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中国药房》2024年19期
P. 91

3 项研究  [1,11,14] 报道了 388A>G 基因多态性与总胆           2.7 敏感性分析
          固醇和 TG 变化率的关系。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杂合                          本研究采用逐一剔除单个研究的方法进行敏感性
          子基因模型中,与AA基因型患者相比,AG基因型患者                          分析。以521T>C多态性为例,当以LDL-C变化率为指
          的总胆固醇变化率[MD=-5.80,95%CI(-6.00,-5.59),              标进行分析时,杂合子基因模型TC/TT和显性基因模型
          P<0.000 1]和TG变化率[MD=-11.79,95%CI(-19.57,           CC+TC/TT 即便排除任何一篇文献,结局指标的效应量
          -4.02),P=0.003 0]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                  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当以TC变化率为指标进行分析时,
          见表3。                                               杂合子基因模型 TC/TT 和显性基因模型 CC+TC/TT 剔
                                                                       [8]
              3 项研究  [1,11,14] 报道了 388A>G 基因多态性与 HDL-        除马占青等 的研究后,异质性明显降低;当以 TG 变化
          C变化率的关系。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隐性基因模型                         率为指标进行分析时,显性基因模型CC+TC/TT剔除马
                                                                   [8]
          中,与AA+AG基因型患者相比,GG基因型患者的HDL-                       占青等 的研究后,异质性明显降低。以上提示本研究
          C 变化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49,                        所得结果的稳定性较好。
                                                             2.8 发表偏倚分析
          95%CI(2.20,6.77),P=0.000 1],详见表3。
          2.5  SLCO1B1 基因 521T>>C 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安                     以纳入样本量最大的显性基因模型(CC+TC/TT)下
                                                             521T>C 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 ADR 相关性研究为自变
          全性的关系
                                                             量绘制漏斗图,可得各研究的效应点基本呈对称分布,
              13篇文献   [1,7,9―18,21] 报道了521T>C多态性与瑞舒伐
                                                             未能从漏斗图中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详见图7。
          他汀相关 ADR 的关系。4 种基因模型结果的异质性均
                                                                        0
          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
          示,4种基因模型下,521T>C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相关                                  0.2
          ADR 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C 等位基因突                              ( log[OR] )  0.4
          变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发生 ADR 的风险增加,尤其                                   0.6
                                                                      SE
          是 CC 基因型患者发生 ADR 的概率最大[OR=4.20,
                                                                       0.8
          95%CI(2.34,7.55),P<0.000 1],而 TC 基因型患者发生
                                                                       1.0
          ADR 的概率相对较小[OR=1.97,95%CI(1.39,2.78),                           0.02          0.1                     1                    10            50
                                                                                      OR
          P=0.000 1],安全性更高,详见表4。
                                                             图7 显性基因模型(CC+TC/TT)下521T>>C基因多态
         表4 4种基因模型下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                              性与瑞舒伐他汀相关ADR相关性的漏斗图
               汀安全性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异质性                 Meta分析结果
          基因模型                   效应模型                            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亲水性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2
                     I /%   P           OR    95%CI   P
          CC+TC/TT    25   0.210 0  固定  2.72  (2.06,3.57) <0.000 1  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降低 LDL-C 效果最强的他汀类药
          CC/TT       0    0.600 0  固定  4.20  (2.34,7.55) <0.000 1
          TC/TT       15   0.310 0  固定  1.97  (1.39,2.78)  0.000 1  物,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与其它他
          CC/TT+TC    0    0.850 0  固定  3.35  (1.89,5.95) <0.000 1  汀类药物不同,瑞舒伐他汀是一种亲水性分子,强烈依
          2.6 SLCO1B1 基因 388A>>G 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安                  赖于药物转运体穿越细胞膜到达作用部位,只有约10%
          全性的关系                                              经细胞色素P450代谢,大部分以原型排出,因此影响其
                                                                                                          [22]
              5 篇文献  [11,13,17―18,21] 报道了 388A>G 多态性与瑞舒      分布的转运体将是其调脂作用个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
          伐他汀相关 ADR 的关系。4 种基因模型结果的异质性                        其在体内主要由 OATP1B1 转运进入肝细胞,同时主要
          均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                         经 乳 腺 癌 耐 药 蛋 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23]
          示,4 种基因模型下,均未发现 388A>G 多态性与瑞舒                      BCRP)外排出肝脏 。有研究显示,中国健康受试者
                                                             BCRP 野生型组和突变组在药-时曲线下面积、峰浓度、
          伐他汀相关 ADR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详
                                                                                                          [24]
                                                             总 清 除 率 和 肾 清 除 率 上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见表5。
                                                             OATP1B1 为一种在人体肝脏表达的基底外侧膜上的摄
         表5 4种基因模型下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
               汀安全性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                               入型转运体,由位于人第12号染色体12p12的SLCO1B1
                                                             基因编码,因此,编码OATP1B1的SLCO1B1基因多态性
                        异质性                 Meta分析结果
          基因模型                   效应模型
                      2
                     I /%   P           OR    95%CI   P      是影响他汀类药物药动学、药效学及 ADR 的主要因
          GG+AG/AA    0    0.900 0  固定  0.97  (0.54,1.76)  0.930 0  素 。SLCO1B1 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引起 OATP1B1 蛋白
                                                               [25]
          GG/AA       0    0.780 0  固定  0.90  (0.43,1.89)  0.770 0
          AG/AA       0    0.830 0  固定  0.94  (0.48,1.85)  0.850 0  的某些氨基酸改变,进而显著降低其对底物的摄取
                                                                 [9]
          GG/AA+AG    0    0.430 0  固定  1.15  (0.77,1.73)  0.500 0  能力 。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9    · 2401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