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中国药房》2025年9期
P. 129
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 GLP-1 受体激动剂比较,替尔
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文献(n=290): 通过国际HTA官方网站获
PubMed(n=108)、Embase(n=149)、the Co‐ 得文献(n=0)
chrane Library(n=33)、中国知网(n=0) 泊 肽 可 显 著 降 低 T2DM 患 者 的 HbA1c(P<
0.05) [17—19,21—22] 。1 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司美格鲁肽 2.4
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
(n=245) mg(注射剂型)、利拉鲁肽 3.0 mg 比较,替尔泊肽 15 mg
可显著降低超重/肥胖(伴 T2DM)患者的 HbA1c(P<
初筛获得文献(n=45)
[11]
排除(n=27): 0.05) 。1 项研究结果表明,与司美格鲁肽 1.0、1.7、2.4
1.研究类型不符(n=7)
2.无法获取全文(n=3) mg(注射剂型)以及利拉鲁肽1.8、3.0 mg比较,替尔泊肽
3.无相关结局数据(n=2)
4.研究对象不符(n=13) 15 mg 可显著降低超重/肥胖(伴 T2DM)患者的 HbA1c
5.重复发表的文献(n=2)
[13]
(P<0.05) 。
最终纳入文献(n=18):系统评价/
Meta 分析(n=14)、药物经济学研 2.3.2 体重变化
究(n=4)
5项研究报道了超重/肥胖(伴或不伴T2DM)患者的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11—15]
体重减轻百分比 。1 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司美格鲁
[MD=-1.11,95%CI(-1.49,-0.73)]、度拉糖肽1.5 mg 肽 2.4 mg(注 射 剂 型)[MD=-5.01,95%CI(-7.42,
[MD=-1.15,95%CI(-1.39,-0.90)]、司美格鲁肽 14 -2.60)]、利 拉 鲁 肽 3.0 mg[MD=-12.19,95%CI
mg(口服剂型)[MD=-1.13,95%CI(-1.58,-0.68)]、 (-14.64,-9.73)]、贝 那 鲁 肽 0.2 mg[MD=-12.93,
利拉鲁肽1.8 mg[MD=-1.23,95%CI(-1.49,-0.96)]、 95%CI(-16.61,-9.26)]比较,替尔泊肽10、15 mg均可
阿必鲁肽 30 mg[MD=-1.34,95%CI(-1.71,-0.97)]、 显著降低超重/肥胖(伴或不伴 T2DM)患者的体重百分
艾塞那肽 2.0 mg(周制剂)[MD=-1.41,95%CI(-1.73, 比(P<0.05);与司美格鲁肽 2.4 mg(注射剂型)[MD=
-1.09)]、艾 塞 那 肽 10 μg(每 天 2 次)[MD=-1.44, -4.44,95%CI(-5.92,-2.97)]、利拉鲁肽3.0 mg[MD=
95%CI(-1.70,-1.18)]、利司那肽 20 μg[MD=-1.77, -6.66,95%CI(-8.15,-5.18)]比较,替尔泊肽 10、15
95%CI(-2.07,-1.48)]比较,替尔泊肽15 mg可显著降 mg均可显著降低超重/肥胖(伴T2DM)患者的体重百分
[20]
[11]
低 T2DM 患者的 HbA1c(P<0.05) 。1 项研究结果显 比(P<0.05) 。4 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 GLP-1 受体
示,替尔泊肽10、15 mg与司美格鲁肽2.0 mg(注射剂型) 激动剂比较,替尔泊肽 10、15 mg 均可显著降低超重/肥
[16]
在降低T2DM患者HbA1c方面效果相当(P>0.05) 。5 胖(伴或不伴T2DM)患者的体重百分比(P<0.05) [12—15] 。
表1 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随机对照 患者 AMSTAR 2
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 患者类型 干预措施 vs. 对照措施 结局指标
试验数/个 例数/例 质量等级
Stefanou 2024 [9] 超重/肥胖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2.4 mg(注射剂型)、利拉鲁肽3.0 mg、司美格鲁肽50 mg(口服剂型) 16 28 168 ④ 高
Stefanou 2024 [10] 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2.4 mg(注射剂型)、利拉鲁肽3.0 mg、司美格鲁肽50 mg(口服剂型) 15 65 878 ④ 高
Xie 2024 [11] 超重/肥胖(伴或不伴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2.4 mg(注射剂型)、利拉鲁肽3.0 mg、贝那鲁肽0.2 mg 27 15 584 ①②③⑤⑦⑧⑨ 高
Müllertz 2024 [12] 超重/肥胖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剂型) 7 5 140 ②③⑤⑦⑧ 高
Pan 2024 [13] 超重/肥胖(伴或不伴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1.0、1.7、2.4 mg(注射剂型),利拉鲁肽1.8、3.0 mg 31 35 458 ①②③⑤⑦⑧ 低
Tan 2023 [14] 超重/肥胖(伴或不伴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2.4 mg(注射剂型) 7 5 800 ②⑤⑦⑧ 中
Alkhezi 2023 [15] 超重/肥胖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2.4 mg或0.4 mg/d(注射剂型)、利拉鲁肽3.0 mg 7 12 300 ②⑤⑧ 高
Karagiannis 2024 [16] 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0.5、1.0、2.0 mg(注射剂型),利拉鲁肽1.8 mg、度拉糖肽1.5 mg 28 23 622 ①②⑤⑦⑧ 高
Yao 2024 [17] T2DM 替尔泊肽 vs. 司美格鲁肽、阿必鲁肽、度拉糖肽、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76 39 246 ①②⑤ 高
Ding 2024 [18] 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1.0、2.4 mg(注射剂型),度拉糖肽1.5 mg,司美格鲁肽14 mg(口服剂型),利拉鲁肽 38 34 166 ①②⑤ 高
1.8 mg,艾塞那肽2.0 mg
Tsukamoto 2024 [19] 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度拉糖肽1.5 mg、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剂型)、司美格鲁肽14 mg(口服剂型)、利拉鲁肽1.8 18 3 875 ①②⑤⑧ 高
mg、利司那肽20 μg
Xie 2023 [20] T2DM 替尔泊肽15 mg vs. 度拉糖肽1.5 mg、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剂型)、司美格鲁肽14 mg(口服剂型)、利拉鲁肽1.8 mg、 34 12 993 ①②⑤⑥⑧⑨ 高
利司那肽20 μg、聚乙二醇洛塞那肽0.2 mg、艾塞那肽2.0 mg(周制剂)、艾塞那肽10 μg(每天2次)、阿必鲁肽30 mg
Nauck 2023 [21] 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剂型)、度拉糖肽1.5 mg、利拉鲁肽1.8 mg、艾塞那肽2.0 mg、艾塞那肽 20 6 869 ①②⑤ 高
10 μg
Zaazouee 2022 [22] T2DM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剂型)、司美格鲁肽14 mg(口服剂型)、利拉鲁肽3.0 mg 26 未提及 ①②⑤⑧ 中
①:HbA1c;②:体重变化;③:腰围;④:心血管结局;⑤:胃肠道相关AE发生率;⑥:低血糖发生率;⑦:严重低血糖发生率;⑧:≥3级AE发生
率;⑨:因不良反应退出率。
表2 纳入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
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 国家 研究方法 研究模型 干预措施 vs. 对照措施 研究角度 研究时限 患者人群 CHEERS质量等级
Mody2024 [23] 美国 成本-效益分析 PRIME T2DM模型 替尔泊肽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2.0 mg(注射剂型) 医保支付方 50年 T2DM 良好
Lumbreras2023 [24] 美国 成本-效益分析 马尔可夫模型 替尔泊肽 vs. 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型)、利拉鲁肽、芬特明/托吡酯 美国支付者 40年 超重或肥胖 良好
Valentine2023 [25] 美国 成本-效益分析 PRIME T2DM模型 替尔泊肽5、10、15 mg vs. 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剂型) 医保支付方 50年 T2DM 良好
Zhang 2023 [26] 美国 成本-效益分析 决策树模型 替尔泊肽10 mg vs. 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剂型) 医保支付方 52周 T2DM 良好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9 · 1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