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59
腹腔注射1%STZ溶液(30 mg/kg,以0.1 mol/L柠檬酸缓 表1 引物序列
冲液配制)以建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溶液后第3、7、 Tab 1 Primer sequence
14、21 天时,称量大鼠体质量并检测随机血糖。当随机 基因 序列
[5]
血糖≥16.7 mmol/L则认为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 (自此 β-catenin 正向5′-CTGACCAAACTGCTAAATGACG-3′
反向5′-GTGGTGATGGCGTAGAACAGTA-3′
开始,模型组大鼠换用普通饲料进行喂养;同时为防止
GSK-3β 正向5′-CACCAACAAGGGAGCAAA-3′
大鼠死亡,当血糖≥25 mmol/L 时给予适量胰岛素控制 反向5′-GCGTGAGGAGGGATAAGG-3′
血糖)。取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的大鼠以10%水合氯醛 Rspo3 正向5′-CTCCAAACCTTTGCTGTCAGA-3′
溶液腹腔注射麻醉后,制作溃疡创面:采用钕铁硼磁铁 反向5′-CAGCGAGACAAGAACGTGTA-3′
β-actin 正向5′-TCTGAACCCTAAGGCCAACC-3′
在大鼠背部左右两侧压出直径为 1 cm 的圆形全层皮肤
反向5′-CAGAGGCATACAGGGACAACA-3′
组织缺失,可深至筋膜层,达到实验动物创面溃疡的慢 长速度略快;注射 STZ 后,空白组大鼠体质量仍稳步增
[5]
性损伤程度 即为DFU模型成功建立。
长,而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未见明显增长甚至有所下降。
2.2.2 DFU 模型大鼠的创面干预治疗 取 DFU 模型大
鼠60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组,即生理盐水纱布组)、B 注射 STZ 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随机血糖水
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STZ后,与空白组
组(凡士林纱布组)、C组(明胶海绵组)、D组(三七/白及
比较,模型组大鼠随机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
胶海绵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先分别以相应纱布/敷
学意义(P<0.05)。造模过程中大鼠体质量变化见表2,
料覆盖创面后,再在上面覆盖无菌纱布,然后最外层以
绷带包扎,每 1~2 天换药一次。干预治疗后,大鼠单笼 血糖水平变化见表3(注:由于模型组大鼠在造模过程中
饲养,保持饲养环境通风良好、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每 时有死亡,因此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日明暗交替各 12 h;给予纯净水、普通饲料喂养。密切 表2 造模过程中大鼠体质量变化(x±±s,g)
观察大鼠有无撕咬纱布/敷料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Tab 2 Changes of body weight of rats during mode-
2.3 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ling(x±±s,g)
干预治疗后第 3、7 天时,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的创面 时期 空白组(n=10) 模型组(n=62~70)
愈合情况,包括创面色泽、渗出、组织水肿程度等情况。 第1周 190.4±9.2 193.0±8.8
第2周 200.6±5.2 210.0±2.9
然后将带有网格的透明膜贴在大鼠创面处,采用扫描仪
第3周 214.8±2.8 227.6±2.1
扫描并以 Adobe Photoshop CS6 软件测算创面面积,计 第4周 227.2±8.9 241.2±7.4
算创面愈合率[愈合率=(DFU 造模时创面面积-干预 第5周 240.0±9.5 263.8±6.1
第6周 255.0±10.2 278.2±10.3
治 疗 后 第 n 天 创 面 面 积)/DFU 造 模 时 创 面 面 积 ×
第7周 270.6±9.4 253.0±10.7 *
100%]。同时,每组取5只大鼠,采集创缘组织,在4%多 第8周 280.0±11.1 251.4±9.3 *
聚甲醛溶液中固定后,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 注:第 1 周为适应性饲养,第 2~5 周为模型组高糖高脂饲养,第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中炎细胞、毛细血管和肉 6~8周为注射STZ至干预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P<0.05
*
芽组织等情况。 Note:adaptive feeding in the first week,high-glucose and high-lip-
2.4 大 鼠 创 面 组 织 中 β-catenin、GSK-3 β 、Rspo3 的 id diet for model group during the 2nd to 5th week,STZ injection during
*
mRNA表达水平检测 the 6th to 8th week until intervention treatment;vs. blank group, P<
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每组取5只大鼠,采集创面 0.05
边缘组织,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水分,放 表3 造模过程中大鼠血糖水平变化(x±±s,mmol/L)
入无菌无酶的 EP 管中,置入冰盒并于-80 ℃条件下保 Tab 3 Changes of glucose blood levels in rats during
存待测。采用RT-PCR法检测。首先按照试剂(盒)说明 modeling(x±±s,mmol/L)
书步骤提取组织总 RNA 并反转录成 cDNA,再以 cDNA 时期 空白组(n=10) 模型组(n=62~70)
STZ注射前 5.88±0.33 6.08±0.15
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见表1)。扩增条件(反
注射STZ后第3天 6.10±0.43 28.20±2.56 *
应体系为 25 μL):95 ℃预变性 15 min;95 ℃变性 10 s, 注射STZ后第7天 6.39±0.29 26.56±2.71 *
55 ℃退火 30 s,72 ℃延伸 32 s,40 个循环。PCR 产物用 注射STZ后第14天 6.25±0.28 27.88±2.01 *
1.0%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染色、成像。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
*
2.5 统计学方法 Note:vs. blank group, P<0.05
*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3.2 各组DFU模型大鼠的创面愈合率
料以 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 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与A组(空白组)比较,其余
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C组和D
3 结果 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D组大鼠
3.1 造模过程中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水平变化 的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注射 STZ 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 0.05)。各组DFU模型大鼠的创面愈合率见表4。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