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2019年1月第30卷第2期
P. 107
(B2 )。正常基质效应=B1/B2×100%。结果显示,氟康唑 对照品溶液和内标工作液,进样分析,得峰面积(C1),
的正常基质效应为92.7%~100.4%,内标的正常基质效 在-4 ℃贮存 7 d 以及室温放置 8 h 后进样分析,得峰面
应为(96.2±4.6)%,RSD均小于5%(n=3),提示正常血 积(C2 )。结果,上述样品峰面积的偏差[(C2-C1 )/C1]均
浆的基质效应不影响待测物的测定,详见表2。 在±5%范围内,提示其在上述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表2 基质效应试验结果 2.10 稀释效应考察
Tab 2 Results of matrix effect tests 取“2.3.2”项下氟康唑质量浓度为 25 000 ng/mL 的
理论质 正常血浆,% 溶血血浆,% 高脂血浆,% 质控血浆样品适量,用空白血浆稀释 10 倍,平行配制 6
待测物 量浓度, 基质 RSD 基质 RSD 5%高脂血浆 10%高脂 15%高脂 RSD 份,按“2.3.3”项下方法处理后,再按“2.1”项下色谱与质
ng/mL 效应 (n=3) 效应 (n=3) 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n=9)
氟康唑 30 95.9±3.2 3.3 97.9±4.0 4.1 93.7±1.2 89.2±2.9 87.8±2.3 2.5 谱条件进样分析,以随行标准曲线计算各样品的精密度
3 750 97.6±2.8 2.9 100.1±3.7 3.7 95.1±4.3 92.2±3.5 88.7±5.1 4.6 与准确度。结果显示,经稀释后血浆样品的日内、日间
内标 1 000 96.2±4.6 4.8 101.7±3.9 3.8 92.9±3.5 90.5±3.1 85.8±6.3 4.8
RSD 及准确度分别为 6.5%、7.7%、96.1%,符合生物样
2.8.2 溶血基质效应 取冻存全血样品适量,加至空白
品定量分析的相关要求 ,提示稀释效应不会影响待测
[13]
血浆中,混匀,得5%(V/V)溶血血浆,按“2.3.3”项下方法
物的测定。
处理,制得溶血基质,以该溶血基质为溶剂,平行配制氟
2.11 残留效应考察
康唑低、高质量浓度(30、3 750 ng/mL)的溶血基质质控
在测定最高质量浓度(5 000 ng/mL)标准曲线血浆
样品各3份,进样分析,得峰面积(B3 )。以乙腈为溶剂配
样品后,同法测定空白血浆样品以考察方法的残留效
制相应质量浓度(30、3 750 ng/mL)的氟康唑对照品溶
应。结果显示,在待测物及内标对应的保留时间处,空
液,进样分析,得峰面积(B2 )。溶血基质效应=B3/B2×
白血浆样品相应色谱峰峰面积与定量下限质量浓度(10
100%。结果显示,氟康唑的溶血基质效应为 93.9%~
ng/mL)血浆样品相应色谱峰峰面积的比值小于 1%,视
103.8%,内标的溶血基质效应为(101.7±3.9)%,RSD
为基线平齐 ,表明残留效应不影响后续血浆样品的
[13]
均小于5%(n=3),提示5%溶血血浆的基质效应不影响
测定。
待测物的测定,详见表2。
2.8.3 高脂基质效应 取20%脂肪乳注射液各适量,分 3 讨论
别加至空白血浆中,混匀,得 5%、10%、15%(V/V)高脂 3.1 内标的选择
血浆,按“2.3.3”项下方法处理,制得高脂基质,以该高脂 本研究采用氟康唑的氘代同位素氟康唑-d4作为内
基质为溶剂,平行配制氟康唑低、高质量浓度(30、3 750 标,其与氟康唑具有相同的色谱保留时间、相似的提取
ng/mL)的高脂基质质控样品各 3 份,进样分析,得峰面 回收率和离子化效率,与其他内标相比,能最大程度地
[12]
积(B4)。以乙腈为溶剂配制相应质量浓度(30、3 750 避免或减少其他物质及基质效应的干扰 ,有助于提高
ng/mL)的氟康唑对照品溶液,进样分析,得峰面积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B2 )。高脂基质效应=B4/B2×100%。结果显示,氟康唑 3.2 前处理方法及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在 5% 、10% 、15% 高 脂 血 浆 中 的 基 质 效 应 分 别 为 本法进样量少(3 μL),且分析时间短(3.1 min),优
90.8%~99.4%、86.3%~95.7%、83.6%~93.8%,内标 于现有文献报道 [7-10] ,能满足临床大样本同时检测的需
的高脂基质效应分别为(92.9±3.5)%、(90.5±3.1)%、 求。与液-液萃取法或固相萃取法比较,本法所采用的
(85.8±6.3)%,RSD均小于5%(n=9),提示高脂血浆的 乙腈沉淀蛋白前处理方法具有简便易行、操作快速的特
[14]
基质效应不影响待测物的测定,详见表2。 点,可显著提高分析效率 。
2.9 稳定性试验 在色谱条件优化方面,本课题组前期考察了乙腈、
取“2.3.2”项下氟康唑低、高质量浓度(30、3 750 0.1%甲酸溶液-甲醇、水-乙腈等流动相体系的分离效
+
ng/mL)质控血浆样品各 6 份,按“2.3.2”项下方法处理 果。有研究指出,在 ESI 检测模式下,在水相中加入酸
后,再按“2.1”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分析,分别考察 性溶剂,可有助于增强化合物的离子化效率,提高检测
其冻融 3 次(-80 ℃~25 ℃)、-80 ℃冻存 7 d、-20 ℃ 灵敏度,并有助于改善色谱峰峰形 [15-16] 。前期预试验结
冻存 7 d、室温放置 8 h 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各样品实 果也显示,以 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
测质量浓度与理论质量浓度的偏差均在±15%范围内, 脱时,可获得良好的峰形及较快的分析速度,故最终以
提示其在上述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另按“2.2.2”“2.2.3” 此作为色谱流动相。
项下方法分别配制质量浓度均为 1.0 μg/mL 的氟康唑 在质谱条件优化方面,本课题组前期分别考察了氟
·238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2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