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中国药房》2025年13期
P. 116

表5 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过敏史不明确;结合临床指南、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
                   临床表现                                       献 [3,9] 可知,有碘过敏史的患者若再次使用或接触非离子
           累及系统/器官                   临床表现(例次数)
                    种类/种                                      型碘造影剂,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 ADR。剩余 13 例过
           循环系统      18  血压偏低或测不到(16)、口唇颜面或肢体发绀(9)、面色苍白(5)、心脏骤停
                        (5)、脉搏弱或消失(4)、大汗(4)、心率减慢(4)、心率增快(4)、心音和呼吸音消  敏史不明确的患者,其潜在的药物过敏风险同样不容忽
                        失(3)、寒颤(3)、心跳停止(2)、体温下降(2)、心前区及双上肢疼痛(1)、脉搏强  视。笔者认为,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患者死亡可能与其
                        (1)、室颤(1)、高热(1)、肢端湿冷(1)、皮温稍低(1)       过敏史有关。
           神经系统      13  意识丧失(8)、呼之不应(5)、抽搐或肌张力高(5)、头晕或晕厥(5)、意识不清
                        (3)、神志不清(2)、躁动不安(2)、口吐白沫(2)、牙关紧咬(2)、意识模糊(1)、问  3.1.3 致死药物类型、过敏试验及死亡原因分析
                        之不答(1)、脑肿胀(1)、肌肉紧张和颤抖(1)                  43 例死亡患者中,碘海醇和碘普罗胺致死的有 27
           呼吸系统      10  呼吸困难(18)、呼吸停止(9)、胸闷(5)、喉头水肿(3)、呼吸急促(3)、咳嗽(2)、  例(62.79%),数量相对较多,而其他非离子型碘造影剂
                        咽部不适(2)、呼吸微弱(1)、喉头充血(1)、咳痰(1)
                                                                                                          [10]
           皮肤及附属器官   7  皮疹(8)、局部皮肤发绀(3)、皮肤发红(2)、溃疡(2)、皮肤瘙痒(1)、皮肤见风团  致死数量相对较少(16 例,占 31.21%),与张敏红等 和
                        (1)、水疱(1)                             McDonald等 的分析结果相一致,提示非离子型碘造影
                                                                        [11]
           全身性伤害     5  全身发绀(4)、全身瘫软无力(1)、全身湿冷(1)、全身水肿(1)、全身麻木(1)  剂致患者死亡可能与致死药物类型有关。关于过敏试
           消化系统      5  呕吐(10)、恶心(7)、腹胀(1)、腹痛(1)、腹泻(1)
           五官(眼科)    4  双瞳散大(5)、对光反应迟钝(3)、光反应弱(1)、双眼向右侧凝视(1)  验,6 例患者的过敏试验为阴性,其余 37 例未进行过敏
           泌尿系统      3  大小便失禁(2)、红棕色尿(1)、腰痛(1)
                                                              试验,由于大多数患者未进行过敏试验,故无法评估过
                   表6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关联结果                           敏状态与死亡结局的因果关系。虽有研究表明,碘过敏
           后项         前项          支持度百分比/%  置信度百分比/%  增益/%    试验对非离子型碘造影剂ADR的发生没有预防价值 ,
                                                                                                           [12]
           呼吸停止       意识丧失、发绀       11.63    80.00    3.82
           呕吐         恶心            16.28    85.71    3.68    且相关说明书也未明确提出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还有
           血压偏低或测不到   呼之不应          11.63    80.00    2.29    研究表明,碘过敏试验本身会引发过敏反应,也存在假
           血压偏低或测不到   双瞳散大          11.63    80.00    2.29    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因此诸多临床检查均未要求进行
                                                                              [13]
           发绀         面色苍白          11.63    80.00    2.15
           发绀         意识丧失 、呼吸困难    11.63    80.00    2.15    碘过敏试验;但是,为降低 ADR 的死亡率或严重程度,
           呼吸困难       面色苍白          11.63    80.00    1.91    笔者建议应进行相应的过敏试验。本研究发现,非离子
           呼吸困难       心脏骤停          11.63    80.00    1.91    型碘造影剂致患者死亡的原因有多种情况,其中死于过
           呼吸困难       意识丧失、发绀       11.63    80.00    1.91
                                                              敏性休克的有 22 例(51.16%),提示过敏性休克可能是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过敏性休克
                                                              的发生往往很迅速,因此在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时,
                                                              临床应注意密切观察,尤其是在给药后的30 min内。
                                                              3.1.4 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及给药速度分析
                                                                  43 例死亡患者中,静脉注射 27 例、动脉注射 15 例、
                                                              腰穿注射1例,静脉注射死亡患者占比较高,可能是静脉
                                                              注射大多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团快速注射所致。关于
                                                              给药剂量,34 例患者提及了给药剂量,符合非离子碘造
                                                              影剂的使用范围,也有1例患者仅接受了2.1~2.4 g非离
                                                              子型碘造影剂就发生了死亡,提示即便是小剂量或处于
                                                              剂量范围内,非离子碘造影剂仍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图1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网络关联图
                                                              关于给药速度,2~3 mL/s 的有 7 例,0.3 mL/s 的有 1 例,
                                                        [7]
          加之自身基础疾病较多,故更易发生 ADR 甚至死亡 。                         4~5 mL/s的有2例,速度不详的有33例。研究表明,在
          笔者认为,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患者死亡可能与其年龄                            2~5 mL/s的注射速度范围内,随着给药速度增大,ADR
          有关。                                                 也相应增多;当注射速度为5 mL/s时,其引发ADR的概
                                                                                         [14]
          3.1.2 原患疾病及药物过敏史分析                                  率是最低注射速度的 8~9 倍 。由此可见,为降低
              43 例死亡患者的原患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系统疾                         ADR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注射速
          病(13 例,占 30.23%)、消化系统疾病(13 例,占 30.23%)              度不宜过快,同时临床应在注射时予以密切关注。
          和呼吸系统疾病(6例,占13.95%)等,且多伴有冠心病、                       3.1.5 ADR发生时间及患者死亡时间分析
          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史,表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患                                43 例死亡患者的 ADR 发生时间较快,最短为注射
                                              [8]
          者死亡可能与其原患疾病和身体状况有关 。笔者通过                            后1 min,最长为注射后48 h,且大部分患者(48.84%)发
          分析患者过敏史发现,1例有青霉素及磺胺过敏史,1例                           生在用药后 30 min 内,与多篇文献的分析结果相一
          有碘海醇过敏史,28例无药物过敏史情况,剩余13例的                          致 [10―11,13] ,进一步证实了非离子碘造影剂致患者ADR发


          · 1658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3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3期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