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中国药房》2025年1期
P. 124

因,方便对比分析及指导整改目标。本研究采用 Logis‐                        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率(%)描述,
          tic 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           组间比较采用χ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RCS)模型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简称“A院”)药品消耗指                        1.3.2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数与 DRG 超支之间的相关性和剂量-效应关系,并结合                             以病例是否超支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住院天
          药品消耗指数进行合理用药点评,为药品管控提供思路                            数、DRG类型、权重、药品消耗指数、是否转科、是否合并
          和依据,进而提高医院的精细化药事管理水平。                               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营养不良、是否合并
          1 资料与方法                                             肿瘤作为协变量,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各
          1.1 临床资料                                            协变量与 DRG 超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以优势比(odds
              选取 2023 年 9-11 月 A 院共 32 391 例患者的出院             ratio,OR)、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及P
          病例数据,剔除歧义病例、未入组病例等共计 7 914 例,                       值表述。检验水准α=0.05。
          最终入组DRG付费病例共24 477例为研究对象。提取                         1.3.3 RCS模型和阈值效应分析
          的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DRG 类型(内科                             使用 R Studio(内嵌 R 4.3.1)软件绘制 RCS 图,使用
          组、操作组、外科组)、病组编码、权重、支付标准、总费                          rms和ggplot2包进行分析,并对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以
          用、费用消耗指数、总药品费用、药品消耗指数、是否转
                                                              及阈值曲线拟合。检验水准α=0.05。
          科、合并疾病以及DRG超支情况。DRG超支指DRG支                          2 结果
          付费用小于患者实际住院费用,按是否超支进行分组。
                                                              2.1 患者一般资料
          1.2 基于药品消耗指数的合理用药管控                                     本 研 究 共 纳 入 24  477 例 患 者 ,共 计 5  400 例
          1.2.1 药品费用标杆值设定及药品消耗指数计算                           (22.06%)患者出现 DRG 超支。两组患者年龄、住院天
              由于各家医院药耗差异较大,且无法获得全市数
          据,因此A院探索并科学制定了符合A院实际的药品费                            数、权重、DRG类型、药品消耗指数和转科、合并糖尿病、
                                                              合并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合并肿瘤患者比例比较,差
          用标杆值。标杆值设置方案如下:选取2021年1月1日至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023年11月30日共274 492例出院病例数据,剔除转科、
          歧义、未入组病例等共计7 647例,剩余有效病例266 845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通过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a Health‐                    因素            分组           是否超支         χ /Z  P
                                                                                                       2
          care Securit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CHS-DRG)系统                        未超支(n=19 077) 超支(n=5 400)
                                                              性别/例(%)       男       8 580(45.0)  2 403(44.5)  0.385  0.535
          的病组标杆总费用,计算每例病例的费用消耗指数,取                                          女      10 497(55.0)  2 997(55.5)
          费用消耗指数 0.60~1.40 的病例作为优质病例 ,共取                      年龄[M(P 25,P 75)]/岁    61.0(49.0,70.0) 62.00(50.0,71.0) -5.037 <0.001
                                                   [6]
          优质病例 179 657 例,将各病组药品均值作为各组别药                       年龄分布/例(%)     <50岁    4 960(26.0)  1 295(24.0)  16.008 <0.001
                                                                            50~<65岁  6 061(31.8)  1 668(30.9)
          品费用标杆值,并计算药品消耗指数:某病例药品消耗
                                                                            ≥65岁    8 056(42.2)  2 437(45.1)
          指数=该病例药品费用/该病组标杆药品费用。                               住院天数[M(P 25,P 75)]/d   6.0(4.0,8.0)  8.0(6.0,12.0) -42.243 <0.001
          1.2.2 基于药品消耗指数开展合理用药点评                              权重[M(P 25,P 75)]       0.9(0.7,1.5)  0.9(0.6,1.2)  -15.611 <0.001
              A 院药学部于 2023 年 12 月起联合医务处、病案统                   权重组别/例(%)     <0.5    1 331(7.0)  780(14.4)  322.829 <0.001
                                                                            0.5~<1.5  13 970(73.2)  3 795(70.3)
          计室、大数据中心,将药品消耗指数纳入药事管理指标
                                                                            ≥1.5    3 776(19.8)  825(15.3)
          监控,通过对药品消耗指数异常病例的具体分析,进行                            DRG类型/例(%)    操作组     2 134(11.2)  723(13.4)  32.071 <0.001
          精准控费及管理。前期药品消耗指数数据经SPSS 23.0                                      内科组     9 619(50.4)  2 790(51.7)
          软件验证符合右偏态分布,其中有 2 215 个极值(≥                                       外科组     7 324(38.4)  1 887(34.9)
                                                              药品消耗指数[M(P 25,P 75)]   0.6(0.3,0.9)  1.1(0.7,1.8)  -58.998 <0.001
          2.12),故将药品消耗指数≥2.12的病例作为第一批合理
                                                              转科/例(%)       否      18 634(97.7)  4 856(89.9)  653.550 <0.001
          用药点评重点关注及分析的病例,同时结合科室盈亏、                                          是       443(2.3)  544(10.1)
          病组盈亏、辅助用药占比、抗菌药物占比等数据,进一步                           合并糖尿病/例(%)    否      16 235(85.1)  4 493(83.2)  11.699  0.001
          靶向分析超支原因,若发现涉及不合理用药的超支病                                           是       2 842(14.9)  907(16.8)
                                                              合并高血压/例(%)    否      13 437(70.4)  3 915(72.5)  8.692  0.003
          例,及时反馈给临床进行整改。通过药品消耗指数的监
                                                                            是       5 640(29.6)  1 485(27.5)
          测及管控,聚焦需要加强费用控制的劣势及潜力病组,                            合并营养不良/例(%)   否      19 015(99.7)  5 364(99.3)  12.321 <0.001
          协助提高效率,进行精准控费及管理。同时分析管控前                                          是        62(0.3)  36(0.7)
         (2023年1-6月)与管控后(2024年1-6月)全院主要药                      合并肿瘤/例(%)     否      17 188(90.1)  4 746(87.9)  22.062 <0.001
          事指标的变化情况。                                                         是       1 889(9.9)  654(12.1)
          1.3 统计学方法                                           2.2 超支病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1.3.1 描述性分析及单因素分析                                       以是否超支为因变量,以年龄、住院天数、DRG 类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                      型、权重、药品消耗指数、转科、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
          的连续变量以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符合偏态                          压、合并营养不良、合并肿瘤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
          分布的连续变量以 M(P25,P75 )描述,组间比较使用非参                     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长、药品消耗指数


          · 114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期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