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中国药房》2025年12期
P. 111
表1 国家ADR监测中心2005年版因果关系判定标准
评价分级 项目1 项目2 项目3 项目4 项目5
肯定 + + + + -
很可能 + + + ? -
可能 + ± ±? ? ±?
可能无关 - - ±? ? ±?
A.药品标签
待评价 需要补充材料才能评价
无法评价 评价的必需资料无法获得
+:肯定;-:否定;±?:难以肯定或否定;?:不清楚。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
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P25,P75 )表示,采用 Kruskal-
2
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采用χ 检验
或 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双侧检
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例(%%)]
项目 指标 对照组(n=387) 干预组(n=387) χ 2 P
性别 男性 269(69.5) 269(69.5) - -
女性 118(30.5) 118(30.5)
年龄 <35岁 39(10.1) 36(9.3) 0.160 0.923
35~<65岁 312(80.6) 316(81.7)
≥65岁 36(9.3) 35(9.0)
B.汉语版用药服务内容 C.藏语版用药服务内容 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 338(87.3) 338(87.3) - -
图2 口服药品的“互联网+”藏语用药服务内容示例 初中及以上 49(12.7) 49(12.7)
文字掌握程度 藏语 149(38.5) 149(38.5) - -
分)、“总是”(5分),总分6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用 藏语+汉语 19(4.9) 19(4.9)
文盲 219(56.6) 219(56.6)
药依从性越好 [8―9] 。患者依从率=(12 条目用药依从性
语言掌握程度 藏语 351(90.7) 351(90.7) - -
量表实际得分/该量表总分)×100%。若依从率≥70%, 藏语+汉语 36(9.3) 36(9.3)
是否使用微信 是 349(90.2) 346(89.4) 0.127 0.722
表示依从性良好;若依从率<70%,则表示依从性差 。
[10]
否 38(9.8) 41(10.6)
(3)患者用药安全性:根据国家 ADR 监测中心公布的 是否独居 是 24(6.2) 34(8.8) 1.864 0.172
否 363(93.8) 353(91.2)
ADR 分析原则进行六级关联性评价(图 3、表 1),分为 有无陪同就诊 有 368(95.1) 377(97.4) 2.902 0.088
“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 无 19(4.9) 10(2.6)
慢病类型 a 心脑血管疾病 194(50.1) 214(55.3) 6.640 0.249
价” ;将关联性评价结果为“肯定”“很可能”“可能”的 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 123(31.8) 130(33.6)
[11]
判定为ADR,并就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57(14.7) 48(12.4)
慢性神经系统疾病 49(12.7) 56(14.5)
序号 分析项目 结果评定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38(9.8) 45(11.6)
1 所用药品与ADR/不良事件的出现有无合 有□ 无□ 慢性肾脏疾病 10(2.6) 24(6.2)
理的时间关系? a:同一患者可能合并多种慢病类型,故合计值大于总例数;-:数
2 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ADR类型? 是□ 否□ 不明□ 据一致,未进行统计学比较。
3 停药或减量后,症状是否消失或减轻? 是□ 否□ 不明□ 未停药或未减量□
4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 是□ 否□ 不明□ 未再使用□ 2.2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
的ADR/不良事件? 对照组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比例为7.0%,依从性差的
5 ADR/不良事件是否可用联合用药的作用、 是□ 否□ 不明□
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 患者比例为 93.0%;干预组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比例为
图3 国家 ADR 监测中心 2005 年版《药品不良反应/事 31.0%,依从性差的患者比例为 69.0%;两组组间比较差
件报告表》中的分析原则项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干预组患者用药依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2 · 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