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54
算小鼠给药剂量 ,分别为150、450 mg/kg(以5%羧甲基 制备的 B、C、D 3 个组分组小鼠的耳廓肿胀度与模型组
[2]
纤维素钠生理盐水溶液溶解后给药);按表1中颈腰康胶 比较虽显著降低,但与颈腰康胶囊组比较仍显著升高,
囊各提取分离部位(A、B、C、D)制备得率折合计算其给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 B、C、D 3 个组分
药剂量,分别为 80、15、63、13 mg/kg(溶剂同前)。空白 均未富集到颈腰康胶囊的药效成分,提示其药效组分间
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 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与颈腰康胶囊组比较,B+D组分组
设定大鼠灌胃给药体积为10 mL/kg,醋酸地塞米松 小鼠耳廓肿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B组
[2]
片、颈腰康胶囊按临床用药剂量折算大鼠给药剂量 ,分 分与D组分联合药效与颈腰康胶囊相当,提示二者具有
别为100、313 mg/kg(溶剂同前);按表1中颈腰康胶囊各 协同抗炎消肿作用,可能共同作为颈腰康胶囊的抗炎消
提取分离部位(A、B、C、D)制备得率折合计算其给药剂 肿药效活性物质。
量,分别为54、10、44、9 mg/kg(溶剂同前)。空白对照组
2.2.3 大鼠足跖肿胀实验 参照文献[5-7]方法进行实
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
验。取大鼠10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
2.2.2 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参照文献[3-4]方法进行实
型组、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颈腰康胶囊组、A 组分
验。取雄性小鼠10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
组、B 组分组、C 组分组、D 组分组、B+D 组分组,分别按
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颈腰康胶囊组、A 组分组、B 组
“2.2.1”项下给药剂量连续给药5 d。于末次给药1 h后,
分组、C组分组、D组分组、B+D组分组,每组12只,分别
除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大鼠在右
按“2.2.1”项下给药剂量连续给药5 d。于给药第3天时,
后足注射1%角叉菜胶溶液0.1 mL进行致炎。测定致炎
取二甲苯按20 μL/只涂抹于小鼠右耳内外两侧;于末次
前和致炎后 1、2、3、4 h 时大鼠右后足跖容积,计算足跖
给药1 h后,用乙醚麻醉小鼠,再取二甲苯按20 μL/只涂
肿胀度。肿胀度(mL)=致炎后足跖容积-致炎前足跖
抹于小鼠右耳内外两侧。空白对照组小鼠双耳及其余
容积。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见表3。
组小鼠左耳始终不作任何处理。30 min 后,处死小鼠,
表3 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n=12)
剪下其双耳,用打孔器在相同部位打下圆形耳片并称定
质量,计算小鼠耳廓肿胀度、肿胀率及肿胀抑制率。耳 Tab 3 Results of paw edema tests in rats of each
廓肿胀度(mg)=右耳片质量-左耳片质量;肿胀率 group(n=12)
(%)=(右 耳 片 质 量 - 左 耳 片 质 量)/左 耳 片 质 量 × 组别 给药剂量, 肿胀度(x±s),mL
100%;肿胀抑制率(%)=(模型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 mg/kg 致炎后1 h 致炎后2 h 致炎后3 h 致炎后4 h
空白对照组 0.033±0.044 0.028±0.052 0.010±0.058 0.036±0.045
平均肿胀度)/模型组平均肿胀度×100%。各组小鼠耳 模型组 0.348±0.045 ## 0.617±0.046 ## 0.704±0.072 ## 0.553±0.087 ##
廓肿胀实验结果见表2。 地塞米松组 100 0.191±0.027 ##** 0.426±0.078 ##** 0.261±0.056 ##** 0.188±0.036 ##**
颈腰康胶囊组 313 0.250±0.058 ##** 0.508±0.079 ##** 0.418±0.080 ##** 0.314±0.055 ##**
表2 各组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结果(n=12)
A组分组 54 0.263±0.053 ##** 0.503±0.097 ##** 0.410±0.077 ##** 0.308±0.065 ##**
Tab 2 Results of ear swelling tests in mice of each B组分组 10 0.313±0.031 ##*ΔΔ 0.574±0.050 ##*Δ 0.602±0.087 ##**ΔΔ 0.410±0.071 ##**ΔΔ
group(n=12) C组分组 44 0.290±0.028 ##**Δ 0.567±0.053 ##*Δ 0.534±0.073 ##**ΔΔ 0.368±0.058 ##**Δ
组别 给药剂量,mg/kg 肿胀度(x±s),mg 平均肿胀率,% 肿胀抑制率,% D组分组 9 0.296±0.024 ##**Δ 0.564±0.049 ##*Δ 0.530±0.107 ##**ΔΔ 0.385±0.091 ##**Δ
空白对照组 0.367±0.219 2.26 B+D组分组 19 0.248±0.049 ##** 0.511±0.076 ##** 0.409±0.065 ##** 0.318±0.055 ##**
模型组 15.167±2.394 ## 86.55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
*
##
#
地塞米松组 150 1.950±0.481 ##** 11.94 87.14 0.05, P<0.01;与颈腰康胶囊组比较,P<0.05,P<0.01
ΔΔ
**
Δ
颈腰康胶囊组 450 4.200±1.481 ##** 24.02 72.31 Note:vs. blank control group,P<0.05,P<0.01;vs. model group,
#
##
A组分组 80 5.158±1.000 ##** 29.27 65.99 * P<0.05, P<0.01;vs. Jingyaokang capsule group,P<0.05, P<
* *
Δ
Δ Δ
B组分组 15 8.917±0.359 ##**ΔΔ 50.99 41.21
C组分组 63 7.592±0.617 ##**ΔΔ 37.59 49.94 0.01
D组分组 13 7.125±0.981 ##**ΔΔ 39.75 53.02 如表3所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
B+D组分组 27 5.433±0.633 ##** 27.85 64.18 胀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模型
##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 P<0.01;与颈 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颈腰康胶囊组大鼠足跖肿胀
**
腰康胶囊组比较,P<0.01 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颈腰康
ΔΔ
##
* *
Note:vs. blank control group,P<0.01;vs. model group, P<
胶囊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功效。与颈腰康胶囊组比较,
0.01;vs. Jingyaokang capsule group,P<0.01
ΔΔ
如表2所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廓肿 各组分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差异结果与“2.2.2”项下小鼠
胀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模型 耳廓肿胀实验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B组分与D组分联
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颈腰康胶囊组小鼠耳廓肿胀 合药效与颈腰康胶囊相当,二者具有协同抗炎消肿作
度显著降低(P<0.01),表明颈腰康胶囊具有显著的抗 用,可能共同作为颈腰康胶囊的抗炎消肿药效活性
炎消肿效果。与颈腰康胶囊组比较,A组分组小鼠耳廓 物质。
肿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 A 组分为颈 2.3 药效组分质谱解析
腰康胶囊药效成分的总体富集部位;而基于A组分分离 按“2.2”项下药效学实验结果,对颈腰康胶囊的功效
·480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