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60
表 4 各组 DFU 模型大鼠的创面愈合率(x±±s,n=
15,%%)
Tab 4 Wound healing rate of DFU model rats in each
group(x±±s,n=15,%%)
组别 干预治疗后第3天 干预治疗后第7天
A组(空白组) 4.78±0.44 31.98±1.12
B组 5.68±0.93 ▲ 35.90±1.41 ▲
C组 10.72±1.11 ▲# 40.38±1.44 ▲# A组(干预治疗后第3天) B组(干预治疗后第3天)
D组 14.04±0.92 ▲#* 46.02±1.90 ▲#*
▲
注:与 A 组比较,P<0.05;与 B 组比较,P<0.05;与 C 组比较,
#
* P<0.05
Note:vs. group A, P<0.05;vs. group B,P<0.05;vs. group C,
▲
#
* P<0.05
3.3 各组DFU模型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
干预治疗后第 3 天,A 组(空白组)大鼠创面组织有
少量炎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最少;B组大鼠创面组织有少
C组(干预治疗后第3天) D组(干预治疗后第3天)
量炎细胞浸润,新生毛细血管很少;C组大鼠创面组织炎
细胞浸润较多,有较少量新生毛细血管;D 组大鼠创面
组织炎细胞浸润较多,有少量新生毛细血管及肉芽组织
生长。干预治疗后第 7 天,A 组(空白组)大鼠创面组织
可见炎细胞浸润,有少量新生毛细血管和少量胶原纤
维;B组大鼠创面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量稍显增加,可见
炎细胞浸润及少量胶原纤维;C组大鼠创面组织可见少
量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数量增加,有较多胶原纤维沉 A组(干预治疗后第7天) B组(干预治疗后第7天)
积;D 组大鼠创面组织的炎细胞较少,有大量胶原纤维
沉积,肉芽组织增多,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增加。各
组DFU模型大鼠组织病理学显微图见图1。
3.4 各组DFU模型大鼠创面组织中β-catenin、GSK-3β、
Rspo3的mRNA表达水平
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与A组(空白组)比较,其余
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β-catenin、Rspo3 的 mRNA 表达水 C组(干预治疗后第7天) D组(干预治疗后第7天)
平均有升高,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降低,除干 图 1 各组 DFU 模型大鼠组织病理学显微图(HE 染
预治疗后第3天时B组的GSK-3β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 色,×40)
统计学意义(P<0.05);与 B 组比较,C 组和 D 组大鼠创 Fig 1 Histopathological micrograph of DFU model
面组织中β-catenin、Rspo3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升高, rats in each group(HE staining,×40)
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降低,除干预治疗后第3 1.5 ▲#* 3 d
▲#
天时 C 组的 GSK-3β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 7 d
(P<0.05);与 C 组比较,D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β-catenin、 1.0 ▲ ▲
Rspo3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升高,GSK-3β的mRNA表 β-catenin/β-actin
达水平均有降低,除干预治疗后第 3 天时的β-catenin 和 0.5
第 7 天时的 GSK-3β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 DFU 模型大鼠创面组织中β-catenin、
0
Rspo3、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见图2~图4。 A组 B组 C组 D组
▲
#
4 讨论 注:与 A 组比较,P<0.05;与 B 组比较,P<0.05;与 C 组比较,
* P<0.05
慢性溃疡创面愈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生
#
Note:vs. group A, P<0.05;vs. group B,P<0.05;vs. group C,
▲
血管作为肉芽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创面的愈合提供 * P<0.05
血氧供应,因此血管生成的多少及快慢能影响DFU创面 图 2 各 组 DFU 模 型 大 鼠 创 面 组 织 中 β-catenin 的
愈合 。传统中医同样也认为“创面难愈”关键在于肉芽 mRNA表达水平(x±±s,n=15)
[6]
生长期的气虚血瘀。只有气血足、局部瘀滞祛除,才能 Fig 2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β-catenin in wound
断生腐之源、生长皮,故临床治疗常以“祛瘀生新”为治 of DFU model rats in each group(x±±s,n=15)
·486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