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中国药房》2025年12期
P. 101
1.2.2 分组与干预 2 结果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由医护人员按照我院骨科围手术期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 356 例,年龄 29~82 岁,平均
疼痛治疗临床路径实施的术后疼痛管理(无临床药师参 (63.66±9.42)岁;男性125例,女性231例。对照组和观
与),相关医嘱通过前置审核系统自动进行审核干预,其 察组患者各17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手术类
型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DRPs由研究助理通过标准化流程记录。观察组患者接
结果见表2。
受由多学科协作团队(有临床药师参与)提供的术后疼
痛管理,临床药师的工作具体包括:(1)术前协助医生制 表2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性别/例(%) 手术类型/例(%)
定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对患者进行疼痛和用药教育,并 组别 n 年龄(x±s)/岁 体重(x±s)/kg
男性 女性 膝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开展焦虑失眠治疗干预。(2)术中配合麻醉医师优化麻 对照组 178 63.86±9.19 69.72±11.10 66(37.1) 112(62.9) 101(56.7) 77(43.3)
观察组 178 63.47±9.66 71.07±12.29 59(33.1) 119(66.9) 105(59.0) 73(41.0)
醉方案。(3)术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疼痛评分工具,开展
t/χ 2 0.382 0.794 0.604 0.184
疼痛和睡眠质量动态监护,进行个体化的用药调整;通 P 0.703 0.428 0.437 0.668
过疼痛药物治疗管理和前置医嘱审核系统进行医嘱审
2.2 DRPs类型及原因
核,识别阿片类 DRPs,并进行标准化定性与分类,同时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共存在162个DRPs,分别涉及
针对 DRPs 加强医护人员用药培训,进行不合理用药干 91 例和 52 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预。(4)监测并及时处理药品不良反应。在此过程中,若 0.001)。
医护人员/患者接受建议并完全执行视为干预成功。由 对照组91例患者共存在104个DRPs,其中发生1个
于本研究的干预性质,患者和医护人员、临床药师均知 DRPs的患者有79例(占86.8%),发生2个DRPs的有11
晓分组情况,故本研究并未实施盲法。 例(占 12.1%),发生 3 个 DRPs 的有 1 例(占 1.1%);观察
1.3 数据收集和指标评价 组52例患者共存在58个DRPs,其中发生1个DRPs的患
(1)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 者 有 46 例(占 88.5%),发 生 2 个 DRPs 的 有 6 例(占
11.5%)。利用 PCNE 分类系统 9.1 版进行分析,两组患
重、手术类型、用药医嘱、住院时间等。(2)按照阿片类药
者的主要问题均为治疗有效性问题,问题类型主要为
物DRPs评价标准(表1)进行评价,并利用PCNE分类系
“治疗不佳”或“未经治疗的症状或适应证”;引起 DRPs
[7]
统 9.1 版 对其 DRPs 的发生原因、干预措施及结果等进
的原因主要为存在用药指征但未给予药物治疗、重复用
行分类、编码及统计。(3)术后1~7 d每天对两组患者的
药、给药频次过低、疗程过短等。结果见表3、表4。
疼痛及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利用 NRS 进行疼痛评估,总
表3 两组患者阿片类药物DRPs类型分布[个(%%)]
分为 0~10 分,≤3 分为轻度疼痛,>3 分为中重度疼
PCNE分类系统问题类型 对照组(n=104) 观察组(n=58) 合计(n=162)
[6]
痛、需要进行药物干预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1治疗有效性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 P1.1治疗无效/治疗失败 0(0) 0(0) 0(0)
P1.2治疗不佳 19(18.3) 24(41.4) 43(26.5)
量,总分为0~21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良好,>7分表 P1.3未经治疗的症状或适应证 48(46.2) 22(37.9) 70(43.2)
[8]
示睡眠质量欠佳、需要进行干预 。(4)药品不良反应判 P2治疗安全性
P2.1(可能)发生药品不良事件 37(35.6) 12(20.7) 49(30.2)
定: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利用诺
氏评估量表判断不良反应与阿片类药物的关联性,≥1 2.3 针对DRPs的干预措施及实施结果
分表示相关,并对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临床药师针对来自观察组的 58 个 DRPs 共进行了
88次干预,其中利用前置审核系统对医嘱中药物层面的
1.4 统计学方法
用法用量、相互作用、重复用药、治疗疗程等问题进行审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年
核,成功拦截并一次性干预解决 26 个 DRPs。临床药师
龄、体重、NRS评分、PSQI量表评分、住院时间等计量资
经查房、监护和疼痛评估发现医护患不同层面的 DRPs
料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
共32个;针对这些问题,临床药师通过协助医生优化治
较采用配对t检验;NRS、PSQI量表评分的时间效应检测 疗方案、指导护士规范给药操作流程、对患者及家属开
采用ANOVA检验。患者性别、手术类型、DRPs问题数、 展床旁用药教育和治疗评估等措施,共进行了62次针对
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 性干预,成功解决 23 个 DRPs。最终,共有 49 个 DRPs
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数据分析由统计人员独立 (84.5%)被解决,9个DRPs(15.5%)因患者个体差异或治
在盲态下完成,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 疗需求而未被完全解决。具体干预层面及结果见表5。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2 · 1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