidly obese patients:what we have learned over
        [ 2 ]  MATSUMOTO K,TAKESUE Y,OHMAGARI N,et al.          the past 30 years[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2.DOI: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f van-  10.1093/jac/dks066.
             comycin:a consensus review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20]  ALVAREZ R,LÓPEZ CORTÉS LE,MOLINA J,et al.
             chemotherapy and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therapeutic  Vancomycin:optimizing its clinical use[J]. AAC,2016.
             drug monitoring[J]. JIC,2013,19(3):365-380.        DOI:10.1128/AAC.03147-14.
        [ 3 ]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专家组.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                    [21]  凌静,蒋艳,邹素兰,等.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胱抑素
             专家共识:2011 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                   C 对万古霉素药动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8,29
            (8):561-562.                                        (20):2821-2827.
        [ 4 ]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专家组.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                    [22]  董芊汝,赵夕岚,翟所迪.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万古霉素治
             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11):641-                 疗药物监测的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645.                                               31(13):1358-1360.
        [ 5 ]  YE ZK,CHEN YL,CHEN K,et al. Therapeutic drug mon-  [23]  李萍,陈恳,刘维,等.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临
             itoring of vancomycin:a guideline of the division of thera-  床抗感染治疗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3):
             peutic drug monitoring,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  1-3.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6,71(11):3020-3025.  [24]  申庆荣,李刚,卢秋玉,等.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
        [ 6 ]  YE ZK,TANG HL,ZHAI SD. Benefits of therapeutic drug  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5):429-431.
             monitoring of vancomyci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       (收稿日期:2019-06-05   修回日期:2019-08-07)
             ta-analysis[J]. PLoS One,2013,8(10):e77169.                                        (编辑:邹丽娟)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9  ·2695  ·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