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中国药房》2025年13期
P. 115
(16 例)、碘普罗胺(11 例)、碘克沙醇(6 例)、碘帕醇(5 表3 43例死亡患者的造影/CT检查项目、给药途径、给
例)等。过敏试验阴性的有 6 例,未做过敏试验的有 37 药剂量及给药速度
例。患者死亡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过敏性休克(22例, 小计/
药物类别 造影/CT检查项目(例数) 给药途径(例数) 给药剂量(例数) 给药速度(例数)
占51.16%)、心脏骤停(5例,占11.63%)、肺水肿(5例,占 例
碘海醇 腹部CT(3)、冠状动脉造影 静脉注射(9)、动 2.1~45.0 g(15)、2.5~3 mL/s(3)、 16
11.63)和多器官衰竭(1例,占2.33%)等。 (2)、脑血管造影(3)、胸部 脉注射(6)、腰穿 不详(1) 4~5 mL/s(1)、
表2 致死药物类型、过敏试验及死亡原因 CT(2)、胸腹部CT(2)、颈动 注射(1) 不详(12)
脉血管造影(1)、腰椎造影
药物 过敏试验(例数) 死亡原因(例数) 小计/例 构成比/% (1)、静脉尿路造影(1)、腹部
碘海醇 阴性(2),未做(14) 过敏性休克(8)、呼吸抑制(1)、心脏骤停(2)、多 16 37.21
和盆腔CT(1)
器官衰竭(1)、急性血管炎(1)、颅内蛛网膜下腔
碘普罗胺 腹部CT(1)、肝脏CT(1)、冠 静脉注射(7)、动 21.0~60.0 g (7)、2~3 mL/s(3)、 11
出血(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脑水肿(1) 状动脉造影(2)、脑血管造影 脉注射(4) 不详(4) 不详(8)
碘普罗胺 阴性(2),未做(9) 过敏性休克(7)、心脏骤停(1)、肝/肾功能损伤 11 25.58 (1)、头颅 CT(1)、胸部 CT
(1)、不可逆致死性脑病(1)、肺水肿(1)
(3)、左下肢深静脉造影(1)、
碘克沙醇 阴性(1),未做(5) 过敏性休克(4)、全身性皮炎(1)、肺水肿(1) 6 13.95 主动脉造影(1)
碘帕醇 阴性(1),未做(4) 肺水肿(2)、过敏性休克(1)、史-约综合征(1)、 5 11.63
碘克沙醇 脑血管造影(2)、腹部 CT 静脉注射(3)、动 13.5~32.0 g(5)、不详(6) 6
心脏骤停(1)
(1)、胸腹部CT(2)、冠状动 脉注射(3) 不详(1)
碘佛醇 未做(3) 过敏性休克(2)、心脏骤停(1) 3 6.98 脉造影(1)
碘美普尔 未做(1) 肺水肿(1) 1 2.33 碘帕醇 冠状动脉造影(1)、静脉尿路 静脉注射(3)、动 22.2~30.0 g(3)、不详(5) 5
非离子型碘造影 未做(1) 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衰竭(1) 1 2.33
造影(2)、脑血管造影(1)、胸 脉注射(2) 不详(2)
剂(药名不详) 部CT(1)
合计 43 100
碘佛醇 胸部CT(1)、左下肢深静脉 静脉注射(3) 33.9~35.0 g(3) 0.3 mL/s(1)、不 3
2.5 造影/CT 检查项目、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及给药 造影(1)、腹部CT(1) 详(2)
碘美普尔 腹部CT(1) 静脉注射(1) 60.0 g(1) 4 mL/s(1) 1
速度
非离子型碘造影 胸部CT(1) 静脉注射(1) 不详(1) 3 mL/s(1) 1
本研究对43例死亡患者的造影/CT检查项目、给药 剂(药名不详)
途径、给药剂量及给药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 合计 43
3 可见,患者的造影/CT 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胸部 CT(8 表4 ADR发生时间及患者死亡时间
例)、脑血管造影(7例)、腹部CT(7例)、冠状动脉造影(6 类别 时间 例数 构成比/%
例)等。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27 例)、动脉注射(15 ADR发生时间 ≤5 min 14 32.56
6~30 min 7 16.28
例)、腰穿注射(1例)。关于给药剂量,其中34例提及了 31~60 min 2 4.65
给药剂量,均符合各个非离子碘造影剂的剂量范围,另 1~24 h 13 30.23
外 9 例不详。关于给药速度,2~3 mL/s 的有 7 例,0.3 >1 d 3 6.98
术中或检查结束后(<24 h) 4 9.30
mL/s的有1例,4~5 mL/s的有2例,另外33例不详。 患者死亡时间 ≤60 min 9 20.93
2.6 ADR的发生时间及患者死亡时间 1~3 h 7 16.28
4~24 h 8 18.60
本研究对43例死亡患者ADR的发生时间及死亡时
1~3 d 4 9.30
间进行分析,可知患者 ADR 发生时间最短为注射后 1 >4 d 12 27.91
min,最长为注射后 48 h,其中发生在 0~30 min 的有 21 时间不详(<24 h) 3 6.98
[6]
例(48.84%)。患者死亡时间最短为注射后 3 min,最长 度≥80%、最大前项数为 5 ,关联结果见表 6、图 1。由
为注射后 3 个月,其中在发生 ADR 当天死亡的有 27 例 表 6 及图 1 可见,发绀、呼吸困难、呼吸停止、面色苍白、
(62.79%),第2天及之后死亡的有16例(37.21%)。ADR 血压偏低或测不到、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相互之间关
发生时间及患者死亡时间见表4。 联性较强,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2.7 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3 讨论
本研究根据《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对43例患 3.1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患者死亡的特点
者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见表5。由 3.1.1 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析
表5可见,患者主要累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43 例死亡患者中,男性病例数略少于女性,且组间
皮肤及附属器官等八大系统/器官,共计65种临床表现。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相关报道以男性为主的结
[3]
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18 例 论不一致 。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其他文献 后认为,非离
[4]
次)、血压偏低或测不到(16例次)、口唇颜面或肢体或局 子型碘造影剂致患者死亡可能与性别无关。死亡患者
部皮肤或全身发绀(16例次)、呕吐(10例次)、呼吸停止 的年龄以 51~85 岁为主,无低年龄段人群,这可能与中
(9例次)等。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临床表现进 老年患者的代谢特征和身体机能有关;此外,该年龄段
行进一步的关联分析,参数设置为支持度≥10%、置信 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人,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3 · 1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