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国药房》2025年12期
P. 112

从性各维度评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查人群的 42.0%,而本研究中初中及以上学历者仅占调
          0.001)。结果见表3。                                       查人群的12.7%。(2)本研究调查对象均为居住在四川甘

                   表3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                            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患者,其居住地距离成都较远,无
                依从性评价/例(%)          依从性评分[M(P 25,P 75)]/分     法及时复诊获取用药服务;且藏族患者对首次诊断处方
           组别
                依从性良好 依从性差 条目1~3  条目4~6  条目7~9 条目10~12  总得分   药品的依赖性较高,若藏区存在首次诊断处方药品难以
           对照组    27   360  5.0    5.0   5.0   6.0   21.0
          (n=387)  (7.0)  (93.0) (4.0,7.0)  (4.0,6.75) (4.0,6.0) (5.0,7.0) (19.0,23.0)  获取或药品生产厂家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导致需长期服
           干预组   120   267  10.0  13.0   7.0   10.0  39.0     药的藏族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 。(3)用药依从性
                                                                                             [15]
          (n =387) (31.0)  (69.0) (9.0,11.0) (12.0,14.0) (6.0,9.0) (9.0,11.0) (37.0,42.0)  判定标准不同。既往有研究采用自制规则或量表评价
           Z/χ  2  72.631  -20.282  -22.532  -13.972  -18.709  -19.774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藏族慢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4,13―15] ,可能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而本研究采用12条目用药依从性量表从4个维度
          2.3 两组患者的安全性评价
                                                              进行评价,该量表的内容更加科学全面,因此与既往调
              对照组患者因使用心血管系统药物、代谢及内分泌
                                                              查结果存在差异。
          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分别有10、3、1
                                                              3.2 “互联网+”藏语用药服务可提高藏族慢病患者的
          例,发生率分别为 2.6%、0.8%、0.3%,总发生率为 3.6%;
                                                              用药依从性及安全用药意识
          干预组患者因上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分别有 7、5、0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用药
          例,发生率分别为1.8%、1.3%、0,总发生率为3.1%;两组
                                                              依从性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互联网+”藏语用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
                                                              药服务可有效提高藏族慢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互联
          ADR及临床表现见表4。
                                                              网+”藏语用药服务内容包括药品的使用方法、常见
                 表4 两组患者的ADR及临床表现(例)
                                                              ADR、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药品储存条件等信息,
           所用药品类别        对照组(n=387)         干预组(n=387)        能协助患者正确地储存和使用药品,有助于 ADR 的预
           心血管系统药物
            CCB类         踝部水肿(2)、心悸(2)、面部潮红(1)                防及识别。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的 ADR 总发
            ACEI类        咳嗽(2)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课题组在对干预组出
            硝酸酯类         头痛(1)              心悸(1)
                                                              现ADR的患者进行回访时发现,有4例患者表示通过藏
            抗血小板类        牙龈出血(1)、皮肤瘀斑(1)
            α受体阻滞剂                          体位性低血压(2)         语用药服务了解到了所用药品的安全信息,并意识到在
            他汀类                             恶心(2)、肌肉疼痛(1)、腹痛(1)  用药期间出现的不适症状属于 ADR,表明其对 ADR 的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药物
            口服降糖药        低血糖(1)             低血糖(2)、腹痛(1)      认知度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的安全用药
            胰岛素类         低血糖(2)                               意识。
            双磷酸类抗骨质疏松药                      腹痛(1)             3.3 ADR发生率作为藏族慢病患者用药安全性评价指
            糖皮质激素类                          肥胖(1)
           呼吸系统药物                                             标存在局限性
            SABA         心悸(1)                                    本研究以关联性评价结果为“肯定”“很可能”“可
             CCB:钙通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SABA:短               能”的 ADR 的发生率作为评价藏族慢病患者用药安全
          效β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性的指标。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患者的“用
          3 讨论                                                药错误”为用药依从性差所致,不属于 ADR 范畴,故干
          3.1 藏族慢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容乐观                                预后 ADR 发生率未见明显下降,因此采用居家用药错
              本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藏语用药服务实施前,                        误发生率这一指标对藏族慢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进行
                                                                              [16]
          我院门诊藏族慢病患者用药依从良好的比例仅为7.0%,                          评价可能更为准确 。国内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相关
                                    [12]
                                                                                                           [17]
          远低于汉族慢病患者(54.8%) ,也低于其他地区的藏                         数据显示,居家用药错误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族患者(14.33%~52.0%)     [4,13―14] 。原因可能为:(1)四川        居家用药安全问题已成为临床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藏区的经济、教育、医疗条件较为滞后,我院门诊藏族慢                           对于藏族慢病患者,居家用药错误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治
          病患者受教育程度、对汉语文字语言的掌握程度均远低                            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ADR/不良事件,甚至危
          于云南迪庆藏区、西藏藏区的慢病患者                [3―4,13―15] 。如,孙创  及生命。因此,将居家用药错误发生率作为衡量藏族慢
              [14]
          斌等 在针对西藏高原藏、汉族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                            病患者用药安全性的指标,可能更具现实意义和研究价
          中发现,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藏族患者占藏族调                            值,这也是本课题组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 1518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2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2期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